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数字文创构建“双高”思政育人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09-08
在国家“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紧扣新时代职业院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新要求,以“思政+文创”为路径,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构建起“课程浸润、实践淬炼、文化熏陶、产教融合”四位一体的数字文创育人体系,全面覆盖专业教学、创作实践、校园文化及产业协作链条,形成以文化人、以创育人的立体化思政教育新格局。
一、课程浸润:构建“全课程链”思政融入机制
学院系统推进思政元素融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全课程体系。在公共基础课《Photoshop 设计》中,以正定博物馆馆藏《解放区土地改革宣传单》残页为教学素材,指导学生运用图像修复技术还原文献,结合土地改革历史讲解,使学生深刻理解“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专业基础课《三维建模基础》以“西柏坡旧址复原”为项目载体,融入“赶考精神”主题教育;专业核心课《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设置“价值重构——正定博物馆主题文创产品设计”“守正创新——保定红色文化主题文创设计”“古韵焕新——西大街非遗文创设计”“美育引领——生活美学文创设计”四个项目模块,实现专业技能训练与文化传承教育的有机统一;专业拓展课《非遗数字化保护》则聚焦剪纸、年画等传统工艺,挖掘其红色文化基因,形成层层递进、全程浸润的育人链条。
二、实践淬炼:打造“创作—转化—服务”三维闭环
学院与暖暖艺术工作室、正定博物馆共建“学生实践岗”,开展“文物守护人”沉浸式体验项目。学生通过参与文物整理、讲解服务及文创开发,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解。2024年暑期,13名学生在实践基地完成《正定八大碗》《石家庄牛肉板面》等文创成果,相关产品已在正定博物馆文创商店销售,有效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相融合。
学院“文创轻骑兵”志愿团队面向中小学、社区提供定制化服务,发挥数字技术与创意设计优势,为阜平县石猴小学开发“AR党史课本”,扫描课本插图即可观看党史动画;为保定二十六中设计“百年薪火?青春向党”红色主题海报及“校史中的红色记忆”系列文创产品,包括笔记本、书签、明信片等,广泛应用于校园文化与德育课程;为东部风景社区设计红色文化墙及节庆文创产品,以数字形式传播红色文化。
学院“文创轻骑兵”志愿团队面向中小学、社区提供定制化服务,与詹岳文创店合作开发的以西大街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中,8部作品获一等奖,11部获二等奖,15部获三等奖,多件作品实现市场化转化。与河北省保定强制隔离戒毒所合作,组织数字媒体专业学生走进禁毒教育基地开展调研,设计公众号Logo及“无毒有爱”主题系列文创,包括海报、H5、数字插画等,多部作品获“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展评一等奖、二等奖。团队还运用VR与三维建模技术为基地开发虚拟展示系统,实现禁毒知识的全景化、交互式传播,打造“数字文创+禁毒教育”创新案例。
以上为学生设计的文创作品
三、文化熏陶:营造“沉浸式+品牌化”育人生态
学院通过系列思政主题实践活动与社会服务项目,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体悟初心使命。毕业季推出“予君”“可期”“锦程”三大文创礼包,增强学生爱校荣校意识;在“东韵杯”录取通知书设计大赛中,学生作品《一举夺魁》《录取通知书》荣获三等奖。2024年暑假,“青春助力高质量发展”实践团队赴清苑县石桥乡、阜平县台峪乡开展数字文创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实施“青春助农”“青春助承”“青春志行”“青春助宣”四大行动:为农产品设计国潮风包装;利用VR技术复原冉庄地道战遗址,传承红色精神;为留守儿童开设AR绘画、短视频创作课程;制作乡村文旅短视频、开发“云游台峪”小程序,构建数字宣传矩阵。实践成果获系级报道6篇、校级3篇、省级4篇,陈浩然同学获“优秀实践队员”,陶洪旭等三人获校级“先进个人”,彰显数字文创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青年担当。
以上为学生获得的相关荣誉
四、产教融合: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
学院依托“政校企馆”四方联动机制,构建了“人才共育、项目共研、成果共享”的深度融合型产教融合体系,有效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互补互促、协同发展。通过引入“红色数字藏品开发”虚拟党建展厅”等真实项目,以詹岳文创店品牌升级为实践课题,组织学生完成从市场调研、三维建模到创意设计的全流程训练,最终产出5套高质量设计方案。受河北省保定强制隔离戒毒所委托,团队设计动态LOGO及“无毒有爱”主题系列文创产品,成果被纳入禁毒宣传教育体系,有效提升公众防毒意识。与清苑区相关村庄合作开展“乡村振兴中的红色记忆”项目,学生运用3D建模与VR技术数字化复原冉庄地道战遗址、打造沉浸式展览,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
以上为学校学生受河北省保定强制隔离戒毒所委托,设计动态LOGO及“无毒有爱”系列文创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数字文创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起多维度、全过程、立体化的育人新体系,有效拓展了思政教育载体与路径。学校坚持以“双高计划”为引领,以文创项目为载体,将价值塑造融入专业技能培养,显著提升了思政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这一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锤炼了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实践-文化-产业”四维协同育人机制,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扎实的实践范例与路径参考,切实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尹腾腾、郝爰飞、温爱华、秦臻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