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坤建: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推进高职院校供给侧改革


发布时间:2018-06-14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广东省信息

在知识经济及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的大潮下,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工程教育不仅面临构建工科人才培养新体系、新结构、新模式、新机制的要求,又面临推出工科人才培养新理念、新标准、新质量的挑战。在本科院校积极开展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作为工程教育的一部分,工科类高职院校如何因应新形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新工科人才,是值得业界思考与重视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新工科人才的供给侧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并未实现与新产业及时、精准的对接,不能满足新产业需求侧的巨大要求,高职院校工科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推进专业链(群)与新工科产业链精准对接改革,打造“地方离不开”新工科专业结构

工科类高职院校培养工匠型人才,与当地制造业、新技术产业发展更是息息相关,因此打造当地产业需要的专业结构成为必然之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当地产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群),形成与地方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结构;对接新技术新岗位对新知识新技能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通过产教融合实现教学内容的重构。

1.面向区域产业需求重构新工科专业结构

(1)对接区域经济特点重新定位校区功能。学校面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对两校区进行了重新定位:将广州校区设为“文科校区”,以文科、艺术设计类专业(群)面向广州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培养轻工设计、轻工管理及现代服务类人才;将南海校区设为“大工科校区”,即学校工科类专业(群)面向珠三角的珠江西岸地区先进制造业,服务佛山(南海)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根据校区定位及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度关系,学校对原来的13个系进行整合,撤销原有系,建成机电技术学院等六大新工科专业为主的二级学院,根据工程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积极打造学校的新工科专业群。

(2)对接地区产业群优化专业群。根据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大力提高理工类学科专业比例”的精神,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专业必须有明确的行业、产业背景,能与当地的产业深度对接,开展产教融合”的原则,对专业进行了优化整合。一是优化传统的优势专业。如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为国家示范性专业,学校通过提高师资配备、加强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分子专业省级工程中心建设及国家资源库建设等方式,助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型升级,巩固该专业在国内的领先地位。二是新建地方新兴产业需要的新工科专业。如根据佛山(南海)地区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布局,学校整合机电一体化、电器自动化、软件技术类等专业资源,建设机器人专业。三是推进专业交叉融合。将轻化工学院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与艺术设计学院包装策划与设计进行整合,新组建“包装工程技术”专业,产业链前期的包装策划与设计技术与后期的印刷输出工艺技术互为支撑,培养从创意设计到生产制作的新经济时代的包装一体化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专业(群)优化调整,实现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即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构建相应的专业链,使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

二、推进人才链与岗位链精准对接改革,重构课程与实训教学体系

1.根据岗位链要求重构课程与实训体系

产业的发展要求新工科专业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必须适应职业岗位链的要求,适应产品从构思到设计到实现和运作的全过程,高职院校新工科专业必须构建符合这一要求的课程体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由专业(群)教师及企业高管或技术骨干组织的调研队伍,深入行业、企业,全面调研了佛山(南海)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新产业背景下岗位链对知识技能的新要求,在校企共建的13个专业委员会及1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指导下,按照“基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通”的课程建设原则,建设“文化素质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核心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综合能力类课程”的课程体系。每个专业群建设6门左右群内教学共享课程,建设4门左右群内不同于其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形成群内既有共享又有分立的重点课程,要求核心课程内容必须紧扣产业发展,实现与新知识、新技术与岗位链的无缝对接。对于专业核心课程,践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利用广东轻工职业教育集团、南海政校行企职业教育创新联盟等产教融合平台,将集团(联盟)立项项目及其他校企合作项目引入课程,并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开展以真实项目为引领,以典型产品为导向的教学项目设计,围绕从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开展教学。

2.研制新工科专业教学标准

要率先推进高职新工科建设,必须尽快建设与国际接轨、在国内能示范的高职新工科专业教学标准。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关于《悉尼协议》国际人才培养认证标准的培训,以通信技术专业为试点,主动参与《悉尼协议》国际人才培养认证标准,从培养目标、学生发展、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支持条件等九个方面根据国际化工程教育标准进行完善与改进。在吸收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学校生物化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等九个专业主持了教育部组织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在研制的过程中充分融入新工科要素,率先为高职院校提供融合新工科内涵的专业教学标准

三、推进知识链适应技术链对接改革,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叠加

新工科人才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一专多能”。在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渗透到经济各个领域,“互联网+”“智能+”“设计+”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标志,新兴产业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专业技术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及设计创意等方面的技术技能,形成能够完成产品从构思、设计到实现和运作全过程的技术链。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岗位技术链要求,积极开展“专业+技术”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学生对接岗位技术链的知识链。

1.将现代信息技术及设计技术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新工科专业培养生产一线的新工科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具备专业技术与信息技术、设计技术的叠加。因此,教学内容的重构是高职院校新工科专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制订“专业+信息技术”“专业+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有关内容的叠加助推学生技能的叠加。一是“专业+互联网”课程。充分发挥“互联网+”专业的协同作用,将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植入设计类、园林类、机器人类、电商类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或拓展课,提升相关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二是“专业+人工智能”课程。将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基础课程植入制造、机加工、自动化、数控技术、包装设备应用技术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或拓展课,提升相关专业协同创新能力。三是“专业+设计”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在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等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优势,在包装设备应用技术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设计类课程,学生既掌握包装设备应用技术,又掌握必要的包装设计技术。

2.建立协同教学中心落实专业技能的叠加

新技术、新产业催生新的岗位,要求岗位人员能身兼多种技能,这类人才的培养需要若干专业协同参与人才培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办学特点,积极探索协同教学改革,设立专业协同教学中心,形成跨二级学院、跨专业的协同教学中心,使高职院校工科生技术技能叠加的现实要求得以落实。

(1)设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协同教学中心。由机电学院牵头协同相关二级学院,成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协同教学中心。首先,制定在二级学院内部与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开展协同教学的措施;其次,制定跨二级学院与信息技术编程、建模类等专业实施协同教学的措施,充分发挥相关专业对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的作用;再次,制定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制造、机加工、自动化、数控技术、包装设备应用技术等专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对相关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

(2)设立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工科专业协同教学中心。由信息技术学院牵头协同相关二级学院,成立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工科专业协同教学中心,数媒、设计、园林、电商等专业协同参与。依托该中心,学校大力打造多媒体专业群,培养大设计意识,实现从片断式培养到全产业链人才培养。

(3)设立应用外语协同教学中心。应用外语与国际交流学院牵头协同相关二级学院,成立应用外语协同教学中心。面向机器人、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服装设计、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关外语专业、二外课程协同的内容,充分发挥外语在提升相关专业国际化水平方面的作用。

四、推进高职院校“新工科”与“新文科”交叉融合发展

新经济的发展,要求管理类、营销类、贸易类等文科专业具备新的内涵,新文科专业建设将成为必然。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借鉴新工科建设的思路,对接第三产业的要求调整文科专业群,突出文科专业支撑现代服务业的功能。一是充分利用设立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工科专业协同教学中心,将现代信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新技术融入到文科类课程建设中。二是充分发挥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优势,在文科类专业中融入艺术设计类课程。三是发挥应用外语协同教学中心的作用,在文科类专业教学中嵌入外语课程,提升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新经济催生了一些工科与文科交叉型的产业(如数字创意产业),这些新兴产业需要综合型、交叉型、创新型人才。因此,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专业的交叉融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艺术类、文科类、工科类专业优势,将环保意识、人文价值、社会效应、艺术素养等文科元素融入工科专业中,深化工科内涵;将工科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文科专业中,积极探索建设文科、工科交叉的新型专业

 

(作者:卢坤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本文部分内容已发表于《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