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德树人上动脑筋
发布时间:2017-12-18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7年12月18日10版
高职教育是当代中国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技术技能劳动者的高等教育类型,学生在校学习社会行业、职业岗位的职业知识,学习社会各行业真实岗位劳动的技术技能,以适应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基层劳动群体生存与发展需要,为中国社会转型与升级服务。
社会转型与工业化升级同时进行的中国,基层劳动群体有“存量培训”与“增量教育”两大需求,高职院校有社会培训和学历教育两大任务。社会培训更加关注技术技能培养,学历教育既要注重技术技能培养,又有育人品德的功能。
高职院校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目的?武昌职业学院认为,仅有教学院系远远不够,还必须有全新的专职育人机构设置。按照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武昌职院2017级文科新生全部进入社区——“三明书院”开始学校生活。
书院,是学校设置的专门育人育德机构,以完善教育抓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从“教育”这个概念上看,就是“育”的内容;如果用老百姓的话说——“教育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就是“成人”的教育内容;从许多高职院校“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提法看,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不少高职院校更注重“教”,除思政课、学生管理外,对“育”的部分没有专门机构,更没有系统的育人设计。西方发达国家名校和我国港台大学有“通识”教育,目前有不少高职院校也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书院,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教育机构名称,欧美、中国港台和内地普通本科高校的现代书院,都是以“通识教育”为主体的,其出发点主要是解决专才变通才、文理通达。高职院校的书院制不能照搬照抄欧美、中国港台和内地普通本科高校的书院制,只能联系高职学校和学生实际,借鉴、仿效、改造、重构武昌职院书院制的理论与实践。
武昌职院录取的学生和全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大体一样,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有许多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有“留守儿童”的经历,他们淳朴向善,本质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自律与自觉程度等方面,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把他们培养成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明书院开设八类课程:课堂教学——思政课、育体课;视频课——专业通识课、职业核心能力课;网络课——社会通识课、中外文化通识课;体验课——补质课、习惯课;讲座课——形势政策课、焦点热点课;影视课——艺术欣赏课、美学、经典文化课;择业课——职业倾向测评与职业生涯规划课;创新与文明课——创新创业就业课,人品、人格、礼仪等修养技术课。
上述各类课程都有具体内涵,如“补质课”是针对学生节俭意识薄、吃苦精神差、被管理能力弱等特点设计出的事件体验课;把“体育课”改成“育体课”,育体首先要养成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上课、按时锻练的习惯,规律生活,其次是学会饮食养体、运动健体、保健育体、避害保体,再其次才是运动技能学习与练习。
八类课程不设知识目标,只有兴趣目标、激发目标、内驱目标、修身目标、从德向善目标等,并为高职学生提出“被管理能力”概念。而书院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主约束、自主修养。
(作者 郭海明 系湖北省武昌职业学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