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热议职业教育:推进职教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0-01-20 信息来源: 《半岛都市报》
1月14日,全国首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启动,《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出台,在齐鲁大地引起热烈反响。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努力把我省高校建设成培育各类英才的摇篮、引领创新创造的前沿。职业教育这一话题再次引起省政协委员热议。
刘鹏照委员 建立统一的职教管理平台
在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鹏照委员看来,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是教育事业的一件要事好事,也为山东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青岛的职业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永远以改革的精神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示范带动作用。”刘鹏照介绍,今年上会他带来了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对如何实现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学历教育、培训教育的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他告诉记者,当前,我省职业教育分别由教育、人社两个部门主管。教育部门管理中等职业学校,人社部门管理技工院校。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职业教育在两种管理体制之间存在职责不清、标准不明、重复投入等弊端,随着时代发展,迫切需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
“要想推进融合,需要在多个方面着手。比如,管理平台、招生工作、职业培训、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扶持政策、产教融合等。”刘鹏照建议,应建立统一的职业教育管理平台,将教育系统管理的职业学校学籍和人社系统管理的技工学校学籍纳入统一的平台管理,真正做到统筹管理、分工负责。教育和人社部门统一制定年度招生计划,同一平台考试录取新生,共同为人才培养储备力量,协同做好各类职业培训。共同加大对品牌骨干专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全省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统筹谋划专业建设,深入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将符合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产业链相关专业做大、做优、做特、做强。
“在产教融合方面共同助推‘引企入教’改革和校企合作,鼓励开展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刘鹏照建议,应统筹推进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教学改革,促进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按程序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对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可按程序加挂技师学院校牌,同等享受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的相关政策支持。
吴梦军委员 在全国打响“山东职教”品牌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梦军委员,今年上会也重点关注了职业教育的话题并带来了相关提案。2019年,我国职业教育迎来重大突破,职业本科开始“破冰”,全国首批15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中,我省就有3所。“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吴梦军称,这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具有重要意义。
她认为,我省3所职业本科试点院校,肩负着在全国范围内打响“山东职教”品牌的重要使命,承担着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试点工作能否成功,除了学校自身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之外,更需要上级部门在项目建设、专项经费等方面给予帮扶和支持。”吴梦军说,目前,我省财政每年安排民办高校基础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难以满足民办高校体量大、数量多的现实需求,不利于职业本科试点工作的深度推进。
她在提案中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职业本科试点院校扶持力度,加大专项经费支持,确保国家及省市设立的任何专项资金都能考虑职业本科试点院校,同时还可单独设立职业本科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试点本身就是先行先试、探索创新的过程,需要上级部门营造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尤其在项目安排上要加大支持力度。”她建议,政府应在科研、教研立项方面单独设立职业本科序列,在专业群建设方面扶持,争取使试点院校在2~3年内,各建设1~2个职业本科品牌专业群,充分发挥专业群在学校专业建设上的集聚作用。
此外,她还建议在职业本科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资源库、优质教材、教学成果、实训基地建设、国家级或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争取用2~3年时间建设一系列职业本科质量工程。加大“1+X”证书试点力度,使试点院校积极承担我省新旧动能转换、企业转型升级产生的技术技能提升培训。
公办民办同步招生 初步方案已经形成
除了职业教育,近年来,青岛还一直以开放的视野对标深圳、杭州等地,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进行改革,回应群众关切,切实提升教育质量。2019年,青岛市通过挖掘现有普通高中潜力、增加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扩大综合高中试点、增加学生选择机会,创新中考招生制度,变分数线为“分数带”,将2019年全市普高录取率由52%提高到64%,2020年全市普通高中录取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到68%,满足更多孩子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改革实施一年来,受到了市民的认可和欢迎,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材施教的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刘鹏照说。
这种创新,对于青岛教育来说并不鲜见。为了改变教育“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的状况,青岛市在2018年底启动了旨在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十个一”包括一项体育技能、一项艺术才能、一本书、一篇日记、一次劳动、一支歌、一首诗、一次演讲、一次研学、一次志愿服务等项目。“实施以来,学校、学生、家长的育人理念都在转变。”在刘鹏照看来,该行动计划是一个引导,能引导家长和社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手段,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还是一个舞台,让学生通过“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展示个性、挖掘潜力、提升信心、找到方向。
对于学生家长们比较关心的公办民办学校即将同步招生问题,刘鹏照在接受采访时也给出答复,“2019年以来,我们做了很多的前期调研论证工作,初步的方案已经形成,现在正在征求意见,会尽快出台。”刘鹏照说,政策出台后,将严格执行、稳妥推进,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接受公平的教育。
提高基础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质量
青岛第二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孙先亮委员,今年上会想为“加大引进力度、提高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发声。他介绍,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和品质,是基础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所在。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嵌入,特别是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要求教育必须从基础抓起,通过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在教育界不断探索创新的先行者,孙先亮认为应赋予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近年来,有些地方以面试前置的方式给学校自主权,但是又用笔试限制,学校招聘教师却不能用自己的教师作评委、依据学校发展标准选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捆住了学校的手脚。”孙先亮认为,应在建立起教师招聘科学严格的监督机制基础上,充分放权给学校,进行学校评聘制度改革,让学校根据设岗情况进行自主评聘,对于学历水平比较高、对学校贡献突出的教师要优先晋升职称。同时,赋予学校人事竞岗制度的权利,真正建立起优胜劣汰的机制,对于在师德和专业素质方面存在问题的教师要敢于“亮剑”,不断优化教师队伍。
此外,孙先亮还建议努力创设条件,加大对优秀毕业生的吸引力度。比如,在解决优秀人才的住房和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建立优秀人才引进基金,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为青年教师创造创新创业的机会和平台,激发青年教师贡献学校发展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