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拒订盒饭”,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2-12-03 浏览量: 信息来源: 青岛日报

    最近,实习生“拒订盒饭”一事引起很多人热议。话说在一次电视台策划会上,主任让一名实习生会后给大家订盒饭。结果该实习生认真地说,对不起,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同样一则信息,不同的视角会带来不同的解读。且看本报两位记者的不同看法。


乔文心:
职场新人“不圆滑”不是病
 
    实习生拒绝订盒饭,生硬的说辞当然未必得当,但也不是不可理解。对于初出茅庐的实习生而言,渴望平等对话、专业交流的心情,让他在这件小事上反应过激。
    与其说是高资历者对实习生的 “压迫”,还不如说是职场关系在两代人眼中出现了偏差。在传统的职场观念中,“传帮带”这样的师生关系是职场关系的基石,新人虚心学习、勤于杂务的形象在年长者眼中被理解为 “尊重”。而在“90后”的眼中,也许职场仅仅意味着业务上的合作,同事关系也仅仅止步于工作——“不要让我做多余的事,也不要对我有多余的好,因为我们没那么熟。”
    调查显示,90后职场新人离职率高达30%。频繁的更换工作当然并不利于年轻人自身的发展,但这也传达出一个信号:由于工作的时常变动,年轻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会更加冷淡,对于权责的划分也更加明晰。正如那个实习生过于冲动地说出 “我是来学导演的,不是来订盒饭的”这样的话一样,我们可以看出年轻人对于职场上职责领域划分的严格,他们自我意识强烈,拒绝别人的“越界”,不管这种越界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
    在90后聚集的豆瓣网上有一个名为“人际关系懒于发展症候群”的小组,有数千名组员,其中有许多的帖子都在诉说职场人际关系的不适。刚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在人情世故上未表现出“成熟感”其实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不成熟”也不意味着“不可救药”,假以时日,不适当的做法都会被时间修正,“年轻人犯错,上帝都会原谅”。相反,对于不断接纳社会新人的企业而言,如果不能针对新一代年轻人的特点做出更人性化的管理,特别是因为年轻人的“不圆滑”而滋生“职场代沟”,则无益于企业留住人才。


王沐源:
每个人都要承担角色工作 

    “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订盒饭)这种事我不会做。”一个“是”,一个“不”,在这名实习生看来,实习导演与订盒饭是两个对立的要素,非此即彼,只能取前者。
    真正的职场什么样?这名实习生到底把它想得太简单了,还是太复杂了?
    职场是一个有机体,一个小社会,并不是简单地像一台机器那样运作。每个人不但有自己的业务工作,在人情世俗中,又不可避免地会承担起适合自己角色的工作。这种角色工作,可能是虚心向长者求教,可能是帮前辈打打下手,可能是为年轻人传授经验,也可能是承担一些责任与风险。就像在盒饭事件中,主任说“你订盒饭,我请客”一样,其中订盒饭与请客,分别是适合两种角色的工作。当然,它们并没有写到工作章程当中,也不是必须要做的,但无论在哪个职场,这种角色工作都兼具合情性与合理性。
    业务工作与角色工作之间,亦不是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那名实习生声称自己不会订盒饭,可能是觉得那样做会减少自己实习导演的时间和精力。其实,人情工作做好了,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使工作开展更顺利。
    说这名实习生把职场想得太复杂,是因为很多学生认为打杂、跑腿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工作,是前辈不尊重自己劳动力的表现。事实上,如果公司里没有实习生,这些工作会自然地由资历浅的员工来做。只关角色,非关价值高低、尊重与否。
    只注意到业务工作,未免太急功近利。忽视甚至不屑去做角色工作,屡次“碰壁”便不足为怪,毕竟人情世俗是每个人须学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