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新问题倒逼教学新改革
发布时间:2013-12-02 信息来源: 谢洋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2月02日 )
“不管是中职还是高职目前都还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社会美誉度不够高,这时候我们怎么办?”
“就业率高,就能说明我们学生的质量高吗?”
……
11月20~22日,广东南海,来自全国100多所高职院校的180多名院校领导和宣传部长共聚一堂,在2013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长联席会议年会上掀起一场头脑风暴。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高职教育如何抓住契机,以改革谋求更大的发展,成为本届年会最受人关注的议题。年会上,一些高职教育改革推动者的发言引人思考。
生源多元化
学生质量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匹配
新问题带来教学新挑战
近年来,高考生源数逐年下降,高职院校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袁洪志对此深有感触。从2008年开始,江苏省生源急剧下降,近两年来,出现很多民办院校招不满、甚至公办院校只能招到50%省控线上学生的情况。无奈之下,有的学校只能拿出大量的名额进行注册招生,只要学生愿意来就可以入学。
在袁洪志看来,生源多样化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很现实问题。除了普通高考招来的学生,目前学校里有大量学生是通过单独考试、对口单招进来的,加上企业青年、复转军人构成了复杂的学生结构。
另一件出乎袁洪志意料的事是本科生“回炉”高职真的在身边发生了。今年,他所在的学校就来了名“985”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为继承家族产业学习矿井建设专业。“生源来源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升学等发展需求不同,这些学生如果混在一起,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去教,就会使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了’,大一统的教学方式使好学生‘差’学生都不满意,教师教学无所适从。”袁洪志说。
除了作为办学入口的生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作为办学出口的就业问题也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尽管在史上最难就业年出现高职学生就业率仅次于“985”院校、高于“211”院校的喜人局面。但就业率高,就能说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吗?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单强特意邀请企业的人事经理到学校当面进行反馈,他们对学校的意见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到你这儿来,招不到合格的学生;招到合格的学生后,工作不安心,跳槽率高;如果没跳槽,工作三五年后缺乏发展后劲。
而毕业生的看法有些针锋相对: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找到岗位后,对岗位满意度低,没什么技术含量,整天在那打杂;如果这个岗位还不错,可三五年后就到天花板了,没有发展空间。
“双方讲的好像是同一个问题,即我们学生的质量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十分匹配,其中更深层的问题是,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式不能满足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单强说,从学生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学生一般第一年到第三年之间,在企业做操作工,有3~5年职场经验后,可以做技术骨干,5~8年可以做班组长或是工程师,到8~10年可以做经理,这是比较模糊的职业发展路径,在三四个台阶中每个阶段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学什么,怎么学,用什么方法教都需要重新进行教学设计。
分类培养 分层教学
打破只见森林
不见树木的育人方式
在本次年会上,引发大家共鸣的一个问题是,高职院校往往容易出现一个教育偏向,就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看到学校上万名学生中95%的学生怎么样了,80%的怎么样了,而没有看到这上万名学生是由里面一个一个人组成的。
不同差异的学生放在一起,老师用同样的办法教,考试也是一样的卷子,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有些基础差的学生多次补考也通不过,实在没办法了,老师就对这些学生放水,让他们通过考试毕业。“作为学校负责人,我最怕的就是这种放水毕业的学生,通过关系跑到了好的企业,企业就会说你这个学校不行了,该关门了。”袁洪志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袁洪志在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倡导了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改革。他首先对专业群和课程重新进行了规划调整,在学校构建了建筑类、工程机械类等15个专业群。同时,围绕专业群实施多方向的分类培养,学生可通过专业群内学习、跨专业选择、进企业学院、辅修等4种方法选择专业。
专业群平台的搭建,为之后的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去年,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对全校人才培养方案作了一个大的调整和整合。之前的教学计划有的专业有3000多个学时,有的专业有2000多个学时,因人授课导致差异较大。2012年开始,全校将教学计划控制在2600个学时,统一了公共基础课平台,每个专业群有一个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再加上专业方向和专业拓展模块,都是根据学生需求设定的。力求使学生最终走向精细化培养,而不是粗放的大一统的培养。
建立选学课程,实施分层教学也是重要的一环。面对不同基础、不同省份的学生,因为高考分数没法比较,就在入学后统一进行公共基础课的考试,根据测试情况分为三类:分数高的按照项目工程师、技术员的标准开设A类课,大量的学生学习B类课程,还有部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学习C类课程。C类课程的课时比A、B类都要多,上课时间和课时不一样,新生进校后,学习方式发生变化,不是自然班,全部是教学班,不同的专业,英语程度差不多就在一个班上学英语,这样老师也好教,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差不多。
“实践下来,得到的反馈是,老师说比以前好教了,学生对教学内容接受起来也容易了。”袁洪志说。
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教学需要以老师讲
为核心变成以学生学为核心
在学校,单强经过和专家多轮讨论,最后筛选出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个核心问题:一是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在工作中没有积极主动的工作精神;第二是团队协作能力不足;第三是持续改进能力比较薄弱,学生缺乏反思精神。
怎么解决?单强提出的问题吊起了在场所有高职院校负责人的胃口。单强说,他所在的学校做了系列研究和教学实践,重新设计教学模块,以此达到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单强认为,学生能力需求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生开始求职时,专业技能最重要,学校就把很多的精力放在专业教学设计上。第二个阶段,作为技术骨干时,不但要求有专业技能,还要有适应能力,这个适应能力是适应新环境、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能力,这种技术迁移能力,在高职教学中往往被忽视。
由此,对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延伸,成为了学院下一步教学改革的出发点。首先在课程改革方面,单强非常支持学校基础课程的改革。如在法律基础课程上,老师把课前10分钟给学生来讲,让学生锻炼表达能力。单强认为,这种训练很有必要,因为有一天学生走上管理岗位时,他在晨会上面向100多名员工讲一天的任务,就可以游刃有余了。
其次是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改革。课程内容不再是原来以知识系统性作为选择标准,而是从生产一线带来的工业案例作为标准,由工业案例加学习项目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架构。此外,学校的学期时间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以一个学期作为教学单元,而是以学段来划分。一个学期会停下来两周,这两周不上课,让所有同学组成不同的项目小组,设计和讨论自己的项目。目前,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有1200个小组在运行自己的项目。
单强认为,实训环节只能解决已经成熟的记忆,学生通过反复的训练获得技能的能力。在实训框架下发展不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最近两三年,单强除了在学校创办144个各种各样的实训基础实验室外,还为每一个专业开设了一个小型的专业研讨室。在现场实训时,几个有灵感的人聚在一个小房子里想一想,画一画,说不定哪天就可以诞生一个技术项目的改造成果。
在一些敏感的职教改革推动者看来,在线教育对高职的挑战,也将很快显现。单强说,在线教育通过大数据分析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偏好,可以给每一个人制定学生计划和学习绩效评估。作为高职院校,如何与在线教育竞争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话题,需要高职院校早点变化,做到未雨绸缪。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转变过去以老师讲为核心,变成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单强说,要把面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作为职业教学改革的方向,那么一定要书记和校长一起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