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发力 双向赋能出彩
发布时间:2025-09-01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9月1日07版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岳阳职院”)以国家、省级“双高计划”建设与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创建为引领,紧密对接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岳阳市“1+3+X”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需求,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加快构建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健全产教融合机制
立足区域产教融合与产业发展需要,岳阳市出台《关于深化岳阳职业教育集团改革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集团由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兼任理事长,成立产教融合委员会,设立产教融合专项基金。强化县(市、区)政府部门支持产教融合与集团工作的职责,将其履职情况纳入对地方政府部门的年度考核。
岳阳职院出台产教融合激励政策,每年年初制定专项经费预算方案,鼓励校企合作处、各二级学院等单位密切协作,加强与湖南省内外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推进各专业群建立校企联席会议机制,搭建产教资源信息交流平台。在与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促进各合作主体深度融合。
此外,岳阳职院不断完善教师下企业调研制度、产业发展追踪制度、人才需求信息获取制度、产业需求内化制度,制定了特色产业学院管理细则和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培养有关管理办法。目前,已建立和完善产教融合相关制度25个。
打造产教融合平台
着眼打造大健康专业特色,岳阳职院打出“组合拳”,采取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合作模式,坚持“政府部门主导、区域联动、校企协同”,积极搭建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产教融合平台。
勇立潮头,岳阳职院先后发起成立全国助产人才培养和基层妇幼保健协作联盟、湖南省老年健康服务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等多个新型产教融合综合体。2023年,岳阳职院牵头对岳阳职教集团进行“改造升级”,构建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共同体。
岳阳职院积极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2024年、2025年,岳阳市先进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现代农业及食品加工产教联合体先后揭牌成立,“政校行企”等协同发力,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在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方面,岳阳职院联合成都医学院、湖南森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发起成立全国数字化社区居家养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共140家。目前,学校牵头组建或参与的各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达12个。
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建设。岳阳职院已建成自贸区现代产业学院、游乐设施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等产业学院11家。通过“政校园企”四方联动,创新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
实训基地建设风生水起。岳阳职院与300多家企业(医院)加强合作,建有校外实训基地262个、教师流动工作站60个,以及校内实训基地9个。其中,老年健康服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湖南省“楚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以创新项目为载体,岳阳职院建立“一群一队一平台”产科教协同机制,已构建各级科技创新平台19个(其中,国家级别科技创新平台1个),跨单位、跨专业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团队9个。
彰显产教融合实效
产教融合双向赋能,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比翼双飞。
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培养。岳阳职院与湖南华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已培养学生1521人。岳阳职院依托相关平台,以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为基础,联合际华橡胶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现场工程师培养,为其成为行业头部企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订单班”培养大放异彩。近年来,岳阳职院与湖南省、岳阳市卫生健康部门等联合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本土化培养,共培养护理、临床医学等6个专业毕业生2003人。近3年,岳阳职院与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创空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合作,开办“订单班”126个,培养学生5600余人。
企业“出题”、团队“答题”,推进“产学研用创”融合。针对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岳阳职院科技智库专家、科技特派员为园区110多家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产品孵化。科技项目“废液焚烧装置锅炉熔融物溜槽研发”破解石化产业技术难题,实现了成果产业化;合作完成制造强省专项项目“量子点免疫荧光层析诊断试剂建设”,突破了无机纳米晶体材料量子点的有关技术障碍;参与湖南重点科技项目“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化学发光试剂盒”“注射用重组葡激酶工艺”研发,产品在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可。
近年来,岳阳职院服务企业共突破关键技术81项,取得专利194项,开发国家或行业标准45个,开展技术服务合作项目191项,进校经费3078万元,为企业增效2.92亿元。
当前,岳阳职院正在制定“十五五”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力争实现“产教融合高质量、办学能力高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奋力谱写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创建的新篇章。(姚红 胡海林 粟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