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特色及其对我国行业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吴 万 敏)


发布时间:2010-12-26 浏览量: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Colleges in USA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广东广州  510403

 

【摘  要】美国社区学院立足社会,服务社区,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为社区提供相互融通的学院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三种职能的教育服务。实行州政府分级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专业及课程设置以社区、当地工商业的当前和长远需要,以及就业趋势为依据;采用多样化、阶梯式、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事务管理以“服务”为导向。借鉴美国社区学院办学经验,我国行业高职教育需要立足服务面向的准确定位、大量增加兼职教师比例、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内涵建设培养行业适用人才。

   【关键词】美国社区学院  办学职能  办学模式  经验借鉴

 

Abstract: Community College at United States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from the community and for the community”. The college offers three facets of educatio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career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It’s governed and supervised by state and mainly local government. The programs and curricula highlight th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short-term and long-term needs of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local industry. A wide variety of forms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 multiple levels are conduct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from different groups and individuals. The college focuses on its function of student service other than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 need to pay efforts on appropriate positioning in community service, proportional increase of part-time instructors with hands-on practical skills, setting up a quality insurance mechanism and delivering industry-tailored soft skills training.

 

Keywords: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s, Education Function, Mode of school Operations, Experience Learning

 

 

笔者通过参加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赴美国,对社区学院(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s)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境外学习。在美国期间,先后到凤凰城、华盛顿、纽约、波特兰等城市,重点对林本顿社区学院(Linn Benton Community College)、长滩城市学院(Long Beach City College)等11个社区学院进行了考察。此外还对与社区学院有合作的企业进行了考察或交流。通过参加美国社区学院协会(AACC)年会开幕式、参观、座谈、个别谈访、培训讲座、参加董事会议、教室旁听、专题研究与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重点对美国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特色进行了考察与分析。

一、美国社区学院的职能特征

社区学院是面向社区、以服务于所在社区为主要导向的,并且包括多种类型的教育——其中主要是两年制的中学后教育。20世纪的下半叶,特别是自1965年以后,美国的社区学院迅速发展。据统计,美国目前有公立和独立的社区学院1186所,全美大约46%的大学生在社区学院里学习。[1]

社区学院其最大特点就是面向市场,灵活办学,视社会发展需求为己任。处处以学生为本,从专业设置到教学内容的确定,从招生范围到课时安排、学制年限的确定等都充分体现。现在社区学院已经成为美国中学后教育中心、转学教育中心、职业教育中心、扫盲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心、双语教育中心、补习教育中心、转业教育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和精神文化生活中心,服务是全面化和综合化,在美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特色鲜明,有自己稳固的地位。社区学院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主要原因是确立了“一切以社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美国的社区学院在适应经济社会变革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通过内部专业和课程设置的调整和改革,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

美国大部分社区学院为社区提供三种职能的教育服务[2]:其一是学院教育。它包括大学转学教育,补偿教育和普通教育。大学转学教育主要是为没有机会进四年制学院和大学的中学毕业生提供高等学校前两年的教育,以便其将来转学。目前,在初次入学的大学新生中,有45%在社区学院学习[1]。补偿教育在于使没有中学毕业文化程度的青年和成人能有机会提高读、写能力,从而有可能进入两年制学院的各类系科学习,或学习某项专门知识或职业技能。普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良好的公民,赋予人们生活中必备的各种知识和修养。其二是职业教育。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到某种专门技能和知识,毕业后有就业机会和为社区内的工业、商业及其他行业培养人才。其三是社区教育。社区学院所实施的社区教育,它主要是以青年和成人为教育对象,对个人与社区发展都有益处的不计学分、不发文凭的教育。

美国社区学院的职能有其鲜明特征。一是三大职能的统一和沟通,它们为社区发展服务的目的一致,课程设置互补,可以实现各种资源共享和效用最大化。在美国,社区学院既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教育或转学教育。另外,在社区学院内,无论是职业技术系科还是转学系科,都实行学分制,并在社区职业系科开设的基础课中,设有许多其他综合大学共同承认的学分。因此,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决定是毕业还是转学,比如林本顿社区学院和俄勒冈州立大学合作开设的学位课程,学生只需提交一份入学申请,就可以参加这两个学校的学习。由以上可看出,美国社区学院不仅在教育对象的交流中使职业技术教育纵向衔接起来了,并在此层次上沟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真正实现了立交桥。二是职能的社区差异性。社区学院布点的策略是各地居民离最近的社区学院保持半小时的汽车行程之内,最远不超过30公里,如红杉树学院有一个主校区,另在校外20多个不同社区开设了教学点。各个美国社区学院的职能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例如,林本顿(LBCC)社区学院是俄勒冈最大的社区学院之一。每年在林本顿社区学院学习一门以上课程人数超过24000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6000名。林本顿社区学院位于奥尔巴尼南部两英里,开设54个职业和技术课程,包括护理、影像诊断、汽车、农业、商科等。这些课程由400多名工商界成员组成的38专业咨询委员会指导,以确保这些专业培养的学生能符合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学院定期对一些特定行业员工培训进行调查评估。三是职能的多元发展趋势。社区学院根据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自身的特点拓展一些新的职能。反映出社区学院职能的日趋多样化综合化趋势。美国社区学院根植于所在社区,具有鲜明的地方化特色,如圣迭戈社区学院与全美公共安全机构合作,低成本、最有效地培养出了最好的公共安全人员,而红杉树学院与图莱里地区和周边社区的农业发展紧密相关。学院提供从病虫害管理到乳制品科学,从苗圃管理到农业动力机械设备等19个农业领域的专业和证书课程。

二、美国社区学院办学模式

(一)依法办学,分级管理

从政府的作用看,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提供办学经费等各种途径,对社区学院的发展进行积极引导和扶持。在美国,政府颁布的职教法规已多达150多个,为职教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1963年通过《职业教育法案》,1984年出台的《卡尔·波金斯职业技术教育法案》等等,都对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实施这些法案,国家还成立了专门的执行机构,如“全国标准委员会”、“国家职教课程中心”等。通过立法,使得社区学院的功能定位明确,办学条件到位,配套措施和配套机构齐全,合作伙伴(包括政府及其各级部门)责、权、利分明。

从管理体制看,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大体实行州政府分级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各州设立社区学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本州社区学院进行宏观管理。委员会成员一般来自政府机构、工商业界、教育界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社区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社区居民选出各行业的代表组成的董事会能够在广泛意义上反映社区居民以及企业界等的需要。

从培养对象看,美国高教任务的分工在许多州是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下来的,即通过法律性文件明确规定各级高校的招生比例,把任务分工和招生对象及其比例联系起来。现在,美国社区学院大都设有国际交流中心,以介绍本校国际交流学生项目,扩大学校影响,大力吸引和招收国际学生,还通过网络提供各类远程教学服务。

()面向社区开设实用课程,教育形式多样化

美国社区学院最显著的特点是面向社区,其教学、服务和其它各项工作都明确以服务社区为宗旨,关心社区生活,发展社区经济。这一方面,既是国内高职教育不足所在,又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专业及课程设置看,美国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专业及课程设置以社区的近期、长远需要及当地工商业的需要和就业趋势为依据。为了促进高等教育职业化,课程兼顾学术性和职业性,体现实用性,核心课程与职业教学计划相结合与当代问题相联系,学制一般为二年,取得规定学分者,授予副学士学位。一是专业设置完全根据社会和就业者的需要;二是培养目标、学生要达到的规格、课程的设置,均由各专业顾问委员会制定。该顾问委员会吸收本专业领域的著名专家、代表参加,每年召开12次会议。课程设置的原则是:把专业技术,尤其是最新的技术以尽快的速度传授给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经常交流人才的供需情况。一所典型的社区学院既面向高中应届毕业生,又面向全体有教育和培训需求的成年人;既提供职业技术文凭课程,又提供面向本科大学的升学课程,还提供地区性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如为雇主进行培训、参加有关企业组织的培训项目等。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300多个职业有关,专业领域非常广泛。

从教学形式看,美国社区学院明确以社区发展的需要为宗旨,以促进社区的改革与建设为目的,并适应社区和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其办学目标:一是使学生掌握某门或某几门专业技能和知识,为学生做就业准备或为在职人员提供知识更新的机会;二是为社区工业、商业及其他行业培养人才。社区学院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来满足各种年龄和各种文化程度学生的职业教育需要。学院尽可能地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传播媒介,采取班级上课、个别教学、临床讲授等形式,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进度,进行个别化教学、辅导。利用社区学院的学习资料中心,对职业教育的各门课程进行个别化教学,学生可以随时报名,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程度和学习进度单独进行。授课时间也尽量方便学生,有白天的,晚上的;常日的,周末的。一门课程的理论教学时间可能只有几小时、一个周末、几天或几星期。教师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学习专业技能时,教师对理论内容讲得较少,更多的是边讲边让学生们动手实践,大部分时间供学生们在实验和实训室里实习,或到有关厂矿企业等单位进行实习,与工人、职员、医护人员等一道工作。这样学生既锻炼了工作能力,进一步熟悉所学到的各种技能,又有机会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增加社会经验。

()以学生为本,事务管理以“服务”为导向

美国社区学院服务导向不仅体现在为公众和社会服务上,而且体现在学院为学生服务方面,并逐渐形成了“学生消费者第一”的观念。社区学院为学生提供环境适应、学习辅导、生活服务、心理辅导、医疗健康、社会资助、职业发展等各种各样的良好服务。在林本顿社区学院校园内设有学习资源中心、书店、学生休息室等。餐饮设施包括餐厅,咖啡馆和由烹饪专业学生经营的餐厅。

学生入学前学校利用广告、校园网站和招生宣传员广泛发布招生信息,来校咨询的学生可以索取印制精美、内容详尽的学校介绍以及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资料。学生入校,学校安排专人帮助和指导学生选专业、选课程,设计职业生涯,一直服务到学生毕业。学生临近就业时,学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学生准备简历和面试,帮助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

美国社区学院的学生事务管理以“服务”为导向,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往往只起指导、帮助、启发和咨询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会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言行来引导、启发学生做出正确选择。他们非常看重学生的需求、意见和建议,依据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来决定他们的工作方向和服务内容,当然前提是不违反总体的制度和目标。社区学院通过老师对学生的服务和学校里的其他一系列活动,在社区背景下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行为方式,为学生树立公民价值以及为社区服务的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培养学生为大众服务的精神。

三、美国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特色

  经过长达100多年的办学实践,美国社区学院形成了独有的职业教育特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一)开放的入学机会以及与普通教育的互通

社区学院学生的入学机会是开放的、平等的。首先是招生的开放。社区学院对所有想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开放的,入学的各类人员包括高中毕业生、在职人员、失业人员、残疾人员、家庭妇女、退休人员等,入学无需考试,只需要中学文凭。再就是低廉的学费和多样化的资助。社区学院(公立)每年的学杂费约为2191美元,四年制学院(公立)约为5491美元,不足公立大学的一半,而且学生就近上学,可以节省食宿费用。社区学院总体上一直努力使学杂费相对保持较低水平,并通过学生补助计划等措施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援助。接受财政资助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7%。其中,拿佩尔奖学金接受联邦政府资助的占35%,拿学院资助的占9%

为了满足学生继续深造的需要,社区学院与公立大学合作推出了“学分携带计划”。通过该计划,学生在社区学院所修读的学分在升入公立大学以后可以被承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也因此搭建起了一座相互沟通的“立交桥”。每年都有很多获得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社区大学学生,毕业后转入公立大学继续深造。社区学院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它不但尽量地接纳有意愿学习的学生,也为他们毕业后继续学习提供方便。先上社区学院,后转入公立大学,可以节省很多学习费用。学分携带同时让一些四年制大学生可以在暑假回家时,在离家比较近的社区学院学习一两门课程,这些学分被四年制大学承认。

(二)广泛的课程体系和强调实践的教学模式

社区学院提供广泛和弹性的课程,包括补偿教育课程、转学课程和职业与技术教育课程。所开设的课程包罗万象,有的社区学院甚至开设了上千种职业课程。另外社区学院通常与当地的工商业界建立有良好的关系,所以有时学校也会邀请公司企业的主管或专业人员来讲课,提供非常实际和最新的信息与知识。社区学院考虑到大部分学生是半工半读,所以大力推广网上教学,帮助学生兼顾工作和学习。

此外,社区学院还承担着继续教育和社区服务的功能。除了学位课程,社区大学还提供大量的成人培训课程。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并不是为了拿学位,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或获得所需的职业技能。社区学院也常常为社区居民举办知识讲座。在假期,社区学院还专门面向社区的中小学生开办一些课程,如音乐、舞蹈、绘画、体育、烹调、写作,甚至科技、计算机和企业管理等。在本顿中心我们就见到一批70岁以上,最大年龄92岁的在学习陶艺。

在教学模式上,社区学院强调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各专业系科的实践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50%或更多。实践课程由学院和企业派专人指导,学生必须到实际岗位上参加生产劳动,如学习文秘专业的学生,要到办公室当见习职员,学习飞机维修专业的,要到飞机维修企业实习,而且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定期返校,汇报实习情况,与教师、同学共同探讨实习中的问题,并总结经验和教训。参加实习的学生可获得一定的报酬,企业可从实习生中物色雇员人选,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可直接录用。有些社区学院实行合作教育计划,学生一边到与所学专业密切结合的工商企业等机构工作,使学习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和巩固,并学到新的经验。这类学生往往利用假期参加实习工作,并不延长学习年限。

(三)学校的管理规范和教师队伍兼容

美国的教育管理法律职责主要在州,各州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定社区学院的办学方针,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这些使社区学院发展有了法律保障和经费支持。美国州政府一般设有社区教育委员会,其成员由州长任命,主要功能是负责与州政府联络,争取办学经费,提供升学与就业渠道,建议审核课程的开设、评估学院办学情况等,州政府一般不干预学院的具体事务。通常各社区学院有自己的董事会,一般是由政府官员、企业界代表、社区居民代表等组成,人数10人左右,定期召开会议,多为义务性工作。董事会主要任务是筹集资金、聘任院长、监督办学、加强学院与社区的联系等。社区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院长负责学校办学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有些社区学院还设有顾问委员会或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由企业界人士和本行业专家等担任,向学院提供社会需求信息,课程开发建议,参与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制定、提供教学设备和实习条件等。美国还设有全国性的社区学院协会(AACC),领导并为社区学院利益代言。主要通过政策游说,项目创新,调查研究,传媒宣传,以及在商业和工业领域内的战略发展为其成员院校服务。

社区学院的教师队伍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兼职教师在数量上多于专职教师,一般占教师总数的60%。这些教师多数具备硕士学位,大约16%具备博士学位。兼职教师由社区内的高级知识分子如教授、企业家、专家,以及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人才组成。

他们讲授的课程实用性强,如企业教授企业管理、律教授法律、会计师教授财务、技教授维修、软件人员教授程序设计等。这种教学模式使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受益,学校依靠兼职教师获取大量人才需求信息,扩充授课内容,加强教学针对性,同时降低了办学成本;兼职教师以此为第二职业,不但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能将所积累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学生所学内容针对性强,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美国社区学院的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社区学院最热门的五种专业是注册护士、执法官员、有执照的实习护理、放射医学和计算机技术。据统计,大约50%的新聘护士、大多数其它新聘健康服务工人在社区学院接受教育。接近80%的消防员、执法官员及医疗急救技术人员在社区学院取得文凭。社区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有轰炸机女驾驶员、宇航员和著名医生等令人羡慕的人士。社区学院学生良好的就业前景归因于其完备的就业保障机制。一是充足的经费保障,美国政府建立了就业保障专项拨款制度,规定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专门用于学生的就业。二是校企长期合作所形成的信誉保障。学生在学习期间都要求到企业实习,实习期间,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充分展现,很多优秀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就被企业录用。三是广阔的就业渠道。社区学院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这些机构每年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就业信息,这种广阔的信息渠道为学生的就业打开了方便之门。

(四)健全的立法保障和多样的筹资渠道

由于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主要为社区经济和发展服务,为地方培养人才,帮助贫困阶层摆脱困境,满足广大民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所以美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给予更多的法规和政策支持。例如,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促使职业教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促使农业科学和工艺进入高校,培养农业和机械工程人才,这一法律对二十世纪初的早期社区学院设立职业教育起了很大作用,并保证了职业教育培养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63年,美国制定的《职业教育法》,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范围,并要求职业教育应依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根据市场确定教育内容,根据教育目的确立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保证职业教育经费的及时到位。近30年来,美国联邦政府曾先后五次修订职业教育法,以进一步具体落实职业教育法,保证其有效地实施。这样,职业教育法就有力地推动、发展和巩固了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事业,保证职业教育为社会和经济发展输送足够的、适用性强的技术人员和技术人才。

在美国,各州政府对社区学院的经费筹措采取的政策是不同的。即使处于同一个州,不同的社区学院也有不同的经费来源。有些社区学院从当地资源取得了经费预算的大部分金额,而有些学院却仅得到很少一部分。社区学院经费主要来源是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当地税收,其中大部分来自州政府及当地税收。据统计,全美公立学院的经费来源中,州的拨款占42%,地方资助占24%,学杂费占18%,联邦资助占6%,其它占10%。由于社区学院在适应经济发展、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和满足社会各种职业人员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尤其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支持。20068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更新《卡尔·珀金斯职业和技术教育法案》的有关文件,促使各州在下一财政年中获得13亿美元的资金用于高中和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此外,各地的工商界也愿意资助社区学院的发展,有些实业界对社区学院的教学非常关注,经常投资改善教学设备,提供奖学金和其它费用。如Samaritan Health Servicesr将医院的一部分作为Lane-Benton社区学院的实训基地和培训中心建设好交给学院使用,并提供很多便利,共同培养专门人才。

另外,社区学院还有扩招国外留学生的收入及社区职业服务项目的收入,所以经费比较宽裕。目前,大约有8.5万国际学生在社区学院上学,占美国所有国际学生人数的15%

四、对我国行业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模式和很多办学经验值得我国行业高职教育借鉴。

(一)立足服务面向的准确定位

2001年,美国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首次提出了“定位”理论。今天,“定位”一词已成为最重要的、使用最广泛而频繁的战略术语之一。恰当定位已上升为普适的成功之道。[4]高等学校办学定位涉及办学目标、办学功能、服务面向、培养目标、办学形式、办学特色等方面定位,其中服务面向、办学功能定位是基本的、重要的办学定位的内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需要根据自己的归属,即区域性或行业性的归属,确定服务面向并根据区域或行业的需求,进行办学功能定位。服务社区是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宗旨。服务社区就是立足社区、面向社区,为社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并以多样化的服务来满足社区发展的需要。因此,社区学院成为提升社区居民的学习加油站、技能培训中心、兴趣特长发展中心、学习化社会社区载体、终身学习的服务者。在为社区服务的过程中,社区学院拥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也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及社区居民的欢迎和支持,从而能够充满活力地发展。在产学合作专题调研中问及企业为什么支持学院时,多数企业的回答是社区学院为企业培养了适用的人才。与其相比,我国行业高职院校近几年定位偏向,服务行业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行业企事业对学院人才培养和培训的依存度不高,得到行业的支持与合作较难。因此,高职院校要主动调整服务面向,扩大服务范围。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和校企合作,提高服务行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效率,同时要注意增加为所在地区服务的能力,在做好新增人员培养的同时,大力开展在职人员培训,在主动服务中寻求更多的支持与合作。对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较少关注的中小企业和合资企业加以重视,真正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二)大量增加兼职教师比例

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及其本质属性,即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务性、培养目标的职业性、课程内容的应用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办学形式的合作性,[5]要求建立专兼结合的具备工程实践背景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其根本途径之一就是从企业聘请技术和管理骨干,以及能工巧匠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完成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工作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目标。美国社区学院的兼职教师占2/3,专职教师只占1/3。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节约办学成本,而且还能加大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也是一种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的好方式。目前,尽管我国的高职教育也强调教师队伍建设的开放性,提倡尽快提高高职高专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提倡专兼结合,提倡建设产学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但是,在现行的人事制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仍过多地追求教师的拥有,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教师的使用上。由于缺乏开放的人才使用机制,社会上许多适合做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很难为“所用”。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来说,必须树立新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不求所有,但求使用”,把兼职教师队伍放在与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目前,要研讨兼职教师引进的新机制,特别是特种专业、新专业、小专业。

(三)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机制

教育质量,《教育大辞典》释: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支持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6]高等教育始终是围绕着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展开的。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机制,向内部管理机制要质量是高职院校自我约束、自我建设、自我调节、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美国社区学院每年要接纳近千万的学习者攻读学分或非学分的课程。由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再加上有2/3的教师为兼职人员,社区教育的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保证社区学院的质量标准,社区学院设置了董事会制度,严格人员聘用和考核的标准,制定有效的评估指标,定期对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加以检查,从而保证社区学院的教学标准不降低。我国与美国高职院校情况不一样,但在保证和提高质量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当前狠抓质量尤其重要。学院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将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要改革考试方式、方法教学质量,行业院校可与国内外行业协会、行业岗位资格证培训考试机构紧密合作,借鉴行业岗位资格证的考试要求和方法,改革院内各专业课程的考试。

(四)加强内涵建设培养行业适用人才

人才培养涉及人才培养活动的所有方面、各个环节、整个过程。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过程和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环节。加强行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过程所涉及的教学模式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等内涵建设,是行业高职院校培养行业适用人才的根本保证。行业高职院校要发挥行业办学的资源优势和学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优势,实现学院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深度融合,努力提高学院对社会的贡献率。深化与国际行业企业与学校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际行业先进标准,培养既熟悉国内行业标准,又通晓国际行业规则的“双通”型专门人才,不断提高学院的国际化水平,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业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做出积极的贡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单一的专业教学计划,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时兼顾不同需求;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和区域优势,按照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双赢”原则,加大产学合作力度,与企业共建融教学、生产性实训、企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考证“四位一体”的专业校企共享型的“公共实训平台”,实现校内外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www.aacc.nche.edu

[2]伯顿.R.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p263

[3]毛澹然.美国社区学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2.P39

[4] []美国艾·里斯与杰克.定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2

[5]葛锁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431324

[6]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1990.6.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p68

[7]范传伟.国外社区学院与社区成人教育的关系.北京成人教育.1999.6

References:

www.aacc.nche.edu

Clark, Burton R., translated by Wang, Chengxu etc.,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Hangzhou: Hangzhou University Press, 1994, p263

Mao, Danran,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s,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989, p39

Ries, Al and Trout, Jack, Positioning, Beijing: China Financial &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 2002

Ge, Suowang, Research o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eijing: Research Press, 2004

Compiled by Gu, Mingyuan, Educatoin Lexicon, Shanghai: Shanghai Educ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1990, p68

Fan, Chuanwe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Community Colleges and Community Adult Education, Beijing Adult Education, Jun.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