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量身定制 送教入企 精准培养在岗人员


发布时间:2020-06-09 浏览量:


一、基本情况

2019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聚集院校优质资源开展精准培养,为社会人员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路径,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解决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供需矛盾。湖南省石油与化学行业面临结构转型升级、建设绿色化工、促进和谐发展的时代机遇,提升在岗人员技术技能水平和适量补充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赋能行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应用化工技术)建设单位(B类),作为化工职业教育的领跑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2019年扩招新生2553名。在面向全省石油和化工类企业在岗人员的第三批单独招生中,录取企业职工675名,分布在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技术、机电一体化等7个品牌优势专业和市场紧缺人才专业,其中,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核心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录取409人[1]。结合合作培养单位个性化要求和生源特点,采取了“量身定制  送教入企”培养模式,现将具体方案与做法总结如下。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学情分析,制订“分层分类、定位精准”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第三次单独招生工作要求,学院组织由专业教师、招生专干组成的8个调查组,赴岳阳巴陵石化、宁乡松井新材料等2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和具有典型特色的中小型化工类企业(园区)开展调研,企业产品类型基本覆盖无机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等化工主要分支领域,各类企业招生规模较为均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录取在岗人员中,无机化工企业133人、石油化工企业81人、高分子材料企业75人,精细化工企业120人(见表1)。

表1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录取在岗人员来源一览表

序号

企业类型

企业名称

录取人数

1

无机化工

湖南株洲兴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1

2

湖南怀化洪江化工园区

33

3

湖南长沙埃索凯生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31

4

建滔(衡阳)实业有限公司

48

5

石油化工

湖南岳阳巴陵石化公司

81

6

高分子材料

湖南长沙岱勒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1

7

湖南株洲岱勒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

8

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3

9

精细化工

湖南宜章弘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9

10

湖南海利集团常德分公司

32

11

湖南宏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

12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7

13

湖南岳阳昌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8

总计

409

由调研数据可知:招收的在岗人员中,学历结构差别较大,受过高等教育的占10.51%、中专和技能教育的占49.64%,具有高中学历的占39.85%,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从年龄分布来看,以中青年为主,同时须兼顾50岁以上人员的学习习惯与能力;结合在岗人员的学习动机发现,在岗人员主要希望通过学习,提升技术技能与学历水平,以及改善薪酬待遇等(见图1)。结合在岗人员学历提升的内在需求和职工继续教育的学习动机,根据在岗人员企业类型、岗位特点,将人才培养规格归纳为4个方面、19项指标[2],设计课程体系;根据在岗人员年龄差别安排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根据在岗人员的学历水平、工作经历等确定学习成果认定范围与方式;同时,在模块化课程建设中,设计递进式课程模块,并开发分阶专业拓展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将通用知识与专用知识相结合,形成了“分层分类、定位精准”的人才培养方案。

image.png

图1 学院招收企业在岗人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习动机调研结果示意图


(二)实施量身定制,构建“模块化、菜单式”课程体系图1 学院招收企业在岗人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习动机调研结果示意图

对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根据在岗人员实际学情,构建了“模块化、菜单式”课程体系。一是课程体系模块化,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通用核心课程、企业课程、岗位迁移课程、持续发展课程、素养课程等七大课程模块(见图2)。二是课程内容模块化,对课程进行基于实际应用项目的模块化改造,根据企业实际工作情况,解构课程内容,设计必修模块和分方向模块。三是推行“菜单式”课程学习,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构建学习目标,对课程模块和模块课程进行选修,实现多元化发展,形成了“一企业一课表,一生一学案”的个性化菜单式学习体系,满足企业在岗人员个性化学习定制需求。


image.png

图2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面向在岗人员的“模块化、菜单式”课程体系示意图

(三)推行弹性学制,创新“班级建在企业(园区)、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组织模式

依据湖南省第三次单独招生政策要求,针对湖南省石油和化工类企业转型升级、化工园区规模化改造发展急需提升员工技术技能和学历水平的需求,宽口径吸纳企业在岗人员,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分企业(园区)、分专业独立建班并组织教学。建立企业在岗人员学分账户,在岗人员根据工作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模块化课程,通过线上和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三至五年内修满150学分即可获得毕业证书。同时,对于具备专业工作经历、技能荣誉等特殊情况的学生可以直接认定学分,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根据企业产品类型设置专业方向课程,以满足弹性化和个性化的要求。基于企业在岗人员学习时间难统一的情况和对碎片化、颗粒化学习的要求,创设基于广域网开放共享的教学与管理平台,利用学院已建设的57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19门省级网络名师课堂、2000多个微课资源和3套3D化工仿真软件等课程资源、职业技能与素养训练资源等优质立体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做一体、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并利用4G/5G网络传输技术,实施推广虚实结合、同步双向可视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同步课堂,满足人人、时时、处处的泛在学习需要。


image.png

图3  基于专业数字资源平台的“虚实结合”技能训练模式

(四)深化校企协同,形成“双元驱动、共组共育”保障机制

学院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成立了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扩招工作领导小组,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团队建设、教学组织实施方案等方面全方位把关,有序推进面向在岗人员教学组织与安排工作。制定了《扩招生源教师聘用和管理办法》,积极吸引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任教,聘请行业企业技能大师、能工巧匠担任实习指导教师,聘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着力建设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分工协作开展模块化教学。在企业(园区)建立教学点,由合作培养单位提供教学场地、设施与设备,建立教学点建设和管理标准。根据生源特点制定在岗人员《教学过程管理办法》、《弹性学制管理规定》、《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细则》等管理制度,将在岗人员学习情况纳入企业对职工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园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实行“双辅导员双班主任”制管理,每个教学点由所在园区企业配备1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者担任辅导员,每个班配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骨干担任班主任,与学校配备的辅导员、班主任协同工作,将企业(园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充分发挥学生所在单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三、取得成效

(一)构建了“聚焦需求 双元全程”的招生培养一体化模式

落实高职扩招政策,贯彻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方针,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聚焦企业(园区)需求,吸引企业签订合作培养协议,解决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校热企冷”的问题,校企共同制定企业(园区)教学点建设和管理标准等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共同实施扩招生源的录取与培养。在2019年湖南省第三次单招中,18家与学院深度合作企业(园区)在岗人员报名人数2000余人,超过招生录取计划3倍,扩招规模位居全省前列。以契合企业需求为校企合作着力点,共同开发了7个分层分类、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聘了省级技能大师、技术能手等18名企业能工巧匠与学院专业教师共组了7个教学团队,校企共派管理骨干30余人共管教学过程,实质性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新途径。

(二)创新了“一企一班 分类培养”教育教学管理范式

针对企业、园区、学校因地域跨度带来的在岗人员“上岗”和“上学”两者难兼顾的现实困难,采取一个企业(园区)建一个教学点、建一个班级的方式,校企共建了分布7个市州的18个企业(园区)教学点;根据在岗人员个性化泛在学习需求,构建了“模块化、菜单式”课程体系;针对合作企业四类典型化工产品与工艺,校企联合开发了4部新型活页式教材和个性化教学资源。建设了智能化教学与管理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立企业在岗人员学分账户,推行分类培养和弹性学制,制定了针对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英语A级以上证书持有者、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获奖者等情况的学分认定办法,通过正常修读和学习成果认定完成学分学习要求。“一企一班 分类培养”的教育教学管理有效解决了教学组织难实施的问题,满足在岗人员的多样化学习要求,开创了校、企、在岗人员多赢新格局。



[1]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招录的409名企业职工来自13家单位,根据产品类型分类,包含无机化工型企业4家、石油化工型企业1家、高分子材料型企业3家、精细化工型企业5家,基本覆盖常见化工行业领域;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包含株洲2家、怀化1家、长沙3家、衡阳1家、岳阳2家、常德2家、宁乡1家、郴州1家,基本覆盖湖南省内主要城市。

[2] 即:基本素质(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热爱劳动、团结互助、自信包容)、岗位专业知识(化学基础、化工生产、化工安全环保、化工相关政策法规)岗位技能(化工工艺操作与控制技能、化工产品品质管理、化工生产车间管理、技术创新)职业素质(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