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实践探索

——十年来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回顾与总结


发布时间:2011-09-0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高教研究杂志-2011年8期

 

王小梅
 
摘 要: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年的大发展逐渐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大提高阶段转型,奠定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坚实基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作为先导。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有关省市召开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围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问题、重大问题开展研讨,立足中国实际,自觉地进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索。通过对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形成的教育理念的梳理,回顾了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早期发展历程及其初步成就。
关键词: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思想体系;国际论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三个阶段,其中,二十世纪90年代末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重要的分水岭,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发展”阶段。世纪之交,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面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体制的变革,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和结构等诸多方面提出了重大挑战,“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成为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对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发出提议,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发挥学会优势、荟萃研究力量、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集中深入的研究,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创新性成果,直接服务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由此,自2001年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连续举办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围绕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从而拉开了自觉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序幕,初步形成了一系列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念,标志着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笔者拟通过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研讨的主题、专家的主旨报告、学者提交的学术论文,省思十年间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历程与阶段性成果。
      一、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2001年,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以“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为主题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与会学者明确提出“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新的世纪,我们不仅要继续进行建设现代高等教育道路的探索,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高等教育不仅要在数量和规模上继续发展, 而且在质量和效益上要显著提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标志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步伐大大加快,这对高等教育无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不仅面临着办学主体多样化的挑战,而且在人才培养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也将面临着国际化的压力,同时争夺生源等国际教育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如何探索和坚持中国道路?如何弘扬、提升本民族文化,并向世界展示本民族文化,同时防止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和狭隘民族主义。这一切,都将对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对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产生重要影响。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不仅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开放步伐,更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树立全新的教育发展理念。
      对此,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深入研究、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提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形成“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理念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国际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条件下,其国际性彰显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从历史上看,现代高等教育经历了“国际性-民族化-国际化”的历程,并且经济全球化必然加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在此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形成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要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1]119。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产物;高等教育国际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市场的形成,中国高等教育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必须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树立教育国际化的理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要求就蕴含着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但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共享教育资源、教育市场、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同时, 也尖锐地存在着教育资源的垄断和不公平竞争, 存在着教育趋同与文明疏异的分野,存在着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一个两难命题。现实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实际上意味着“西方化”,进一步说则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美国化”。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必须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本国民族文化发展基础上成长起来的高等教育,只能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标准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将始终伴随着无法摆脱的作为西方附庸的危险。因此,本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经过3天的学术交流、观点交锋,与会代表一致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在提出国际化教育理念的同时必须倡导本土化的教育理念,国际化与本土化,客观上两者是共存的,是相互补充的。
      立足民族性是本土化教育理念的基础,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共存与互补阐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既要加快国际化进程,又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国家教育方针,坚持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
  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触及了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即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高等教育应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与发展理念?会议代表所形成的共识:中国高等教育应扩大开放,形成“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对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产生了重要的理论影响和实践指导。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回顾东西方文化的发展,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一直都存在于其中,进入21世纪以来表现得尤为剧烈。1959年,自英国剑桥大学C·P·斯诺发表“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以来,两种文化相互对立和彼此的分裂给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世界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因为大多数知识分子只了解一种文化,因此会对现代社会做出错误的解释,对过去进行不适当的描述,对未来做出错误的选择与估计,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和分离就是错误判断的前提。为了解决这对矛盾,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深入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问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的问题。
      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新旧矛盾交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矛盾已非常突出。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与创新人才不足的矛盾,学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与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矛盾,教育观方面重视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功能,轻视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本体功能的矛盾,人才观方面重才能轻品德的矛盾,价值取向上,重科技轻人文的矛盾等等,都与教育领域中科学主义之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野无不具有直接的联系。因而,周远清同志指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是我国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顽症,要下大力气来改变这种思想,更新观念。”总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须走向融合。2002年召开的第二届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为主题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应因了时代的需要,深化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理念的提出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2001年8月江泽民在会见部分国际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的座谈会上,从四个方面强调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并提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与自然科学工作者应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共同进步[2]。在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大学教育的教育既是专业的教育,更是成人的教育,素质教育必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诸方面、各环节,其核心就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而不应是一种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或者课程体系。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念得到了多数教育研究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认同。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认为,研讨大学教育中如何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问题很有意义,实现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任务,是大学成功的重要标志,是培养能领导新世纪发展需要之人才的重要方面[3]6。
  推进教育理念创新,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其理论的必然。从知识的内在价值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其必然性,是价值互补的需要。从本质上讲,科学与人文是相融的、一体的。其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依赖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两者有其内在的同一性。科学精神求真,人文精神求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其二,科学与人文都十分重视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一个是强调逻辑思维,一个是强调形象思维,两者不可或缺。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与内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学、技术、社会和教育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其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其实正是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是人类整个实践认识活动的发展史所包含和体现出来的重要的带根本性的原则和准则。
  2002年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为主题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时代潮流,切中时弊,弘扬了教育本义,其所研讨、形成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对促进高等学校转变观念、从更深层次上思考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文化素质教育放在基础的平台上加以建设,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核心地位来抓,从而把高等教育的重心落实到“育人”上来,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理论成果、学术观点所显示出的前瞻性、先导性,对提高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科学化水平、丰富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体系、指导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10年7月,《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三、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创新的理念
  200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主题被旗帜鲜明地确立为“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高等教育创新”。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开幕式上发言指出:“我国现在已经是高等教育大国,但还不是一个高等教育强国。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我们不仅要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而且要瞄准世界高等教育高水平的先进目标,坚持教育创新,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4]4周远清会长在主旨报告中分析了坚持教育创新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之后,明确指出,“坚持教育创新,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这是我们在21世纪头20 年应当毫不动摇的方针”[4]8。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推进自主创新,基础在教育,关键是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尽管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科教兴邦策略,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均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创新尤其是高等教育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与根本。
  高等教育要实现创新,首先要创新其教育理念,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研究要在解决高等教育实践的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理论品质,抽象出新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即实现高等教育理念创新,以有效地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这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共同问题[4]24。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研究为基础。与会专家学者明确提出,坚持教育创新必须加强教育研究。周远清会长在论坛的主旨报告中指出:教育是一门科学,这一点还不为多数人所理解、所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在我国一直发展比较迟缓;而没有高水平的教育科学研究,很难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很难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不仅要出人才、出科研成果,也要出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论;因此,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加快高等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进 程[4]5-10。喻岳青教授在分析中外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大学的创新是难以实现的”,高等教育研究和大学的创新是一个密不可分的互动过程[4]94。由此可见,坚持教育创新必须重视与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创新”的核心在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自主创新,其实质是要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产生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论。薛天祥教授在“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当前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具有高等教育学科的不断分化和不断综合两种趋势,其理论创新研究需要以此为逻辑基础,通过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的不断分化及引入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解决高等教育问题,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理论创新[4]25。吴岩教授在对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国内教育理论研究远未解决“从属理论”的问题,提出“要实现教育创新,必须以教育理论创新带动、引领教育研究,根除‘从属理论’现象”[4]47-48。
  自主创新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特征,当今世界各国无不日益关注知识和科技创新、人才和知识的竞争,无不日益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创新。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由重视本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寻求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之路。在此背景下,2006年第六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再次强调教育创新,更加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自主创新的理念。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论坛代表指出,创新型国家建设为高等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大学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决定了自主创新的教育理念必然成为指引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学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民族文化的精神根基, 培育高等学校自主创新的能力。杨叔子院士指出,中华民族文化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坚贞的精神追求、强烈的责任感与高尚的行为准则这一灵魂与根本;中华民族文化为自主创新提供了推陈出新、实事求是、顺天致性、和而不同诸如此类的智慧与才能。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是文化创新的首要基础,是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5]7-13。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创新的理念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将高等教育研究引向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现实问题的关注,更加强调通过教育研究的自主创新来创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四、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期间,2004年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选取的主题是“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 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则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为主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展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探讨。经过两次论坛的连续研讨,提出并形成了“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高等教育“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培养三种人才:一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二是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三是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从另一角度提出要培养三种人才:一是党政工作人才;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是专业技术人才。提法虽不同,实际上都与高等教育密不可分。高等教育在人才强国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高等教育要承担人才强国战略的使命,不仅要深入理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更要特别深入地研究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的关键;不仅要有科学的举措和方法,更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特色发展的理念是与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应的,要求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科学的人才观认为:人才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发展个性是人才辈出的基础。保护学生的个性,并把它挖掘、发扬,是教育者的责任、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创造性寓于个性之中,保护和发扬个性是引向创造性的必由之路[6]10。
      同时,特色发展的理念要求高校办出特色,以促进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办出特色,是个性成才的关键,也是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6]201。
  特色发展的理念是实现人才结构优化的根基。知识经济社会与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相比,其所需人才的结构更为丰富,个性化、创造性、小批量的特色更为鲜明。建设人才强国,不仅需要大量的人才,更需要人才的层次和类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结构更加优化。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则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根基。
  “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要求。周远清会长在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开幕词中指出,特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一方面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多样化的人才需要一个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要求高校坚持特色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另一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办出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之间“趋同化”趋势的矛盾更加突出,“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校发展定位的困惑以及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优化的问题,成为那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高等教育必须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发展理念,高等学校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具有鲜明的优势,这样才能使高等教育得到繁荣。
  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理念就是要求各层次、各类型的高校都应当而且能够办出特色,高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也都可以形成特色。“各类高校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中,都大有作为,都要从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出发,正确定位,安于本位,各就各位,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6]84
  形成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化的必然前提。潘懋元教授在探讨如何坚持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时,进一步强调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从而将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潘懋元教授认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为了优化教育结构,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是两个必然的发展方向。就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而言,必须有科学的分类,以构成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就每所高等学校而言,其设置的学科、专业,必须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6]13。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也成为下一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
  关于大学分类发展的标准存在诸多争议,在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部分专家、学者提出,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潘懋元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当前最重要的是高等学校层次和类型的合理划分,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结合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实际,建议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以基础科学和应用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为主,研究高深学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第二类是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大学或学院,以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培养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第三类是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型院校(高职高专),以培养各行各业实用性职业技术性人才,即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专门人才为主。这三类高校各居其位、协调发展,才能构成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结构[6]13。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关键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科学定位,科学定位是学校分类发展、办出特色的基础。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相联系,就是要求各层次、各类型高校都应当科学定位、特色发展,这是第四、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最为鲜明的观点之一。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与研究,对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形成、完善的基础。《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一发展目标的确立,是在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所形成的行动纲领。
  五、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2005年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育人功能是其根本职能,“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温家宝总理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这就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将主题聚焦在“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则是从更为宏观、更为全面的视角,审视、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问题,是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思维方式问题,是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7]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培养人才这个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和塑造人的事业,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两个为本”:一是坚持学校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二是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这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必须坚持的教育理念。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必须结合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实际,考察各地区、各高校实情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诸多因素相互影响、连接互动的复杂系统过程,应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特征和本质,更好地认识、遵循和运用科学发展规律,采用科学发展策略,促使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协调发展、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不同所有制高等学校协调发展、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7]212-215。因此,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协调发展基础之上的。
      协调发展是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它包含内外两个协调: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高等教育只有处理好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在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中实现自身的协调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质量的提高,只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才能满足社会其他系统的需要,才能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所提的目标是“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既注意到数量,又注意到结构、质量、效益四者的协调发展。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受经济发展GDP模式的影响,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得到普遍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教育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因此,必须重视、强化以协调发展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使之成为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对此,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其主旨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做好四个统筹:就是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发展;统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具体到高等教育内部要素的统筹来说,第一是要保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7]6。
  “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于纠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早期阶段出现的只重视数量和规模扩张、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做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将高等教育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高等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上。此后,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速度有所放慢,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发展向大提高阶段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迈进。
  六、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教育开放、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提升高等教育文化自觉的实践探讨基础上,第七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是“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其理论贡献在于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理念。和谐发展的理念与“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不断完善,是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服务的理论成果与贡献。
  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要坚持和谐发展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从理论上讲,发展与和谐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和谐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是事物内部与外部关系的协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整体功能的优化。因此,坚持和谐发展的价值尺度,必须更加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使社会资源兼容共生、互相促进又互相制衡,合理满足不同发展主体的利益诉求。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理念要求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保持和谐,同时,高等教育系统自身保持和谐发展,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群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才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周远清会长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是高等教育使命的应然要求。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和高等学校的基本功能决定了促进社会文化发展是大学的基本使命。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自然而然地应是建设和谐文化,因而,必须坚持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8]2-5。龚放教授则认为,“和谐”是大学教育的价值追求,是大学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这不仅表明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所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能够引领和谐社会的建设[8]465。胡显章教授则提出,大学应当不断提升以和谐文化为内涵的大学理念,应当处理好主导文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使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实现和谐统一。大学文化应当体现物质与精神、理想与现实、科学与人文、个性与共性、主流与非主流、民族与世界、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书卷气息与大众习俗、批判性与建设性的辩证统一,从而构成以和谐文化为核心的大学理念[8]466。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根植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基础之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因此,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文化自觉是建立在世界文化交往的基础之上的,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是文化多样化基础上的融合与和谐[8]2。文化多样性使世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与本土化两极互动的局面。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文化上的交往互动;另一方面,文化的民族自觉日益高涨,本土化的要求愈益迫切。世界文化将展现出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排斥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等特点,整个世界文化将形成一个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相异相生的大格局[8]472。在这个大格局中形成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应具有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增强自信”的同时关注“文化间性”。即在坚持开放原则的基础上,推进教育的国际化;同时,对中国现实的高等教育和中国文化传统要有充分的自信,营造富有生机和创造活力的中国大学文化精 神[8]472。
  也有学者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关注各国高等教育间的“文化间性”,尊重他国差异。高等教育除了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较好反省之外,还应对世界各民族的高等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的差异性保持充分的尊重,而不是按照一国的教育模式去改造或同化另一国的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国际交往中要有充分的民族文化自信,也要包容和尊重世界各国的文化多样性,关注各国高等教育间的“文化间性”。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作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不仅促使我们从质量、效益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而且还特别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站在世界的高度,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去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有国际视野,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同时更要坚持中国道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实现民族文化自觉与世界文化的平等交流与和谐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对“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及“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既反映出了教育科研对教育实践认识不断深化、完善,同时也彰显了教育理论研究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理论价值与理论品格。
  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教育理念
  2009年第九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杭州举行,会议的主题是“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本届论坛在总结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验以及围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专题研究基础上,集中展现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课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正式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教育理念,从而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从学者的自发研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成为新时期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是我国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经过建国60多年来的建设和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集中到一点,就是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和国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一系列新的战略目标。与此相应,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到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达到24.2%,在学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在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的阶段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但总体上,我们的高等教育依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迫切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如何从“改革·做大”到“改革·做强”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筹划新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以此统领整个战线的思想与行动。对此,周远清会长高屋建瓴地提出,加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研究。
  2007 年12月,陈至立同志在教育部第18 次直属高校咨询会议上指出,“我国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    伐”[9]。2008年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启动“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课题研究,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的探索、研究由此逐渐形成。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历史的必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唯一选择,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从历史的视角看,经济强国与高等教育强国是相伴而生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因此,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看,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势在必行,迫在眉睫[10]6。
  对高等教育强国内涵的科学认识是把握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邬大光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强国既可以理解为“高等教育的强国”,也可以解释为“通过发展高等教育使国家强大”。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是一个过程,它与经济强国是相伴而生的;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评价指标是系统而多元的。历史的经验表明,解读高等教育强国,要立足于高等教育的功能和结构。其中,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揭示的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外部规定性;结构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揭示的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内部规定性。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强国的最终判定标准要取决于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贡献率”。对此,高等教育强国应具有以下三个要素: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高等教育理念、构建体系合理的高等教育制度、拥有世界公认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强国不仅具有实践价值,更具有目标价值,主要体现出更强的实践导向性,即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具有引领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发展目标。
  周远清会长从一个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的视角总结、提炼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四条基本经验:第一,开放是前提;第二,改革是关键;第三,质量是中心;第四,理念是先导。在高等教育“大提高”阶段,以“高等教育强国”作为先导性的教育理念,作为高等教育的战略发展目标,用“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统领整个高教战线的思想与行动,是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础。瞿振元教授则认为,“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不仅能够推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它要求高等教育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
      以阿特巴赫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高度评价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要性和理论研究的意义。他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中国很有必要也很有可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11]。因此,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站到了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
  树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理念,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意义。2010年7月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标志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从学界的研究变成了政府行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成为时代赋予我国高等教育崇高庄严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强国是体现着国家主义的教育理念。
  八、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
  2010年在南京召开的第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这次论坛不仅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宏观性、全局性的重大现实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凝聚高等教育各方研究力量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下一阶段的使命:以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为己任,发挥教育理念的先导性作用,引导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成为指引高等教育的中国道路和构建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的核心指导思想。
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为之奋斗的目标。刘延东同志在2010 年7月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0 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都是起源于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理念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导所起到的引领作用是推动高等教育强盛的前提性因素。我们要在高等教育大国的基础上做强高等教育,只有硬性的资源投入还不够,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来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目前,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崛起的“中国模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教育理论界也兴起了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做支撑。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的提出是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走向新阶段的标志。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从1993 年开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到2001 年开始的“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进程,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研究如何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近1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十届高等教育论坛,虽然主题有所不同,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其发展脉络十分清晰,都是致力于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探索。周远清会长在第九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提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尊重自己的高等教育文化,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有效支撑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10]8第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他认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从而发出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号召,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是根植于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先导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念,是基于国家立场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提炼与升华, “中国特色”是最关键的特征。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域,我们今天应该更加坚定地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周远清会长提出,研究“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即要充分体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以及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时代任务;把握规律性即要把握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树立科学发展的高等教育观;富于创造性即要创造性地提炼总结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在此基础上,要坚持“国际视野、中国道路”的研究路径与方法,一方面要虚心学习外国成熟的经验;另一方面,要面向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尽可能深入实际广泛地去了解情况。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改革、大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也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现在,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索、研究和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高等教育研究者理应自觉承担这一重大使命[12]。 
  范文曜研究员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内涵:首先,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是具有一定引领作用的思想体系,应当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第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应当具有国际视野,反映教育规律,应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思想体系。第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应当是60年和30年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元素鲜明的思想体系。第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应当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而有所发展和创新,是不断发展和前进的思想体系[13]。
  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的发展道路的总结,通过有组织地自觉地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将会避免一味地移植西方教育理念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研究负面效应,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摆脱依附地位,使高等教育研究更加贴近高等教育实践,最终通过高等教育理念的自主创新,创造出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
  九、结语
  从2001年至2010年,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新要求而展开理论探讨、学术争鸣;每届国际论坛都着眼于客观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而凝练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每届国际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对推动、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的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折射了新世纪头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的发展脉络。回顾省思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笔者以为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色与贡献。
      第一,推进教育理念创新。在推进教育理念创新的指导思想下,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始终密切关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发展战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不断构建、丰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形成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研讨的主题,既一脉相承,体现出理论研究的内在逻辑,同时又与时俱进,体现出高等教育研究的责任与使命,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照。
      第二,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汇集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顶级专家学者,吸引了一大批高校领导和研究人员,实现了理论、实践和管理三支研究力量的汇合,不仅拓展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这三支力量的汇合,使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深深根植于高等教育实践的土壤,秉承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高等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的宗旨。这种对实践的关照,远比盲目地追求学术上的标新立异更有价值。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分别与十个省市共同举办,对推动、提升地方高等教育研究的积极性,促进高等教育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做强省级高等教育服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凝聚、培育研究力量。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参与人员近五千人,其中既有教育部门的行政领导、高校的院校长,也有高校一线的教师、研究人员和知名的专家学者;十届论坛参与单位涉及院校数百所,其间有学术性与职业性的高等学校、全国性与地方性的高等学校、公立与私立的高等学校等等,俨然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盛会、峰会,对凝聚、培育高等教育研究力量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特别是2003年后增设的博士生论坛,更是为论坛增添了活力与生机,博士生们的新见解、新观念活跃了研究氛围,同时,博士生论坛更是为博士生提供了学习与展示的平台,且培育扶持了一批新生研究力量。目前,博士生分论坛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成为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一大特色,也成为各高校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13]。
      第四,形成“国际视野、中国道路”的研究方式。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参与国家和地区近20个,境外学者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理论观点,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国际论坛,一方面将中国高等教育问题放到国际背景下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邀请国际上知名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共同分析中国高等教育问题。这样对问题的分析,视野更开阔,研究更深入、透彻。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了我国学者的国际意识”[14]。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选题都紧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突出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强调坚持“中国特色”。周远清会长反复强调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特色”,他说:一个国家的教育是要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特别是要与文化相适应,世界高等教育是由丰富的多样性的各国各民族的高等教育组成的,正是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独特性,才能有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进行交流的基础和优势,才能对世界文明有所贡献。研究高等教育要抓住中国特色[12]。由此形成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一贯坚持的“国际视野,中国道路”的研究方式。
      十届高等教育论坛犹如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缩影,它记载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研究进程和发展轨迹。
  (王小梅,《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编审,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部主任,北京100082)
 
参考文献
[1] 王 革,申纪云.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200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江泽民会见科学专家并发表重要讲话[N].新华社,2001-08-07.
[3] 王 革.推进教育新理念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200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4] 吴 岩,王小梅.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高等教育创新——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 王小梅,刘心廉.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6] 王小梅,张耀荣.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7] 王小梅,杨德广.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8] 王小梅,刘国瑞.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8.
[9] 陈至立.加快从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迈进的步伐[N].中国教育报,2007-12-29.
[10] 王小梅,庄华洁.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11] 陈廷柱,姜   川.阿特巴赫教授谈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大学教育科学,2009(02).
[12] 周远清.从“理论要点”到“高教强国”到“思想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1(05).
[13] 范文曜.更新发展理念 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
[14] 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回顾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