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办学是美国社区学院的活力之源(冯新广)
发布时间:2010-12-26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冯新广
内容摘要:笔者参加了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织的赴美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通过与美国社区学院的直接交流、对话和沟通,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认为美国社区学院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源于其开放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突出表现在其开放的管理体制、经费来源、师资队伍、学生构成、课程设置和社区服务等方面。笔者提出,我们高职教育改革,应该借鉴社区学院的发展经验,在树立开放的办学理念、营造开放的办学格局、打造开放的服务平台等方面加大探索和改革力度。
Abstract: The author participated the Politechinic Leaders Training Program in the U.S., organized by China Educatio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ffiliated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After the direct interactions, dialogues and communications with the community colleges of the U.S., the author’s horizon was broadened, and he viewed that the strong vitality of America’s community college originated from its open conceptions and practice of running colleges characterized by the open management system, funding sources, teaching faculty, student enrolment, curriculum and community service. The author held that the experience of the U.S. community colleges could enlighten us in accelerating the exploration and the reform in establishing the opening concept , setting up an opening patten and building an opening servie platform of running colleges.
关键词:社区学院 高职教育 开放 服务
Key Words: Community Colleges Vocational Education Opening Service
一、美国社区学院的基本情况
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达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国家。拥有近3亿人口的美国,人口约为中国的四分之一,大学数量却是中国的两倍。据美国教育部统计,2007年美国高等学校总量为4197所,其中大学2487所,占总校数的59.3%;社区学院1710所,占41.7 %。美国社区学院采取两年制,相当于我国大学专科和高职层次,毕业授予副学士学位,毕业生或就业工作,或转入四年制本科院校续读后两年课程,大约46%的适龄学生是从社区学院开始其大学学习生涯的。遍布美国的50个州的社区学院,其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职能模式,适应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成了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人才培养基地,为美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美国联邦教育部统计:美国全国50%的新护士和多数其他的健康照料人员,是社区学院教育出来的;美国全国的消防人员、执法人员和紧急医疗员(EmergencyMedical Technicians)有80%是在社区学院获得证书的;约有85000名国际学生读社区学院,相当于美国所有国际学生总数的15%。
二、美国社区学院的开放办学实践
社区学院是美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为满足学生就业教育、转学教育和技能培训、终身教育的需求,实行开放灵活的办学机制,构建起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的办学体系。
1、开放的管理体制。美国社区学院的管理实行地方分权制,美国联邦政府不参与社区学院的具体管理,只是在宏观政策上给予指导和调控,社区学院的管理权限,隶属于美国各州政府。社区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成员组成,不同的州有不同的做法,或由州政府直接委任,或由当地社区民主选举。但校长则由全国公开选聘,由董事会聘任。董事会一般只是审议通过学校年度财务预算和工作报告,平时并不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更多的是对学校工作监督、指导。校长与董事会一起合作,发挥团队精神,各自尊重对方的权利与责任范围。
2、开放的经费来源。美国社区学院的经费来源广泛,主要是从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当地税收而来,其中最大的支援是来自州政府和当地政府税收。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统计:38%来自于州政府预算经费,21%是当地政府税收,17%是学生学费和杂费收入,联邦政府支持专项经费大约15%,其他则来源于校友和社会捐赠。当然,相对于每个学校,由于其所在州以及当地社区的政策不同,具体情况也有所不同。社区学院的学生每年学费相较于四年制大学费用低廉,平均2402美元/年,四年制大学的学费平均6585美元/年。而如哈佛、耶鲁这类常春藤大学学费则高达4-5万美元/年以上。此外,每个社区学院都拥有数量不一的、来源于社会捐赠的学校发展基金,这固然有美国人乐于捐献的文化使然,但社区学院那种市场意识、经营理念,运作过程中的精心策划、营造氛围、个案设计、跟踪服务、锲而不舍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3、开放的师资队伍。美国社区学院的教师有专职与兼职两种,专兼比大约在4:6,有的学校甚至高达3:7,专职教师一般都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兼职教师主要是聘请社区内的大学中的学者、教授和企业家,以及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人才。教师的聘用更为注重工作经验、行业经历和教学能力等。社区学院的教师主要任务就是教学,学术研究并非是教师必须担任的角色,当然也不排除教师出版和学术演讲的需要。对社区学院的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发展自己的能力,以应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形式,无论是基础理论教学,还是职业技能培养,都是围绕满足学生需求最大愿望,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除了教学外,平均每星期9.2学时用于办公室工作和为学生进行学业辅导。考察学习中,美国社区学院教师那种诲人不倦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一直令我们肃然起敬。大量的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使得教学更具灵活性、多样性、针对性,学校的办学活力和竞争力更加明显。
4、开放的学生构成。美国社区学院采取开放入学政策,实行注册招生制度。宽泛的说,只要你有学习的需求,社区学院就会提供服务支持。当然,取得入学机会并不意味任何人可以在不具备必须的先决条件的情况下就可就读任何课程,而是学校提供支援服务,通过帮助达到要求的条件。所以有美国专家自豪地说:“美国社区学院与全美和世界上很多高等学校相比,有一点不同的是:他们宁可去为学生提供必须的先决条件的途径,也不会将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拒之门外”。由此美国社区学院的学生构成多种多样,据美国教育部统计,学生平均年龄为29岁。有修读副学士学位课程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工作若干年后再回来读书的往届高中生、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来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为转换职业来接受职前培训的学生、已经在其他大学取得学位而仅仅是为了满足兴趣接受短期培训的学生,甚至有学习家政的家庭妇女和希望提高的老年人等等。在美国的社区学院中,历尽沧桑的老人与朝气蓬勃的青年同室求学的现象十分普遍。在林本顿社区学院我们就遇到一个92岁高龄的老人,仍然在老师指导下,孜孜不倦地学习陶艺技术,而其在90岁高龄时已拿到美国联邦政府颁发的直升机驾照。美国的终身学习,由此也可见一斑。美国社区学院研究专家乔治沃恩教授在其《社区学院的故事》一书里有这样的一段生动描述:“如果想知道谁在社区学院上学,只需走到任何一个城市或城镇,站在街角一旁,然后观察经过的人群,你便会找到答案。如果除去大部分18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人,所经过的人群队伍就很像那些典型的社区学院学生了。”
5、开放的课程设置。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开放办学使社区学院的学生来源复杂,程度水平不同,学习目的和要求又不同,给社区学院带来很大的挑战,为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学校的课程设置更具多样性和个性化。笔者所在的林本顿社区学院提供的课程包括:一般教育课程;专业的技术培训;大学转学课程;继续教育班;终身学习机会;远程教育;学分课程(晚上和周末班);成人基础教育课程;残障学生教育课程。虽然各个学校依托社区,课程设置有所侧重和不同,但转学教育无一例外是每个学校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学生经过两年的大学转学课程的学习,取得学分获得副学士学位,可以直接进入签有合作协议的四年制大学继续后两年的学习以取得学士学位甚至硕士、博士学位。课程安排也采取了更加灵活性和针对性的模式。学生可以一次选一门或几门课;可以先读一个学期或者一年,出去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来继续读书,也可以不间断地读完两年等等。学校有日班也有夜班;有常日班,也有周末班和假期班等。教学活动自早晨7点到晚上9点,甚至中午午餐时间都有安排。我们在俄勒冈州一所社区学院考察时,就亲眼目睹过午餐时分,老师与学生正在教室进行课堂教学的情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社区学院提供学习辅导、学业指导等支援服务,帮助学生选择好课程、途径、方法、教材,按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进度等。对于特殊学生的个人职业要求,教师也能够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案进行职业辅导。校园中随处可见专为残障学生服务的辅助设施,教室里的桌椅,甚至照明开关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以方便残障学生自由学习。
6、开放的社区服务。美国社区学院以社区为本,立足社区,为社区服务,与社区紧密相连,这一点,在我们考察学习过程中,留下很深的印象。每个社区学院的背景状况虽有不同,但紧紧围绕地方经济,满足社区需要,开放性地展开职业教育的意识却基本是一致的。学校的董事会成员来自于社区的知名的成功人士,学校的兼职教师来自于社区各行各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于社区千家万户,学校的课程设置、招生对象、学制年限、教学内容、授课时间等往往取决于社区的需要和学生要求。学校与社区内的企业进行双向的交流与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社区学院鼓励终身学习,只要他们有学习的渴求。社区学院举办的社会与文化活动,也成为社区生活丰富多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学校与社区密不可分,学校的职能、社区的功能浑然一体,社区学院俨然已成为社区的高中后教育中心、职业教育中心、扫盲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心、双语教育中心、补习教育中心、转业教育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和精神文化生活中心。正是社区学院以服务社区为己任,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和社区教育,在为社区服务的过程中,赢得了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及社区居民的欢迎和支持,社区学院也拥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充满了活力。甚至有美国专家说过:今后的“社区学院”中“社区”的意义远重于“学院”的意义了,这或许也就是美国社区学院经久不衰并被社会所承认的根本原因。
在美国考察期间,所到的每个社区学院呈现给我们的感受是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开放,其开放的理念深入方方面面,其开放的行为贯穿于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和社区服务的每个环节。这就是美国社区学院作为世界最成功的高中后职业教育模式的独特魅力。
三、美国社区学院对我们的启示
目前,我们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发展进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高等教育类型,更要面向社会,开门办学,增强适应社会的自觉性和服务社会的主动性。
1.树立开放的办学理念。美国社区学院每所学校都积极而又自信地融进社区,融入社会,从师生的言谈举止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开放的办学理念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影响着所有的办学行为。和美国社区学院相比,我们虽然也提出了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却很多情况下只停留在口号上,把自己关在校园围墙之内,成为远离社会封闭的独立体,封闭办学、自我管理、自给自足的模式还未完全打破,担心复杂的社会环境会干扰教学,害怕遇到困难,碰到问题,触及矛盾,缺乏为社会服务的主体意识与主动适应社会的自觉性,不敢开放,不愿开放,不会开放。我们要破除思想上的束缚,谋求在开放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的更大突破。要转变意识,改变以往那种就学校论学校的定势思维,把办学放在社会大环境里去研究,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全方位地谋划学校发展;要拓宽视野,具备创新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和世界的眼光,敢于利于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善于经营校内校外两个领域;要敞开胸怀,打破思想上的围墙,冲破认识上的藩篱,以开阔的胸襟拥抱社会,以自信的姿态融入社会,办学有为,内外无别,开放无界。理念决定方向,影响行为,指导行动。我们要树立开放的办学理念,拥有开放的意识、开放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面向人人、关注人人、服务人人,使校园成为开放的环境,使教育成为开放的事业。
2.营造开放的办学格局。美国社区学院是全方位开放的,无论是学校的校园、学校的管理、学校的教学、学校的设施、学校的教师、学校的活动,无一例外面向社会全面开放,特别是其开放的师资队伍、开放的课程设置、开放的教学实施过程,给我们留下了突出印象,富有启示。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决定了我们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根据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企业要求定课程,根据岗位标准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验质量,把开放的办学行为贯穿在从学制体系、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师资问题是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通病,专任教师知识结构层次单一,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严重影响着育人效果。这要求我们除了重视专任教师的培训提高外,更要注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把兼职教师从内心当成“自己的人”,完善规范准入、使用、培训、管理、考核等一系列环节,不仅请进来,更要管好、用好、服务好。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优势互补、优化组合,打造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高职以就业为导向,教学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必须突破教材一成不变、重在知识传授和逻辑推导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根据职业岗位要求,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共同实施教学。要打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把职业环境资源引入教学进程,将课堂搬到车间、工厂,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和氛围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把教学、求知和做事结合在一起。
3.打造开放的服务平台。美国社区学院主动服务社区,这固然有其体制制度、经费支持、生源需求等内在动因的存在,而社区学院一切为了社区,一切服务于社区,主动贡献于社区的使命感,也是社区学院能够与社区实现深度融合、共享双赢的根本原因。高等学校服务社会是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高职院校大都具有明显的地方属性,服务社区就是高职院校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借鉴美国社区学院服务社区的模式和经验,以开放的理念为先导,以资源共享为保障,利用学校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优势,以专业教师为主体,以专业实训基地为依托,搭建综合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各种社区服务、技术服务和培训服务。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面向社区居民开放教学设施,开展图书进社区活动,在社区设立人文素质教育课堂,开设思想道德、科普、外语、文明礼仪、书画、音乐、健身等课程。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不断加强与企业在技术推广与革新等方面的联系与交流,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推动企业的技术发展及经济效益的提高。积极开展各类长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为居民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促进学校由举办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转变,成为面向人人的终身学习教育基地。
美国社区学院以其开放的办学实践,成为世界职业教育的典型成功模式,对于我们办好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