[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矿一体 产学融合 培养煤炭高技能人才


发布时间:2010-09-10 浏览量: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国有特大型企业——中平能化集团主办的一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文明单位。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支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培面向企线需要的德才兼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办学思想;“立足煤炭企,兼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办学定位,实施“校矿一体,产学融合”办学模式,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在煤炭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企业办高职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构建校矿一体管理运行机制,奠定校企合作基础
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与中平能化集团共同组建“产学研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会由集团总经理任主任,集团基层下属单位主管领导任委员。学院院长任副主任,并主管集团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在“产学研合作工作委员会”体制下,校矿双方每年都要共同组织召开人才需求专业设置论证会、毕业生安排协调会、用人单位意见反馈会、职工培训计划会等专题会议,研究人才培养、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等问题,实现了学院发展校矿一体管理,奠定了校企合作的基础。
在“产学研合作工作委员会”倡导下,中平能化集先后下家示范性高院校建设项目管理法》(平煤2007〕18)、《于建立平职学实习基地的通知》(平煤〔2008〕71)等文件,从制度层面上明确规定:集每新一批设备,都无偿划拨学院一台(套),用于教学;集所有下属厂、企都是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都必件接收实习实训;集所有工程技都是院兼职教师备队伍,有件的要担任相关专业课程兼职教师;学院要围绕集团生产厂矿需求开展订单培养,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由订单单位负责安排。等等些,推动了校矿合作的制度化、规模化,为校矿一体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人才培养校矿共同参与,实现产学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方案校矿共制。围绕煤炭企业一线生产,学院专任教师会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论证生产岗位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并进行模块化、层次化整理。按照“学院与厂矿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生产性实训室与职业岗位结合,教师与师傅结合,学生与员工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结合”的原则,专任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双方共同制定融“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标准,构建煤炭生产采、掘、机、运、通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形成一体订单式“2+1”人才培模式,编制工学结合优质核心教材,增强了人才培养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好地适应了企业要求,培养的学生专业对路、质量高、技能硬,受到了煤炭企业欢迎。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校矿共建。充分发挥国有特大型企业的资源优势,建立校内教师到企挂职实践,企工程技学院职教学的新机制,校矿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推动“产学融合”的真正实现。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丰富的人力资源,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学院兼职教师。学院聘请了中平能化集团教授级高工36名,现场技术人员、能工巧匠201名为兼职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同时,定期邀请企业专家来学院讲授各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相关内容,为学院专任教师进行企业一线知识的“补充”。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雄厚的物力,选派校内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学院每年寒暑假都分批选派专任教师到中平能化集团生产厂矿进行实践锻炼,教师到现场后,担任副队长或技术员,全面参与煤矿一线生产过程,掌握一线生产技术设备的实际发展状况,帮助其更新专业知识,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动手能力,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实习实训基地校矿共建。按照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系统化的要求,校矿共建具有真实工作场景的校内实验实训室(车间)9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1个,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供硬件保障。矿井供电系统皮带运输控系统实训室等中平能化集团全程参与论证、规划、建设的仿真模拟实训室,足了“产学融合”的需要,使学生能够在“学中做,做中学”,进了学结合人才培模式的施,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中平能化集团提供资金、技术和设备,学院提供场地,校矿共建的模拟煤矿巷道、综采工作面,学生不下井就可得到采、装、运、支、护等采煤工序及瓦斯抽放方面的实际训练,真实或仿真职业岗位环境的形成,有效生生实训难问题
学生顶岗实习校矿共管。学生顶岗,实行“两线三级”(学院、企业两线,学院、系部、带队教师;企业、生产区队、带徒师傅)管理办法,学院和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双重管理。企业组织签订师徒合同,格按照合同履行职责义务,接受企管理;学院指导教师每月与师傅共同对学生实习情况评价小结一次,评价结果与学生成绩挂钩;实习结束,校矿双方按照4:6比例共同评定学生成绩,成绩合格颁发“企业工作经历证书”。在顶岗实习形式上,采用助岗、协岗等形式,拓展实习渠道,强化顶岗实习实效性、针对性,使顶岗实习落到实处。同时,建立顶岗实习制度保障机制,如顶岗实习间发生伤事故,按照《河南省施工险条法》理,但不位事故指劳动报工所在位初位工资标准的80%行,激发了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形成“招、培、就一体化”培养机制,培养煤炭高技能人才
 “校矿一体,产学融合”办学模式的实施,学院严格按照企业生产经营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形成了“招、培、就一体化”培养机制(招生,跟着市场走,根据煤炭行经济发展要求,认真研究人才市需求,合理制定招生计划;培养,围着企业转,人才培养与产岗位零距离接,增强人才培针对;就业,随着形势变,随着煤炭经济势变化,及时调整就业领域和就区域)。培养的毕业生专业技能扎实,上手快、适应性强。中平能化集团六矿综采四队一个班12名职工全部由学院毕业生组成,他们操作和维护的河南省首套国产自动化综采工作面,2009年单产达到156万吨,创整个集团单个采煤面历史最高产量,矿矿长陈长毕业生“能用、用、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