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优势学科群的内涵、特点及构建策略


发布时间:2011-09-0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高教研究杂志-2011年8期

 

 
胡仁东
 
摘 要:大学优势学科群是在大学组织内部,为促进学科生长点的产生,具有内在关联的学科在学科发展、社会需要和学科管理三维取向下形成的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知识体系。其特点表现为知识体系的新架构、学术生产的新途径、资源聚集的新载体和大学发展的新特色。构建大学优势学科群,需要从理念、制度、结构和机制四个层面给以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大学优势学科群;特点;构建策略
 
  大学是基于学科的集合体,如何建设学科是大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随着学科自身发展的逻辑和现实社会的要求,人们已经在学科群的层面上认识、讨论和建设学科。建设优势学科群是当下政府、社会对大学学科发展提出的要求。笔者拟从大学优势学科群内涵、特点以及构建策略做一初步探讨。
  一、何为大学优势学科群:历史与本质
  (一)大学学科组织形态的演变
  传统的学科组织形态总体上是单学科性质的,其学术资源仅仅是一个学科内部资源,包括以单学科的方式从政府、社会等方面获得的用于学术发展的资源。以中世纪为起点,学科建制经历了个人—学会—科学院—大学的演变历程;伴随学科和大学平行并进—渐趋叠合—共荣共生的演进道路,大学学科建设模式从单一到多样,主干学科也实现着由神学—古典文学—应用科学—纯粹科学—多学科共存的转变。从大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任何一种因素可以唯一决定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现代大学学科建设模式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不同张力下的平衡[1]。到了20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各个国家的大学内部学科组织形态发生了变化。如法国在1968年后取消了学院制,建立“教学与科研单位”,这种组织比原来的学院小,但比原来的系大,如其设立的“应用数学与社会科学”、“经济与社会行政”等都是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教学与科研单位”。德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专业领域”取代学部。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成立的新大学采用“学群结构制”。日本1973年建立的筑波大学的学科组织是学群,在学群下再设立学类,它共设立了7个学群13个学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立了跨课程计划、跨系实验室、跨系研究中心、跨学科课题组等学科组织形式[2]。大学学科组织形态的演变反映出如下趋势:第一,科学发展与社会需要促进了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有限的学术资源必须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学术资源上的帕累托最优,从而保持学科优势;第二,学科壁垒已经被突破,人们在探寻联结知识之间的桥梁;第三,基于问题取向的知识生产与应用必须以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完成学科组织的新构建。
  (二)大学学科组织形态的演变逻辑
  总体上看,学科组织形态的演进遵从三个方面的逻辑:一是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基础组织学科;二是社会需要的外部逻辑,以大学组织对社会的贡献度来分配学术资源;三是学科(或知识)管理的逻辑,以效率为准则的学科组织。这就是为什么当下大学组织内学科组织形态倾向于群结构。以纵横两个维度构成的矩阵式学科组织形态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它把管理中的集权与分权有机结合:纵向以学科为导向,实行学科领导管理,符合学科发展规律;横向以问题为导向,按项目实行管理,由项目领导管理。发展趋势是如何使学术资源增值,这也是所有对学科组织形态进行重构的一个基准点。学科之间由几乎不联系,发展到弱联系,至今天的强联系。
  (三)什么是大学优势学科群
  学科群是指围绕一个具体的目标和任务,由若干个同类学科或跨门类学科集合而成的学科群体。其发展脉络是:单一学科—学科系—学科群,它是若干学科之间产生的依赖、促进、移植等互动行为。这种多学科的集合称为学科群。大学优势学科群是在大学组织内部,为促进学科生长点的产生,具有内在关联的学科在学科发展、社会需要和学科管理三维取向下形成的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知识体系。
  二、大学优势学科群的特点
  (一)知识体系的新架构
  学科具有二重性,即知识层面的学科与组织层面的学   科[3]。知识层面的学科即一种知识体系,科学历史主义者图尔明(Toulmin)认为学科是由概念、方法和基本目标构成的一个知识体系;美国学者金(King)与布劳乃尔(Brownell)将学科解释为:“一个团体或众多团体形成的一个网络、一个传统、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和信念、一个领域、一种探索方式和一个概念结构。”[4]这更多地偏向组织层面的学科。而从组织层面看,学科群有三种组织形式:一是实体型,它是由行政机构将相关学科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学科群。在我国高校,往往是通过学院制机构来组建学科群,这种实体型学科群有管理层和学术层,结构完备,协调性强。二是紧密型,它是由相对稳定的学术团体组织起来的学科群,这种类型的学科群主要强调学术研究性。三是松散型,它是围绕某重大科研课题研究而组织在一起的学科群,这种松散型的学科群在时间上有阶段性,在组成上可能是多个单位的联合,研究人员也是通过课题走到一起的[5]。这三种形式是大学进行知识体系架构的总结和提炼。
  从学科自身存在的样态看,学科模型是学科生存的基本样态,构建学科模型是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才、基地和文化是大学学科的核心要素,也是构建大学学科模型的基本内核;国家与社会的需求以及学者的好奇心与兴趣是学科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硬件和软环境是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基本保障;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引领文化是学科的主要任务与产出;而学科方向则是学科形成和发展的灵魂[6]。在学科自身的构成要件、要件之间的内在关联、学科功能、内外动力机制的影响下,其存在的基本样态及发展走向不是隔离的知识体系,而是形成一种网络状或圈层状的知识群落,学科模型是基于知识体系之间的渗透、融合、相互促进的学科群基本样态。
  从学科管理看,大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升学科组织的知识生产能力。以往的学科建设由于单纯地强调了学科要素的培育而缺少整体的制度安排,导致学科建设的效率不高。因此,大学学科建设应从对学科要素投入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上来;大学学科组织化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大学学科建设实质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学科知识体系,二是提升学科组织在知识生产中的能力。在这里,知识生产能力包含知识发现、知识的融合与应用、知识的传递三个层面[7]。从学科管理可以看出,学科组织化的实质就是要通过大学组织的力量把学科进行优化、组织,实现大学学术资源的增值。“如果缺乏一个健全的学科组织与相对完善的制度安排,不能把学科的要素纳入到一个科学的制度框架中,这种离散的学科要素投入的建设方式会导致投入效率与效益的递减效应,造成极大的浪费,并且投入越大,浪费越严重。”[7]
  由此我们看到,在组织层面、学科层面和管理层面,学科的组织方式已经发生变化,变化指向知识体系的重组,形成知识体系的新架构。大学优势学科群正是在组织、学科和管理三个层面中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新架构。
  (二)学术生产的新途径
  学术生产的传统方式表现为“个体户”式的单干,学科发展受到单个学者或者小群体学者局部视野的限制,这是小科学时代学科组织的一个基本特点。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经历过讲座制、系科、学院制、研究所等正式组织,讲座制(chair)是师徒制这种行会形式在大学组织内部的复制,讲座制作为一种稳定的学术组织形式是在文艺复兴后期德国大学,此前的大学教授基本上都是“全科教师”,一个人负责讲授所有的课程。随着学科的分化,设立专门的讲座,制度化的讲座是学科分化的产物。这种组织形式对于学术生产起到过很重要的作用,但它主要是基于单个学科的知识生产。系科制打破了以讲座教授为核心组织形式,它使学者们对于知识的生产各自做出贡献,分散了讲座教授的学术资源控制权。学院制这种基层学术组织形式又扩大了系科制的范围,在多学科的基础上合作与交流,形成一种合作生产知识的制度。讲座、系科、学院三种组织形式主要基于学科发展和学科管理的逻辑。
  大科学时代的大学优势学科群是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形态,组建优势学科群的一个重要思维向度是它能干什么。在这个向度下,如何形成优势以及怎样建设是要考虑的重点。1998年,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发起了一项大学/州伙伴关系创新性计划(CHI),这一计划旨在通过跨越现有学术部门的界限,促进跨学科研究、教学和服务,以满足跨学科知识领域的新需要,推动美国经济发展。它有7个主要目标:学校组织一些有实力的学院对某一知识领域进行研究;提供新的研究途径和合作机会;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通过跨学科研究、教学和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发展威斯康星思想;鼓励和促进有实力的学院、教职员工进行合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新课程;协助大学履行其他使命,特别是要增加校园的多样性[8]。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大学/州伙伴关系创新性计划实质就是要通过优势学科群的建设实现学术部门间、教师间、大学与社会间的有效互动,为知识生产开辟出一条新途径。
      (三)资源聚集的新载体
  在影响学科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若干关键性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包括学科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学科关键实验设备和学科发展运行机制等对形成学科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大学虽然具有学科不断增多的发展趋势,但大学办学资源稀缺性决定了大学必须在众多学科中有选择地建设自己的优势学科,为此,必须科学地进行学科资源配置,这是迅速形成学科发展优势的重要方式[9]。所以,今天大学不得不把资源聚焦在有发展潜力的学科群上,优势学科群就成了资源聚焦的新载体。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组织的重点学科、培育学科等得到特别的重视,从人才引进到平台建设都是围绕学科群进行组织。“985工程”大学所设立的科技创新平台、哲社研究基地都是对学科群的重点投入。江苏省2010年启动的优势学科群(平台)建设工程,是从政府投入的角度将有限资源放在具有潜力的学科群上,从第一批已经评出的优势学科群看,几乎都是由多学科组成的、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学科群获得资助。一所大学内的学科,如果没有进入到重点支持发展的行列,它的发展资源是有限的。学科群打破传统学科组织界限,使师资、仪器设备、科研场所、科技资料等教育科研资源实现自由共享,这样优化配置的结果使学校原有特色学科更加显著,并得到巩固和加强,同时又利用其辐射功能带动学科群内一些比较薄弱的学科的发展,使这些学科也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形成新兴的优势学科。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学校能拥有众多的前沿技术和一批有活力的优势学科群,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10]。
  从生态学的视角看,大学是一个由多学科构成的生态系统,学科或学科群的某些特性(如组分、结构等)直接影响大学系统的特性(如稳定、平衡、功能等)。大学中的每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某一学科发生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进而引起整个大学系统发生某种程度的反应或变化。大学中的学科也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一个单体学科不仅有自己独特的组分,如学者、学术信息和学术物质条件,而且还有自己的系统边界,如此把自己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11]。从纵向看,大学普遍存在大学科系统套小学科系统、小学科系统套更小学科系统的现象,逐级叠加构成学科生态“金字塔”,从塔顶到塔底依次为学科门类群、一级学科群、二级学科群,每一学科门类通常包含多个一级学科,每个一级学科往往拥有多个二级学科,而每个二级学科常设多个研究方向即三级学科。从横向看,同一层级的不同学科彼此相对独立,但又密切联系,一个学科往往既是另一个学科的资源争夺者,同时又是该学科的重要资源,即不同学科之间既竞争又共生[11]。一个学科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是通过选择和组织各种稀缺资源,以优势学科群这种载体来整合学术资源,从而产生聚集效应。
  (四)大学发展的新特色
  人们试图探索大学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如通过组织结构的改变、高端人才的引进等来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大学是以知识为材料的一个组织,传播知识、生产知识、创新知识是它的基本使命。这就需要着眼于知识如何生产、如何安排已有的资源形成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学科群的目标应该针对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或社会问题来确定;在内容上要具有丰富的可容性,能吸引众多学科的积极参与;应该经过充分论证,达成共识,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10]。学科的发展不仅仅是遵循知识的逻辑,重要的是关注当下社会的需要,也就是说,大学这种组织在社会中究竟能干什么,这是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下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合法性依据之一。所以,大学与社会的紧密结合是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优势学科群格外受到青睐。人们普遍认同大学的学科发展需要“接地气”,也就是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苏州大学政治学,围绕“苏南经济模式”研究地方政府职能及制度创新;针对太湖蓝藻事件,开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协调研究等等,得到社会的认可。江苏省自2011年始,每年投入10亿元打造优势学科群(平台),优势学科建设重点任务包括四大项,即建设高峰学科、培育杰出人才、产出重大成果、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组织自身对于经济社会中问题的关注和政府对于大学学科群的重视,推动了大学主动融入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大学优势学科群把政府、市场和大学这个“铁三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大学发展到当下的新特色。
  三、大学优势学科群构建策略
  (一)理念层面:以促进知识的集成创新为指向,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大学优势学科群的构建需要秉持什么理念也是见仁见智。但概括地说有两种:一是功利;二是发展。功利取向是需要通过学科之间的组合获得发展资源,争取项目,突破学校的现实困境;发展取向是通过学校学科的整合提炼特色,形成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我们认为,这两种取向是一体两面的关系。首先,大学内部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学校的发展需要集中力量在某些方面做强做大,使学校本身有一定的声誉度,如今天我们倡导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其实质是一种功利取向;其次,学校的发展也需要从自身的传统和现实需要中选择某些学科作为发展的生长点,形成学校发展的优势,充分发挥大学组织在社会大系统中应该发挥的作用。这两方面都指向学校使命和发展目标。综合地看,构建大学优势学科群在理念上应当以促进知识的集成创新为指向,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二)制度层面:坚持学术本位,发挥异质群体的集体智慧
  从学科本身来讲,它有五层含义:第一,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第二,学科是达到专门化程度的知识体系;第三,学科是一定历史时空中以一定的措辞建构起来的规范化知识形式;第四,学科也指为由规范化、专门化知识群体结成的学界的或学术的组织;第五,学科隐含规训和控制研究对象和门徒的权力技术的组合[12]。这已经隐含了学科制度的一些基本要素,如管理、资源配置、人员组成、组织机构及运行。学科制度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内容,是为保障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的一系列规则、规定。学科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它包括组织制度、计划制度、资源分配制度、执行制度、检查评估制度、奖惩制度等[13]。优势学科群在制度安排上需要坚持学术本位,充分发挥异质群体的集体智慧,因为不同学科学者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各有其长;同时,要规范不同学科学者的学术行为,确保学术资源的增值。
  (三)结构层面:围绕核心学科,形成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群落
  国内学者对学科群组织形式的研究分为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按几何图形的形式将学科群的组织形式概括为五种,即树状型、网络型、行列式型、星团状型和原子团簇型;第二种观点是从学科群结合的紧密程度,将学科群的组织形式概括为三种,即实体型、紧密型、松散型;第三种观点将学科群的组织形式概括为四类:学院实体型、新组实体型、学术团体型和科研凝聚型[10]。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模式主要表现为主体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特色学科的有机统一,其综合体现于学科体系的完整,卓越依赖于学科特色的突出,活力来源于学科之间的协调[14]。一些高校的学科建设处于自发的状态,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甚至一所大学没有一个像样的学科发展规划。在这种状态下,跟踪性研究有余,原创性和前沿性研究不足;对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了解不够,学科建设显得比较盲目、被动。学科建设的许多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往往是权宜性、“突击”性的任务多[15]。针对国外大学学科群建设的经验和我国大学学科群建设的不足,我们认为,学科本身就是人们对世界认识局限的一种划分,而优势学科群建设就是知识图景的融合过程,需要从结构上进行优化组合,它的基本构架中应当有一个主攻方向,即核心学科,这是第一层,第二层是主干学科,即与核心学科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第三层是支撑学科,对核心学科的发展具有潜在影响的学科;第四层是相关学科,为核心学科提供不同的思想和方法的学科。这四层模糊了本身相互隔离的学科界线,形成知识群落。
  (四)机制层面:凸显学者话语权,强调学者与利益相关者的对话、沟通与合作
  大学优势学科群是一种跨学科研究活动,这种活动大大改变了科学和大学学科结构的图景。跨学科研究的实质是知识的重新组织和整合,大学中跨学科研究的出现是大学学术职能发展的重要体现,即欧内斯特·博耶所认为的大学正在兴起的第二种学术领域内整合的学术。整合的学术是一种“从不同的学科和广泛的知识背景出发,在知识和范式之间建立起联系;同时,打破原有知识体系的僵化分割,为新学科的成长和知识的应用提供交汇点”[16]。学科群是现代学科高度分化和综合的结果,从而形成了不胜枚举的新学科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交叉形成的交叉学科,如经济数学、生物医学等,还有的是通过多种学科和技术的相互渗透形成某种新的综合学科。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迫使大学管理层在新学科设置上考虑社会需求状况而不仅是其内在的理性价值与学术成熟度,使用价值成为获取大学学科身份的重要参数,学以致用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理念。有无实用价值、能否带来实际用途是大学设立学科的重要标准,一些规范化、专门化程度不高,积累不多,尚未成型的知识体系由于具有现实的或预期的用途,也不断进入大学。在学科取向、管理取向和市场取向的综合作用下,大学优势学科群建设在机制层面需要凸显学者话语权,因为学科群活动的主体是学者;同时强调学者与利益相关者的对话、沟通与合作,既发挥优势学科群的“优势”,也突出其价值。
  (胡仁东,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江苏徐州 221116)
 
参考文献
[1] 翟亚军,等.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的嬗变[J].现代教育管理,2009(07):42-44.
[2] 刘宝存.国外大学学科组织的改革与发展趋势[J].教育科学,2006(02):73-76.
[3] 李   宏,等.学科的二重性与大学学科建设[J].辽宁教育研究,2006(02):86-88.
[4] King A R, Brownell J. The Curriculum and the Disciplines of Knowledge[M]. New York: John Wiley, 1966:78.
[5] 赵智博.协同效应:高校学科建设的目标选择[J].辽宁教育研究,2007(12):45-47.
[6] 王焰新,等.大学学科模型构建的理性审视[J].中国高教研究,2007(05):28-30.
[7] 宣   勇.大学学科组织化建设:价值与路径[J].教育研究,2009(08):31-37.
[8] 陈艾华,等.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跨学科研究实践[N].科学时报,2010-08-24.
[9] 周   进.基础·速度·优势——我国若干重点理工大学转型时期学科发展实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7/8):47-51.
[10] 项延训,等.对学科群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01):41-43.
[11] 李枭鹰.多样化与异质化——生态视域中的学科规划思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7):17-20
[12] 万力维.学科、原指、延指、隐指[J].现代大学教育,2005(02):16-19.
[13] 罗 云.论大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5(07):45-50.
[14] 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新解——基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03):42-47.
[15] 文 魁.大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58-59.
[16]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的演进及其特点[J].教师教育研究,2005(05):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