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价值超越*


发布时间:2011-09-0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高教研究杂志-2011年8期

 

——基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改造实践
辛治洋 朱家存
 
摘 要: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国家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了由基础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到本体性价值的超越。该建设历程启示我们:专业设置及其建设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建构基础上,价值超越是特色专业建设逻辑进程的内核。特色专业绝对不是在同类专业比较中的形式独特,也不是“以特色求发展”的生存拼搏,而是有了准确社会定位的价值担当,并由此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与光华。
关键词: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基础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本体性价值
 
  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国家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措施。2007年以来,教育部已经批准设立了6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其中,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于2008年被批准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团队通过一系列的建设措施,不仅创造性地开展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相关建设活动,还实现了由基础性价值向社会性价值、本体性价值的价值超越。当前,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从价值超越这个内核出发,去理解特色专业建设的逻辑进程,自觉形成并维护特色专业建设的价值体系,使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能很好地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一、基础性价值的实现是前提
  在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教育学专业有14个,占教育学门类所有特色专业的28%,占所有特色专业建设点(3376个)比例的0.4147%(略微超过教育学专业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总数249中0.4016%的比例)。然而,在特色专业建设点中的高比例并不意味着没有生存性危机。
  一直以来,教育学专业缺乏相对对口就业渠道,特别是1998年教育部提出了师范院校从三级向二级过渡的目标后,曾经作为教育学专业学生首要的一个就业市场已经基本关闭。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师范院校的教育学专业停止招生,安徽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也曾于2003年停止招生。但停止招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师资力量的闲置问题。教育学专业是基础性专业,它的开设与否都不像应用性专业那样容易实现。实际上,作为社会组织系统的一部分,仅因为“产品”滞销而停止“生产”的办法过于简单,它解决了旧问题,带来了新问题;适应了组织外部的需要,却没有解决组织内部的需要。在这种窘境下,类似于绝大多数师范院校,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又恢复了教育学专业的招生。内部系统的重新运行并未意味着危机的自动解除,如果继续延续旧的人才培养方案,只管招生不管就业,这不仅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对专业应有社会责任的亵渎。
  在这种压力下,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2008年申请并获得了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任务,积极开展专业建设的调查和论证工作,形成了教育学专业调整与改革的基本思路:(1)准确分析毕业生市场,形成了新的培养目标。在对全国教育学专业的就业情况调查中发现,虽然曾经以高校、中师为主渠道的市场已经基本关闭,但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和进入新兴教育服务产业的比例越来越大。此外,有科研岗位的中小学、公务员和部队也经常能接收部分毕业生。于是,修订的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8年)确定了服务于多元化毕业去向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人才质量观,立足于为部分毕业生的深造打好基础,为进入第三产业的毕业生创造条件,为有其他就业途径的学生锻炼能力。(2)除传统专业课程外,新方案在课程体系上的显著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邀请全校各学科的知名教授,为学生开设哲学概论、逻辑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概论、法学概论、心理学概论等人文社科基础课程,并要求任课教师重在与学生探讨学理而不是用法,以此为学生奠定浓厚的人文底蕴,为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打好宽厚的学术基础;第二,鼓励教师依据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实践变革的新问题、新要求,吸收整合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成果,开设教育发展与规划、教育培训与咨询、教育媒体与传播、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等专业选修课程,以此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形成“用有所学”的价值认同。
  行动反映价值观,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上述努力,是立足于专业的基础性价值的实现。所谓专业的基础性价值,指以满足专业办得下去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为基本价值取向,将学生招得进、留得住、走得出以及教师有事做等方面的需要作为专业存在的价值追求。目前看来,这些基础性条件及其价值已经基本实现。
  二、由基础性价值向社会性价值的超越
  基础性价值立足于专业能否有效生存,以之为基点确立专业价值在现实中特别是在基础性专业中最受重视,也最具有普遍性。在价值哲学中,生存和价值又具有明显的互释关系。生存产生价值,生存又源于价值。这种相互阐释性表明,还存在着较生存与价值更为根源性的存在样式。在专业的建设之初,本建设点就敏锐地意识到“办得下去”与“办出特色”的价值差异。“办得下去”更多的是源于专业的内部需求,它虽然确定着特色专业的价值产生,但它并非“办出特色”的本身。即便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人才质量观及其主导的人才培养方案,也是眼睛盯着市场的分析判断,是大部分基础性专业为了满足“办得下去”的无奈抉择。它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却放弃了办出特色的需要,无法成为特色专业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
  “办出特色”体现的是特色专业的社会性价值,即本专业在全国所有同类专业中的位置及所获评价,是关于本专业如何从专业群体中获取意义的价值。综观全国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单位,一些已经有了较高的行内地位和较为突出的识别特征。如北京师范大学有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从事教育政策研究的区位优势;西南大学有其区域性民族教育研究的历史积淀和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等等。本专业建设点认真分析了兄弟单位的特色和优势后认为,凡是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教育学专业在创建过程中都倚重了内外两个基本优势:一是倚重学科优势,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的整体学科优势、山东师范大学的道德教育研究方向优势,等等;二是倚重区域优势,如北京师范大学位居政治中心、西南大学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等等。事实证明,各兄弟院校凭借倚重的优势开展专业建设,既是机缘巧合,也是办出特色的必由之路。
  我们在对比分析中发现,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办出特色”的内部条件是,该学科率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并最早出版《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等学术专著。目前围绕教育公平问题已获得3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业已形成以教育公平为核心的教育理论研究体系,所提诸多政策建议已为政府部门采纳,学术观点受到学界广泛引用和较高评价。从外部条件来看,安徽省历来都是教育改革的先行省。近年来,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城乡同步免费、率先推进资源均衡配置、率先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率先探索保障弱势群体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率先创新推进均衡发展的工作机制。目前,国家教育综合体制改革试点省工作全面启动,安徽省又成为全国7个省级统筹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之一。
  基于上述条件,安徽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导师制为基本平台,以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为核心内容,以教育实践调查、教育决策研讨和教育改革服务为基本形式的专业特色。其中,骨干型的专业活动有:(1)导师制下的读书活动。学生按照意愿配备导师,按期开展人文社科经典阅读活动。(2)教育实践调研。教育学专业师生经常深入基础教育第一线,如赴芜湖市南陵县开展“农村薄弱学校问题”主题调研,赴郎溪县开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调研等。这些调研活动,为学生呈现了直观的教育实际,使其理论思维更加成熟。每次调研活动师生都能形成系统的调查报告,有的还在《教育发展研究》、《安徽教育科研》等刊物上发表。(3)教育专业论坛。教育专业论坛是学生“自己组织、自己主持、自己参与”的专业研讨活动。专业论坛每个月都定期举行,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专业思维,形成了浓厚的专业兴趣。
  两年来,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特色逐渐凝固成熟。其鲜明的专业建设成果在省内外院校的质量工程建设中具有比较高的知名度,在同类专业中具有显著的识别特征,在历次主管部门的调研和评估中受到表彰。
  三、由社会性价值向本体性价值的超越
  实际上,该专业建设点并没有满足于对“专业特色在哪里”的成功应答,而是一直在反思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办特色专业?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就很容易将社会外在的评价与看法作为专业建设的根本动力和目标,从而为了获取比较优势而扬长避短而偏离了人才培养的最初动机,在获取社会性价值时却迷失专业的本体性价值。
  所谓专业的本体性价值,是指专业的终极性价值,是对如何将4年有限的专业学习转换为无限的学科意义问题的应答,是对学生专业发展的根本关怀。专业的本体性价值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二是学生专业发展的根本价值在于推动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换句话说,只有从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需要培养学生,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推动专业建设,才是其本体性价值的应然取向。为找寻和实现专业的本体性价值,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师生展开研究,逐渐明了和回答了以下3个问题:
  1. 教育学科有没有科学价值和社会作用?人的价值总是通过所做的事情得以证明,如果教育学科失去了研究的问题和作用,那也就失去了专业存在的社会价值。在现代社会,任何实践活动都应该有科学化的维度。“科学化的本质是理性化,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要有随意性。”[1]所以,只要存在教育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就应该有教育研究的合法地位。我们可以批评教育学的基础研究缺乏理论深度,批评应用研究缺乏实践关怀,也可以批评教育和管理活动排斥理论的介入,以至于产生了“迷惘的教育学和教育学的迷惘”。但所有的批评和要求都默认了教育学科具有科学价值和社会作用的前提,都是在寻求如何发挥价值和作用的途径。甚至可以说,越是教育和管理实践排斥科学研究,越显得教育学科的重要性。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规范决策程序,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要公开讨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论证,提高重大教育决策的科学性。”《教育规划纲要》不仅规定了教育学科在教育政策和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大作用,也为其详细地呈现了发挥作用的各个具体领域。事实上,《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定过程本身,就是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一个范例,是对教育学科社会价值的重要证明。
  2. 什么样的人才队伍才能发挥教育学的学科价值和作用?教育学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作用是因其科学性而获得的。当下中国,复杂的教育实践给教育学者的知识生产和理论创建带来了压力,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对教育学者的知识生产和理论创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生存性问题面前,如何处理“教育学立场”与跨学科研究的张力,开展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教育研究,是教育学者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问题[2]。要完成这些使命,教育学者应当进行严格的学术训练,怡养科学精神、实践理性和批判性思维,实现学术思想的原创性、学术成果的有效性和学术运作的规范性,从而增强教育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特征,发挥教育学的学科价值和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是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就业出路,而是其需要为进入广阔的专业市场做好了充足的素养准备。
  3.本科教育学专业在教育学人才队伍的培养中居于什么地位,能发挥什么作用?行业没有贵贱之分,专业没有高低之别,但每个行业却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不一样,对其专业修习的时间要求不一样。如果是清洁员,接受了义务教育的人经过短时间的业务培训就能胜任;如果是车间工,一位中等职业教育的合格毕业生就能胜任;如果是中小学教师,一位大学相关专业的合格毕业生就能胜任;但如果是教育学者,其崇高的科学信仰、宽广深厚的知识结构、服务教育实践的学术能力等并非一朝一夕能训练而成。从我国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一位教育学者,如果不具备博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历,不具备独立的科研能力,是很难被市级以上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所接受的。基于此,本科教育学专业应该放弃为一次性就业培养人才的目标设计,立足于基础学科和长线专业的实际,实现由终结性教育向初始性教育的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可以调整该专业原有的本科毕业就该就业的心理预期,释放本科的办学压力;另一方面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扭转更高层次教育学专业学生来源渠道杂乱、专业理论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进而保障该专业各教育阶段间的连续性。
  上述分析使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建设思路逐渐接受了本体性价值观的主导,如每年招生的数量都控制在30人。这样即便是4届学生也才120人左右,分配给该专业的23名教师指导,每位导师每4年只需要带5名学生,这实际上比一般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享受的教师资源还要丰富;每年的入学教育不仅请专业的资深教授给新生阐释专业的历史背景、社会地位和发挥作用的条件,还要请专业的中青年教授现身说法,给学生讲述一位教育学人的“路”与“道”。这样,同学们慢慢形成了对专业和自身的准确定位,能集中精力打好专业基础,为更高层次的深造创造条件。即便是专业实习,学生们也不会把它简单地当成一个师范生技能的训练机会,而更主要地把它作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嫁接的试验田,为毕业论文寻找更具现实意义的选题来源。也正是基于本体性价值观的回归,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织专家论证本硕连读的可能性,试图更有效率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
  四、特色专业价值实现与超越的启示
  4年以来,我们在国家级特色专业创建的过程中,通过价值引导行动,又在行动的同时实现价值的超越。主要的启示有:
  第一,专业设置及其建设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建构基础之上。没有价值建构,那就是为了办专业而办专业,为了教师有事做而办专业。在当今中国,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很多职业消失和分化非常迅速,但一些高校的专业往往缺乏对其灵活的反应能力。当然也有一些高校的“新兴专业”呈爆炸之势,成了应变市场的万金油。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前者因为其固有的师资力量缺少活力,固守程式而置专业的价值变化不顾,从而在淡化专业的幌子下盲目办专业;后者又往往是换汤不换药,旧专业新牌子,没有专业价值的坚守。高校需要准确地对应于学科的科学地位和社会价值而脚踏实地地办专业,不能轻易受外界短期利益的左右,不能简单地将自身作为就业服务站而置自身的价值立场于不顾。
  第二,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实现和超越是相辅相成的。上述3种价值在特色专业创建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关系,3种价值之间的互动及消长,既是创建行为直接推动的结果,又是价值实现和超越的结果。基础性价值的实现为特色专业的创建提供了基本条件,社会性价值的实现为特色专业的创建提供了识别特征,而本体性价值的确立又为专业创建提供了最基础也最为根本的动力和模式。本体性价值构成了专业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和内核。当一个专业有着稳定而明确的本体性价值时,师生们在社会性价值和基础性价值的安排上,就会围绕本体性价值的目标进行,从而形成最具普遍性和持久性,同时又有显著识别特色和生存条件的特色专业。
  第三,价值实现和超越,应该是学科的社会定位决定学生的发展定位,学生的发展定位决定专业的办学定位,而不是相反。在很多学校的特色专业创建过程中,往往错误地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或“人优我精”等作为专业特色的本体性价值指标,将专业特色分解为办学思想、办学主体、办学模式、办学环境,甚至教学、科研、服务和管理若干层面,实现各自的突破,最终实现由办学特色而产生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这样的特色往往过于注重同类专业办学形式的差异特征,过于迁就了就业市场对专业的干扰和影响,而忽略了专业自身更为宽阔和深厚的社会价值和地位,淡化了高校和专业在社会中应有的价值担当和精神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特色专业绝对不是在同类专业比较中的形式独特,也不是“以特色求发展”的生存拼搏,而是有了准确社会定位的价值担当,并由此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与光华。
  (辛治洋,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主任、副教授,安徽芜湖 241000;朱家存,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安徽芜湖 241000)
 
参考文献
[1] 褚宏启.我国教育已到内涵发展阶段[N].人民政协报,2010-05-05.
[2] 陈振华,徐 莉.中国教育学者何以更好地安身立命[J].教育研究,2005(07):20-24.


* 本文系“教育部财政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TS10891)的研究成果之一
教育学门类下的特色专业包括教育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特殊教育学、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公共事业管理等8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