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猜测中国“新变革”


发布时间:2012-12-04 浏览量: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
     

    ●本报驻外记者陶短房青木李珍纪双城●本报记者刘扬刘洋●柳玉鹏汪析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1月29日对“中国梦”的阐述昨天被外媒解读为“一个大国对梦想的追逐”。这一梦想的内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被它们理解为中共对国家的庄严承诺,也被当做是共产党领导层向全党敲响的一记警钟。追逐复兴梦想的中国究竟什么样?希望获得答案的国际媒体纷纷将目光投向十八大后的两周,他们从“辽宁”舰的成功看到中国日益增强的“肌肉”,从不雅视频官员被罢免看到中国下狠心惩治贪腐。也有人因中国的举动“不安”,他们将中国新版护照引发邻国抗议比喻成“中国外交领域的列车事故”,把海南省授权对非法外国船只执法看做北京在南海“示强”的举动。“这是中国不断向外界释放信号的两周”,中国学者金灿荣11月30日对《环球时报》说。一个不断释放新气象的中国自然会令世界更加关注。正如泰国《民族报》所说,我们还无法辨识中国走怎样的新路,但可以肯定,亚洲各国政府和人民期待着伟大事情的发生。

    中国要迈出追梦脚步

    “习近平脱稿完成演说,看上去自信而沉着。”香港《南华早报》11月30日如此评价习近平前一天在京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即兴演说。文章称,这段时长超过10分钟的讲话是十八大后中共新领导人第二次公开发表讲话,他提醒全体党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承诺实现民族复兴。分析家认为,习近平通过这些高调举动展现出强硬与自信,这些举动也是种暗示———正面临许多挑战的中共新领导层渴望收获更多支持。

    “习近平誓言追逐跻身强国之列的‘中国梦’”,印度ZEE新闻网11月30日以此为题的文章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解释为中国要变成全球强国。文章说,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的《复兴之路》展览以鸦片战争为开篇,那段历史讲述了中国人如何抵抗从印度出发侵犯中国的英国殖民者。同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则将习近平的讲话解读为一记警钟。文章认为中共新常委的参观互动和习近平的演说不会是临时起意,而是中共新领导人意识到共产党“未来有发生梦游的危险”,于是用这记警钟唤醒全党。文章说,中共新领导层似乎正寻找一幅新的意识形态蓝图,通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共产党所做的与中国社会期待的相挂钩。文章说,虽然新的早晨尚未来临,但习近平已着手确保所有人对未来保持警醒。

    在中国,“民族复兴”是一句广为人知的口号,西方人对这个中国人的“复兴”概念又是如何理解的呢?曾在中国生活工作多年的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学者格雷戈里近日撰文说,中国官方电视台2007年拍摄出名为《复兴之路》的6集纪录片,该片讲述了一个古老文明因传统文化解体和外国帝国主义剥削受尽挫败,而如今它在被近代历史证明是唯一能统领国家的政党的领导下发展经济,发挥出中国人民长期受到压抑的潜能。格雷戈里还说,中国人的复兴目标其实非常温和,只是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基本现代化,让国民能享受到“中等的”经济发展,从中无法看到美国观察家给中国预设的那种“崛起大国的雄心”。他认为,这是由于中国在“文革”中历练出不再信任夸张计划的健康心理,反而可能使21世纪的中国像明治时代的日本一样成功。

    “中国复兴时刻”,泰国《民族报》以此为题的文章说,胡锦涛主政的十年,数亿中国人走出贫困,中国在多领域取得巨大进展,胡锦涛也因带领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赢得赞誉。如今,中国以外的人对习近平的新班子还不算太熟悉,但在十年之内,他将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一个海洋大国和科技大国,中国共产党届时会因连续执政73年成为世界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文章说,为实现复兴,外界预期新一代中国领导人会致力于缩小国内贫富差距,外界也还需要时间来辨识中国究竟会走怎样的新路,但可以肯定,亚洲各国政府和人民期待着伟大事情的发生。

    外界品味十八大后的中国两周

    “身前是峭壁,身后有老虎和猩猩紧盯着自己,这时空中掉下一个木梯,上面的标签上写着‘改革’”,12月1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家》用这幅漫画表现一只大熊猫的迟疑,这篇题为“尘埃落定,中国党代会后的政策选择”的文章将中国设定为那只面对“改革”正在思考的大熊猫,而文章着力于从十八大后中国发生了什么来探究中国未来的蛛丝马迹。

    文章说,十八大后,“中国候任总理”李克强就经济发展发表讲话,强调中国要从依靠人口红利转向依靠改革红利。中国航母“辽宁”舰成功实现舰载机起降,“令中国周边担心的不是这艘航母本身,而是其凸显的中国海洋雄心”。文章将十八大后的中国总结为,新领导层暗示改革引发欢呼,周边并未欢欣鼓舞。日本TBS电视台则将中国过去的两周总结为“外交上明确展现强硬,经济上还没有大动作发生”。(上接第一版)

    十八大后的两周,还有不少中国事件被外媒关注。日本《朝日新闻》29日从重庆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因不雅视频曝光被解职中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决心,但也认为致力于严惩腐败的中共新领导层为实现此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关注到中国领导人十八大后对艾滋病人群的关注,中国总理温家宝11月30日在中南海接见艾滋病患者,李克强此前也强调维护艾滋病群体权益。文章还说,计划生育等敏感问题近期也越来越多被公开讨论。

    中国在外交领域的新举动则被外媒认为与争议相伴。美国CNBC网站11月29日用“一起外交领域的列车事故”形容中国新版护照地图引发邻国抗议事件。国际媒体30日则更关注中国海南省近日授权对非法进入中国管辖海域船只执法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1月30日表示,中国依据国际法和国内法进行海洋管理。各国依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自由应当得到保障,中方重视维护南海航行自由,目前这方面不存在问题。

    “过去的两周是中国不断向外界释放信号的两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11月30日对《环球时报》说。他说,这两周多家国际媒体在关注中共新班子的执政风格,他们发现中共领导人讲话不念稿了,表达立场也更直率、更平白。中国连续在加强民生、打击腐败、推进制度改革等领域着力,在外交上也更突出中国的立场。而从细微处看,《新闻联播》的报道方式更人性化了,这些都是新气象。金灿荣还提到一个细节,近期有美国记者在采访他时流露出对中国的疑虑,该记者问,为什么中国新领导人提出了“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三大责任,却没提出对世界和平的责任。

    中国未来的变与不变

    中国会发生外交变革吗?这个问题昨天突然被多家媒体提起。《经济学家》说,考虑到中国近年来不断崛起成为全球大国的进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自2002年以来一直没有外交专业人士是令人吃惊的。CNN也在关注中国外交领域可能出现的人事变动,并猜测说在中国领导人心中,外交的重要性还是比内政低。香港《南华早报》11月30日文章则认为中国外交变革可以期待,因为中国新领导人清楚世界期待中国扮演怎样的角色。

    “到2012年底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欧元区所有国家经济之和”,孟加拉国《每日星报》说,这是经合组织不久前发布的预测。美国彭博社11月30日文章也在阐述经济界人士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该社11月27日针对862名订阅用户所作的调查显示,商界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已达到一年多来的最高点。72%的被调查者相信会持续提升或维持稳定,而去年9月调查时相信这一点的投资者只占38%。文章还说,相信进入2013年后,外界对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测会渐渐平息。

    “为中国3.0时代做好准备”,CNN以此为题的文章说,中国人喜欢以30年为一周期思考历史,他们甚至习惯用网络词汇描述历史。毛泽东时代的近30年是中国1.0,那是混合了计划经济、列宁主义政治制度和世界革命外交政策的烈性鸡尾酒。邓小平开展的市场革命是中国2.0,带来出口导向型增长和经济外交。随着十八大结束,很多人预言,中国不久将开始一个新时代:中国3.0。文章还说,对今日中国的改革者来说,没有任何国际模式可循,中国领导人会发现自己走入一片未知的领地。

    在法国媒体报道中,十八大后的中国也有一些不变的东西。如法国《论坛报》说中国人仍在全球疯狂购物,包括在法国波尔多购买葡萄园。《新观察家报》则称中国继续就不正当竞争问题与美欧博弈,继续砍伐南亚、非洲和南美的热带雨林。

    美国《福布斯》杂志说,扩大内需、缩小贫富差距、推进城市化、保护环境和实施金融改革是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的五大趋势。文章说,未来十年全球消费预计增长4.8万亿美元,其中36%的增长来自中国。德国《商报》说,从高房价到高物价,在现代中国生活是艰难的,但中国人不像许多老工业国家的人们那样对未来失去信心,中国人正在努力利用无处不在的机会获得回报。文章说,美国大片中的“2012”不会在中国发生,中国人有一个幸福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