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 探索高职扩招生源企业/社会双轨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0-06-09 浏览量:

 

2019年,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扩招录取2396人,已报到2251人,圆满完成高职扩招招生环节工作,正式进入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环节。学校以国家“特高校”的责任担当,“高站位、全视角、深改革”,在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积极探索高职扩招生源企业、社会双轨培养模式,全方位做好高职扩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一、根据高职扩招基本情况,实施分类管理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根据高职扩招生源不同,实行分类管理。一是成立乡村发展学院,1453人按生源属地设六个教学点,专门负责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培训人员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实现“送教下乡”;二是成立中铁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学区,714人,专门负责铁路企业在岗职工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实现“送教入企”;三是以高中、中职往届毕业生组成的两个全日制专业84人,由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按在校生管理。(图1)

image.png

图1 高职扩招学生分布图

二、根据高职扩招弹性学习的特点,全面引入现代学徒制

(一)充分进行学情分析、掌握弹性学习基本特点

学校先后进行三次学情调研和分析,通过电话访谈、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了解扩招学生的成长背景、从业经历、学历基础、年龄阶段、认知特点、发展愿景以及学生学业水平、技术技能基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报考动机和心理预期等。

(调研过程中,了解了没有按时报到考生的实际困难,协商解决后,实际增加报到34人)

以乡村发展学院为例, 1424份问卷结果显示:

image.png

图2  乡村发展学院学生年龄段、文化程度分布图

一是高职扩招生的文化程度差异较大,偏重于初中文化水平,学习基础较低。数据显示初中学历622人占比43.68%、中专学历339人占比23.81%和高中学历309人占比21.70%;大专及以上学历147人占比10.32%;初中以下学历7人占比0.49%(图2)。

二是高职扩招生的年龄差异较大,最小16岁、最大56岁,主要分布在26-35岁之间。16-25年龄段的有305人占比21.42%;26-35年龄段的有742人占比52.11%;36-45年龄段的有333人占比23.38%;46-56年龄段的有44人占比3.09%(图2)。

三是除个别学生外,均选择弹性学习。

巨大的差异性,一方面要求我们提供更高标准的教育教学,一方面要求我们从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做起,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根据学情分析,学校充分研究了弹性学习的特点,并与全日制学习进行对比,找出之间的差异(表1),为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表1 高职扩招弹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对比内容

弹性学习特点

全日制学习

(含集中教学40%)

基本前提

不确定的人、时间、地点

固定的人、时间、地点

教学组织特征

学生主导,以学习任务为抓手,以课外个别答疑为主要形式组织教学

教师主导,以班级和课程为抓手,以课堂集中讲授为主要形式组织教学

学生学习特点

弹性学习:

随时、随地、“随意”

刚性学习:

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规定内容

教学组织形式

导师制(学业导师)

班级授课制(课业导师)

基本教学过程

布置任务-自学-答疑-考核

导入-讲授-练习-考核

基本教学要素

教学资源、学生、教师

教学资源、班级、教师、课表、教室

社会背景

1.信息化条件下的定制化生产需要具有创新能力为主的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

2.人才市场的供给侧改革需要“一生一案”的个性化培养

3.信息化教育教学技术能够满足弹性学习、个性化教学需要

1.工业自动化的分工协作促生了学科教育

2.教育资源和教育技术的短缺决定了只能是学校教育、精英教育

3.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消除文盲

(二)全面引入现代学徒制,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管理

2017年开始,学校开展了教育部、吉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学校以吉林铁道职业教育集团为基本平台,依托“一企三校”合作发展共同体,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九局等合作企业在双主体育人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现代学徒钛镁合金试点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现代学徒制 “双主体、双身份、双导师、双证书” 的特点,以及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完全符合高职扩招“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因材施教、按需施教”的要求,因此学校决定高职扩招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按企业在职、和非在职实行分类管理,即企业学区深化现代学徒制、乡村发展学院引入现代学徒制,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表2)。

 

 

表2 高职扩招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


企业扩招学生

(中铁沈阳局企业学区)

社会扩招学生

(乡村发展学院)

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管理

(在职)深化现代学徒制

(非在职)引入现代学徒制

双主体

站段、分院

学校、政府

双导师

理论导师、实践导师

学业导师、课业导师

双身份

职工、学生

学徒、学生

双证书

毕业证+技能等级证

毕业证+职业资格证

人才培养方案

以提升为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

教学组织

工学交替

旺工淡学

三、深化校企“双主体”,探索政校企“三主体”

现代学徒制的根本标志之一是校企“双主体”。高职扩招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一是成立高职扩招教育教学领导小组,由政、校、企的主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员共同组成,负责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实施及保障;二是深化学校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双主体”育人体系(图3);三是加强联系,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最大支持,建立地方政府、乡镇企业“三主体”育人体系(图4)。

(2月20号,校长带队亲赴舒兰市教学点联系相关事宜,舒兰市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接待并确定了框架协议,现场部署了相关工作;3月9日,党委书记与中铁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领导通电话,就下一步工作达成共识)

image.png

图3 高职扩招校企“双主体”育人体系

image.png

图4 政校企“三主体”育人体系

(一)依托站段,实现“招生、培训、继续教育”一体化

站段(教学点)分布情况。企业员工主要为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在职员工共计714人。集中在吉林、长春、白城、四平、梅河口、延吉和图们等7个地区,学校专门成立了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学区,负责这类扩招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由所就读专业所在分院统一管理,“学区”下设吉林教学点、长春教学点、白城教学点等7个教学点(图5),方便企业在职员工这类扩招学生可就近实施集中教学。

image.png


图5 企业学区及教学点分布

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考核标准、质量监控标准。

学校方面负责与各教学点的工作协调;组织弹性学习和集中教学的教学实施;教材选用与征订;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过程文件资料存档;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聘用企业兼职教师(师傅)、企业兼职班主任。

企业站段负责协助集中教学的调度管理、协调上课场所;协助安排企业兼职教师、签订“现代学徒制”下的师徒协议;协助安排企业兼职班主任;为“送教入企”的教师提供便利条件。

(二)依托地方政府,探索“招生、招工、就业”一体化

市县(教学点)分布及学情分析: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培训人员共计1453人,其中约半数学生为自由职业者,如私企员工、个体户、司机、打工者等。根据大多数学生对集中学习地点的诉求,乡村发展学院在生源地和工作地点相对集中的吉林市及下辖的磐石、舒兰、桦甸、永吉和蛟河五个县(市)设立六个教学点(图6)。

image.png


图6 乡村发展学院教学点分布

政府方面负责协调乡镇企业组织招工就业,协调职教中心(教学点)组织集中教学,协调教育局组织招生。其中教学点方面负责指定专人负责集中教学期间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教学设备与教学场所;组织集中教学;编制课表、组织命题、试卷印刷、考试(补考)、成绩审核和录入等工作;配备班主任,完成教学组织、信息传达、教材发放、集中教学期间跟班管理等工作。

学校方面负责教育教学的全面管理和监督检查;聘用教师的审核、培训、签订聘用协议并支付薪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审核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考核标准;教材选用与征订;学生管理;实践教学安排与组织等。

企业(乡镇)方面负责提供就业岗位和人才标准。

四、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现代学徒制试点是采用“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总体思路,在培养过程中实行三段式育人机制,即学生以三年学制计算,采用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每学期到签约企业实习2-4周;半年时间在签约企业进行主要岗位轮岗实训;最后半年到签约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而扩招学生的成长背景、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年龄阶段、认知特点、发展愿景以及学生学业水平、技术技能基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习目的和心理预期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性。依据学情分析,制定动态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实施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弹性学习,为充分挖掘每名扩招生的特长潜质,按照“扬长教育,补齐短板”的原则,实现“一生一案”的个性化培养创造条件。集中学习时,企业扩招学生以补齐理论课短板为主,社会扩招学生以实践教学为主。

(一)以国家教学标准为遵循,分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尽管根据弹性学制人才培养特点,采用实施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制定动态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但总体要求不变和质量标准不降,高职扩招专业全部纳入学校精准育人体系。

思政教学标准不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高职扩招学生全部纳入学校“三全育人”体系,实行“大思政课程”和“全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学时和标准不变;加强课程思政,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专业标准不变。总学时不低于2500学时,集中学习不低于总学时的40%,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 25%;素质拓展8 学分、劳动教育2 学分,折合学时占总学时5%;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 50%以上。学生毕业所修学分标准与全日制学生一致。

教学进度不变。两个全日制专业已于3月2日同步开始线上教学,B、C类专业均按三年毕业制定教学进程。

(二)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分类设置课程教学内容

乡村发展学院各专业针对扩招学生潜在的需求设置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充分考虑社会生源的就业诉求、现实生活需要及个人发展愿景等因素,公共基础课侧重于公共课部分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国防教育、2020年颁布民法典家庭婚姻继承和物权侵权责任内容、个人理财与风险防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史国史等,提升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综合素质;专业课部分突出就业岗位需求,如会计专业设置了会计分岗实训、特殊行业会计、成本会计、经济法、税法、会计岗位综合实训等突出实践和岗位需求内容的课程。

企业学区各专业针对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设置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充分考虑企业生源的从业经历、从事岗位工作及个人发展愿景等因素,公共基础课侧重于补齐学科知识短板,如机械基础、机电技术基础、应用文写作、信息技术、现代企业管理等课程,专业课程侧重于企业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对人才的新需求,和岗位能力的提升,例如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开设了现代铁路新技术、调度指挥实训、行车综合实训、客运综合实训等专业课程。

(三)针对生源多样化特点,分类确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

乡村发展学院各专业以就业为目标,毕业要求以获取职业资格证,获得知识横向扩展类课程学分为主。针对社会扩招学生知识结构和基础差异大的特点,扩大选修课比例,全校在线课程全部面向扩招学生开放,便于学生灵活选择。

企业学区各专业以职业提升为目标,毕业要求以获取技能等级证、岗位资格证,获得专业纵向深入类课程学分为主。针对企业扩招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经验,充分研究了证书、职业经历学分转换办法,在现有技能基础上,着重加大技能扩展课和提升技能课的学分比例。如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分转换项目,多达20余项,并成立了专业的学分认定小组,增加了车站作业计划与统计,列车运行图编制与调度指挥,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行车组织规则(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等技能提升课和站细编制基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铁路市场营销,铁路运输企业管理,运输心理学等技能扩展课程。

五、适应扩招新要求,建立企业和社会兼职师资库

双向兼职的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的标志之一,为满足扩招需求,学校加大力度建设兼职师资队伍,组建由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一)扩充企业兼职师资库

按现代学徒制,企业学区各专业预计需要从企业聘请师傅200多人,将大大充实企业兼职教师队伍。

(二)新建社会兼职师资库

按照乡村发展学院与各县市政府、教育局、职教中心签订的协议,地方通用专业,可以从当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经学校考核后聘为学校兼职教师,承担高职扩招教学任务、参加教学资源建设。

(三)制定师资队伍管理制度

针对扩招后教育教学新要求,学校修订了《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双导师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高职扩招教师聘任考核管理及津贴支付办法》《高职扩招班主任(管理人员)聘任考核管理及津贴支付办法》等系列办法,规范扩招教师队伍的教学考核管理制度,明确高职扩招专兼职教师教学及学生管理过程的津贴支付办法。

六、针对扩招弹性学习特点,重构现代学徒制下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学校教务处、学生处、组织人事部、乡村发展学院及各分院,针对弹性学习特点,按“三结合”的要求,积极探索如何回归职业教育的本质,积极探索小班制、小组制、双导师制、完全学分制。已起草学校《2019级高职扩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暂行办法》《高职扩招校外教学点合作协议》《高职扩招企业学区教育教学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

(一)倡导灵活多样的教学,实现“三结合”教学组织

乡村发展学院各专业针对社会招生学生情况复杂的特点,设计 “旺工淡学”的错峰教学,推行“农学结合”、“工学交替”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聚焦人才培养主要环节,充分利用网络各种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教学资源,全面试行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推行项目教学、课程设计、一体化技能训练式教学。

企业学区针对企业倒班工作制,缺少集中学习时间的实际情况,按工区、班组单独编班(组),按“学习小组”组织教学。如铁道运输学院面向企业扩招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多达61门课程的“小课程体系”,以方便灵活组织教学,为开展个性化培养提供可能,为学生弹性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二)实行学期课表制,保证“三结合”教学秩序

学期课表,包括集中教学的日期、地点、内容、学时,分散教学线上课程资源地址、考核日期等信息。各专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企业集中、教学点集中、学校集中上课、线上集中教学的时间和内容,建立适应弹性学习、灵活教学的教学组织制度。

(三)实行双导师制,保障“三结合”教学实施

双导师”是现代学徒制的根本特征。其中教师是基本导师,负责教学和课业指导。

企业学区实行“师徒制”,为企扩招学生配备实践导师(师傅),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现场实践,带领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社会扩招学生配备学业导师,督促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按时参加集中学习,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乡村发展学院实行 “班主任导学制”,班主任除负责班风建设、学生遵章守纪等日常班级管理外,还要作为学业导师,督导学生学习,负责班级的学风建设、特别是指导学生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

(四)试行完全学分制+达标考核制,保障“三结合”教学质量

根据弹性学习教育教学管理特点,学校正尝试突破学期学年制、班级授课制、考试补考制,进行混合式、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向完全学分制过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课、自主学习;取消“清考”后,通过“达标式考核”获得学分,不受考试次数限制。同时严把达标考核关、毕业出口关,不以任何原因、任何形式降低课业标准、降低毕业要求。

(五)试行结果导向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保障“三结合”教学任务落实

根据弹性学习教育教学管理特点,学校正在进行绩效改革,从以“课时”为标志的过程性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向以“合格学生”为标志的结果性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转变。

七、纳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同步实施教育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

学校高职扩招教育教学领导小组同时承担着高职扩招质量保证小组的职责,负责各扩招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监控。高职扩招教育教学管理与全校教育教学工作同步画像、同步诊改。

(一)建立定期检查、及时反馈的质量监控机制

各扩招专业应当依据制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规范要求,制定了扩招专业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办法,建立定期检查,学区、教学点及时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通过采集、处理和利用各种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鉴定和评价,并做出改进决策。

建立扩招专业学生管理档案,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学习实践情况,全程跟踪指导和管理学习实践过程。及时采集从入校到毕业期间各个阶段的数据,对扩招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对教学实施效果进行综合分析。

(二)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

为适应高职扩招人才多样化培养需要,针对扩招学生生源区别大、学习时间分散化、学习方式多元化的特点,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实行多元评价。

考核组织:各扩招专业分院和乡村发展学院负责组织扩招学生的日常考核,按照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由学校教师、企业教师或学区和教学点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根据扩招学生学情,单独制订学生考核评价标准,并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分配学生学习态度、实训表现、理论考核成绩和专业技能考核成绩所占比重。

考核程序:针对不同生源、不同学习时间、不同学习方式,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实行多元评价。结合课程特点和实际条件组织实施竞赛活动、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