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职院打造四个课堂提升思政课育人水平


发布时间:2022-03-08 浏览量:


滨州职业学院围绕“思政理论主课堂+形势政策新课堂+网络教学云课堂+社会实践大课堂”,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针对性,着力打造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思政“金课”,将立德树人融入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持续提升学院思政课程育人水平。

抓好思政理论“主课堂”

听课评课常态化,把脉课堂促成长。院级领导带头听课、部门负责人集体听课、教研室主任主动听课、教师之间相互听课,抓评课反馈,反馈教学建议,进行针对性指导。采取“集体研、分组磨、重点备”方式,第一阶段全体专兼课教师集体听取教师说课展示;第二阶段针对授课内容和说课展示,分教研室有重点的进行专题研讨;第三阶段授课教师有针对性和重点性的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培训系统化,提升教科研实效。加强业务培训,实施 “新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新进人员导师制培养工程”“新进教师基本功大赛”,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提升教学能力,获得首届山东省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教育部全国首届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1项,“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坚持以思政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深入研究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积极培育思政教育教学科研项目,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立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科学规划研究专项、职业教育教改项目课题12项,市级课题5项,省、市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

创新形势政策“新课堂”

开展形势政策“百场讲堂”,紧跟教育时代脉搏。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学院领导带头,副县级以上干部、校外特聘教授、专家学者纷纷上讲台,结合党情、国情、省情、市情、院情、学情为学生讲授思政课。围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举办“百场讲堂”500余场。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大家紧跟时代脉搏,坚定信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滨州职业学院:创新形势政策“百场讲堂” 打造“三全育人”金品牌》在“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报道。

办好“鲁彬之”学术大讲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举办“鲁彬之”学术讲堂,邀请知名学者、学术新人、文化大咖为广大师生作专题报告,成为滨州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学院邀请校外80多位专家学者进校作报告,截止目前累计举办90余场,受众人员达30000余人,讲座成果《文化二十讲》已结集出版。市文旅局、市文化馆、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不断加入和支持,“鲁彬之”学术讲堂升级为滨州文化大讲堂。

打造网络教学“云课堂”

打造精准有效“云课堂”,在线授课不停学。思政理论课中“云班课”、“优学院”使用教师、学生、课程全覆盖,录制微课堂丰富教学。疫情期间在线开课7门、学习达181137人次;录制系列“思政课战疫小课堂”“普法宣传微课堂”“心理微课堂”,并通过“今日头条”等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创设“滨职马院”微信公众号,加强网络舆论阵地育人。以《融媒体视域下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新路径的探寻》为题,在全国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高峰论坛上做典型发言。

推进“数字马院”建设,绽放思政课新活力。建设智慧马院门户网站、思政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党建思政电子资源在内的思政教育研究和思政课教学信息资源平台,开发新形态智能课程思政资源,发布4万余思政教学资源,建成15门在线开放课程,在建53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促进线上、线下多空间“共思政”和课内课外各时段“同育人”的德育理念,思政育人观念深入每位教师,教师思政育人能力显著提升。

建设社会实践“大课堂”

建设校内思政阅览室,服务学生发展需求。聚焦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和规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惑、所学所用,组织教师开展“思政特色课”,打造集学生教育、教师研讨、党团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阵地。

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高思政教学实效。坚持开门办好思政课,利用我市红色教育资源,建立渤海革命纪念园、杜受田故居、杨柳雪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已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现场教学、主题团日等实践活动十余次,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温度。

 (滨州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