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特色公共课程 支撑专业创新发展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侧记


发布时间:2021-04-07 浏览量:

校企合作如火如荼,工学结合形式多样,产教融合令人振奋,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随着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迎来了改革的春天。融入地方经济,服务行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在“有为”中找到了存在感,在“有位”中获得了荣誉感,而公共基础则因为其基础性、教学效果的隐性,在职教改革的大潮中,似乎在有些落寞。

针对这种情况,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职教理论,领会职教改革方向,提出公共基础课程举足轻重,课程建设大有可为。在学院的支持下,公共基础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支撑专业定好位。学院深刻分析职业教育特点,明确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了“尊重课程特点 支撑专业需求”的课程定位。学院提出公共基础课程“知识传授、能力提升 素质培养、价值传递”的教学目标。名为“公共”,但是教学内容不能千篇一律:针对学院专业特点,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了电力企业涉外技术交流、电厂设备铭牌翻译;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任务工单、设备操作流程说明等成为课程必备内容;高等数学课程中,针对电力类专业中引入对工厂用电进行建模,动力类专业中冷却塔体积的计算等案例;体育课程中针对电力类专业中的高空作业、攀爬作业的设置了协调性训练和克服恐高训练;职业指导课程中,增加了电力发展简介等内容;在思政类课程中,增加了生态文明与新能源发电、争当电力发展排头兵等课程。关注专业需求,关注学生发展,改变公共基础课程“高高在上”的印象,融入学生职业发展和专业能力提升,让课程有的放矢,实了现对专业建设的有力支撑。

特色建设不错位。支撑专业,并不意味着公共基础课成为专业课程的“附属物”,而是要在支撑专业中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尊重公共基础课程发展规律,坚持自身特色,实现特色发展。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锚定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目标,逐步形成了“思政+实践”的课程特色。各门公共基础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中的课程思政资源,创新话语体系,建设了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系统化的课程思政资源体系,实现了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的“点对点”对应;英语课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同翻译版本对比,数学课上数学家的奋斗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课上传统文化与民族自信……在融入实践的同时,根据高职学生感性思维强、动手能力强、参与意识强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让更多实践性内容体现在教学中。传统文化课上的茶艺体验、职业指导课上的模拟招聘、文学欣赏课上的情景在线、英语课上的短剧表演,公共基础课程把思想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从天上回到了人间,从原来遥不可及的理论转化为人人参与的实践。

深化改革不缺位。改革是课程建设永恒的主题。学院公共基础课程,以“三教”改革为抓手,对公共基础课程进行了系统化改造。首先,改革公共基础课程体系,通过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建立人才成长模型、专业发展模型等,明确了开设什么课程、何时开设课程,同时拉伸了课程周期,提升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其次,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利用“互联网+”思维,在教育中讲“家常话”,让经典讲“百姓话”,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再次,通过建设具有学院专业特色的辅助教材,实现了公共基础课程的“公”与“专”的结合。最后,依托智慧职教平台,各门课程建设了内容丰富的课程资源库,实现了课程团队教学内容的共享化、菜单化、个性化。

公共基础课程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专业发展的助推器。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支撑专业,彰显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让公共基础课程重新焕发了活力。(基础教学部副主任  周建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