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心”激发思政课程新活力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育人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2-04-1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2年4月15日08版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形势,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聚焦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决策部署,聚焦师生关心关切的疫情防控常识和健康教育,聚焦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将“四心”融入思政教学,讲好思政第一课,引导学生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助力学院思政教学创新。

切实抓好“红心”培育,锻造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思政课作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学科。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精准把握政治要强这个关键,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员的作用,引导教师始终“一颗红心向着党”,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在学生思政知识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且影响至深。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主动作为,面向学生开设“身边人、身边事、家乡人、家乡事”思政课社会实践课。在研读理论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课程设计、编写教学大纲、完善实施计划,细化评价体系,为课程构建体制机制保障。课程依托红色资源,以“基地研学、虚拟实践、校内实践、宣传推广、成果展演”为形式,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操培养、法律素养提升、坚定‘“四个自信”’、我与新时代”六大模块,实现十余个现场教学区的红色资源连珠成线,并融入课程体系,探索构建思政课课堂、校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模式。一系列教学活动和主题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红心”教育的形式,让思政课教师更好地诠释信仰之理、传递信仰之火、增强思政课效果。“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研究”获批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

充分融入“真心”教育,调动各方参与思政教学积极性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学识扎实,更要做到师德高尚为人师表,要谨记“树人”先“立德”,而立德要以身作则。为了融入“真心”保持高尚的师德,学院加大思政课教师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培养的同时,积极推进其他人员走进思政课堂。一是组织学校领导讲,校领导带头讲好思政课,将学校领导讲思政课纳入教学计划,形成一种常态、一种惯例。校领导站在自身政治高度给学生讲国家大政方针、讲改革开放成效、讲国际国内形势等,以上率下,起到引领作用。二是邀请先模人物讲,选取身边作出特殊贡献的港口人物,通过真实案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亲耳聆听并学习身边这些普通平凡的人的担当努力,他们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先进事迹感染激励学生,教育学生爱党爱国、向上向善。

积极释放“爱心”教育,引导形成正确的思政观

“教育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是包含智慧之爱的教育。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将“爱心”教育理念融入思政教学,激发思政课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心,助力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学院抓住“互联网+”背景下的教与学的革命性的变化,引导思政课教师不断寻找差距、苦练内功,紧随时代不断补齐短板、开拓学术视野,以对三尺讲台的敬爱情怀,打造学生真心接受的“金课”。学院注重抓好对学生的关爱,始终做到在思想上引领、学业上指导和生活上关心相互融合,通过思政课教师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实现“生命感动生命”。

努力抓好“虚心”教育,营造学无止境的良好氛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学识深厚是教师的基本素养。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新时代学生的特点,推动教师既做到学识扎实,更做到与时俱进。定期组织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反复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实践,注重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关系,保持洞察前沿理论动态的敏感度,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储备。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拓宽视野,注重思维创新,努力做到思维新、视野广,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教学的方法点燃课堂,以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把事实讲清楚,把道理讲明白,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下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理想信念。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把“四心”融入思政教学各个环节,突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创新,始终做到坚守“四心”不断前进,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切实肩负起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

(李银宾 杜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