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美哉,职业教育与民间传统工艺之交相辉映


发布时间:2011-07-18 浏览量:

 

项目办副秘书长   张玉珊
 
      2011年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展示会”中,最为异彩纷呈的展馆,当属N2馆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作品展洽会及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才艺展示”。其中最吸引眼球,让我流连忘返的展区,是一系列民间工艺与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成果,它们象一朵奇葩,绽放着独特的职教魅力。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展示的苏州刺绣、桃花坞年画;宜兴丁蜀职业学校展示的宜兴紫砂制作;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展示的脱胎漆器与寿山石雕;贵州省瓮安中等职业学校展示的苗族银饰;江西省医药学校展示的“建昌帮”中药饮片加工炮制技术等等,都在向我们展现这样一个振奋人心的局面:职业院校与民间传统工艺的深度融合,交相辉映,让民间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课堂的形式走进学校,既体现职业院校适应社会市场的需要,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光荣使命,同时也保护了地方性文化艺术遗产,让传统工艺能代代相传。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间传统工艺更是其中绚丽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温家宝总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句话的理解:第一,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第二,它是民族智慧的象征;第三,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为适应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要求,教育部2010年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增加了“民族织绣”、“民族美术”、“民族工艺品制作”等系列专业,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职业教育与民族传统工艺传承相结合的重视。
      福建省泉州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泉州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惠安石雕、泉州花灯、德化瓷烧制技艺、泉州拍胸舞、惠安女服饰等11项。面对这些先辈留下的珍贵的文化瑰宝,作为泉州的职教人应该感到心潮澎湃,传承技艺,任重道远,这对职业院校来说既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职业院校要站在时代发展和为社会经济服务的高度,探索出一条传承与发展民间传统工艺的新路。例如通过引企入校、传人培养、技艺研究、产品开发等举措,将民间艺术与工美专业有机结合,让民间艺术走进课堂;例如成立传统工艺美术研究所,聘请当地工艺美术大师,把泉州的民间工艺美术技艺运用到教学的产、学、研机制上。同时地方政府将支持教育机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内容,建立传承教学基地,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保护泉州历史文化遗产和传承民间艺术。这样既促进泉州民间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使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又使泉州的职业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二者交相辉映,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