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制造工厂: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4-11-08 浏览量:

唐工大联合政企推进机器人共享培训基地项目.jpg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提出重点打造6条创新产业链中,其中机器人产业链是河北牵头的2条产业链之一。为服务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解决政校企资源融合度不高、人才供需结构不平衡、技术服务针对性不强等校企合作问题,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以与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联合牵头的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为平台,与企业成员单位唐山百川合作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业孵化+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实体化运营的全国首家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从产品研发、采购、生产、物流、售后等八个方面,面向区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提供共享服务,形成了实体化运营、有组织校企合作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新范式,促进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

一、以实现机器人产业市场供需高效对接为目标,建设唐山机器人共享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学校整合联合体院校成员单位的师资、科研、设备和人才培养等优质资源,建设唐山机器人共享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共享制造中心和共享制造基地)。学校协同高新区、合作企业和地方院校,聚焦机器人产业生产关键环节和成果转化市场需求,开展创意开发、研发设计、实验检测、样机试制、生产制造、成果转化、成果交易以及后勤服务等系列建设工作,实现了“产、科、教”同频共振、共同发展,促进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以满足机器人产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核心,共建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

学校依托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整合联合体优质产业资源,引入机器人产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共建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学校对接机器人产业发展对急需人才的需求,在国内率先探索“2(中职)+2(企业)+2(高职)”校企联合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机器人技术相关专业,联合体成员单位联合探索、实施“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其中3个项目入选河北省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1项立项为国家级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显著增强。

三、以机器人产业企业员工能力提升需求为导向,共建机器人共享培训基地

以学校已建成的第46届、47届世界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等为依托,联合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对接机器人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岗位设置,整合联合体优质设备资源和师资资源,在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在共享工厂建设机器人共享培训基地,面向机器人产业领域开发工业机器人模块化应用培训区、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培训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培训区、传感器综合应用培训区、嵌入系统开发培训区、工业机器人理实一体化培训区、五轴加工技术培训区等7个实操培训模块,年培训机器人产业技术技能人才627500人次,不断增强人才与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匹配度。

四、以机器人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攻关为重点,共建河北省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学校协同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校企优质资源,共建河北省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面向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柔性控制与人机协调等技术研究,开展技术需求精准对接,攻关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关键技术开展技术创新。期间,由唐山百川牵头联合学校共同申报的机器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平台项目成功获批(全省6个之一);完成“基于数字孪生和深度学习的产线智能维护”等2项技术攻关,其中一种高精度多对角磁电编码器专利在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获得授权。

一年中,共享制造工厂已为100余家机器人中小企业提供非标零部件研发及加工服务,新增产值9500余万元;依托共享工厂带动联合体成员单位建成技术服务平台18个、共建实训基地27个,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百余项,联合体培养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等教师5人次;建设经验在全国专题会议进行分享,受到河北省省长、副省长、教育部原副部长等领导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