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鹰副主任出席2011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工作会议暨区域合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发布时间:2012-02-01
2011年12月23日至24日,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工作会议暨区域合作座谈会在广西自治区南宁市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认清形势、把握规律、扎实工作,巩固和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好势头》的主题报告。
杜鹰同志在讲话中指出,要正确认识宏观经济形势,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工作决策部署上来,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对地区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切实加强对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的研究。今年以来,各地区经济增速呈趋稳态势,西部地区继续保持领先,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速度延续了快于东部地区的良好势头,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地区经济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大局。但必须看到,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的特点,当前地区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隐忧,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比较脆弱、中西部地区面临“赶超”与“转方式”的双重任务,东部地区转型升级压力进一步加大,明年地区经济发展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需要我们予以高度关注,要自觉把地区经济工作融入到宏观经济工作中去,积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工作,推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杜鹰同志强调,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他指出,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国家相继批准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我国区域政策体系不断形成和完善,并日益呈现出细化、实化、差别化特征。不断完善的区域政策大大增强了政策的针对性,有效解决了区域政策空间尺度过大和宏观政策“一刀切”的问题;更加明确了各区域战略定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无序过度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有力推动了发展理念的转变,为解决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探索了新路;统筹考虑了国家战略需要和地方发展实际,更充分地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不断完善的区域政策,符合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完善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意义重大、作用特殊。
杜鹰同志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地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全面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以推进重点地区发展为抓手,破解协调发展难题;以明确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为基础,充分发挥不同区域比较优势互补以加强区域合作交流为纽带,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以政策细化实化差别化为着力点,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努力保持近年区域协调发展的好势头,加快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按照这一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二是继续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发挥条件较好地区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区域政策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布局的有机结合;四是做好几个专项工作,重点是抓紧编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加强国土整治,促进流域治理,拓展区域合作领域,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五是进一步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地区经济工作系统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强学习,进一步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沟通与配合,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巩固和发展近年来形成的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