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职业学院:打造数字建造育人平台助力地方产业升级


发布时间:2024-11-08 浏览量:

滨州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依托教育部BIM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滨州市BIM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河三角洲博士研究服务中心等“三个中心”,成立了滨州建筑产业现代化职业教育联盟,打造数字建造育人平台,助推地方产业升级,成效显著。

校企共建,打造数字建造育人平台

为适应建筑业新型岗位的需求,学院与滨州正德阳光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运用BIM技术创建了数字建造育人工作平台。平台涵盖了学院2号教学楼、新建学生公寓、华清园高层住宅、黄河三角洲人才培训中心、民安鹊华苑6#装配式住宅高层建筑等多个项目,实现了数字化设计、数字建造、数字运维的全方位应用。利用平台开展数字工匠培养,学员掌握了BIM成本管理软件等先进技术,能够实时分析设计变更对工程成本的影响,精准控制项目成本,使学员由单一的造价计算者转变为具备成本优化能力的数字造价管理专家,为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才共育,助推职业岗位升级转型

学院紧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厘清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新型职业岗位,与滨州城建集团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对建筑类专业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组建了新型教师教队伍,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二级教授赵霞博士牵头,以BIM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名师工作室为平台,组建了高水平“双师”团队。二是通过政、用、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与黄河三角洲博士研究服务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发基于云平台的BIM教学资源库,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便捷的知识共享与在线协作平台。三是是利用数字建造育人平台,进行三维建模、数据分析及施工模拟。一系列举措助推了建筑类专业的传统岗位向数字岗位转型、传统技术人才向数字工匠人才的升级。

融合协作,实现产学研训创成果共赢

学院与24家建筑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滨州建筑产业现代化职业教育联盟”,校企交互赋能协同发展。进一步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以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创新了“项目贯穿、双元育人、三面融合、四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更新多维融通的课程体系。依托职教联盟,与山东滨州城建集团有限公司等建筑单位共建31处大学生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全面开展学生实训、企业员工培训、教科研项目研究、社会培训服务、学生竞赛指导等合作项目,近年来,累计获得8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立项市厅级以上教科研课题52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22项,专利获批20项,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大赛中获奖累计65项。研究创新职业教育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为当地建筑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滨州职业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