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杨予海

璀璨天珠


发布时间:2014-08-01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

杨予海,中共党员,19649月出生,教授、博士,是青海省唯一一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高职教育工作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中华职业教育社青海分社委员.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青海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青海省高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拔尖学科带头人,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畜牧(草原)师。主持多项课题并获奖。

  201311月.记者接受了去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青牧职院”)采访的任务。尽管记者曾涉足西藏,但从未到过青海,对青牧职院更是陌生。记者向往天国般的青藏高原,而青牧职院,这所青藏高原上唯一的农牧职业学院,更像是一颗青藏高原上独有的神秘的璀璨天珠,磁石般地吸引着记者的目光。于是,记者开始四处收集与青牧职院相关的背景资料,作为行前的必要功课。

  青牧职院坐落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西端的日月山东麓、湟水河上游的西宁市湟源县境内,东距省府西宁43公里,青藏铁路.109315国道贯穿县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其前身是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是青海省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职业院校,始建于19409月,原名为国立青海初级实用职业学校.至今已有73年的发展历史。校址最初在青海贵德县佘乃亥,1947年迁至湟源县。19499月青海解放后,职校由湟源县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湟源县职业学校;195012月,更名为青海省湟源农牧技术学校,隶属省畜牧厅(局)、文化厅、农牧厅共同管理;19555月学校由青海省畜牧厅主管,改名为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简称“湟源牧校”。20024月,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为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学院隶属省农牧厅管理。1994年、2000年曾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78月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12年被授予“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荣誉称号。

  以上一段文字中,有几个词引起了记者的遐想。1940年的青海,那是马步芳统治青海的时代,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代诞生了这么一所职校,莫不是其从一开始就承担着救国救民的天命?!日月山,古称赤岭得名于土石皆赤、赤土不毛:现名据说来白唐代文成公主进藏路过赤岭,为绝东望长安之念想,固西进和番之决心,在此摔碎母亲所赠“日月宝鉴”,从此赤岭改称日月山。“过了日月山,草原望不到边”,此乃农牧天然分界,在此办一所农牧职院,何不具有地利之势?!而青牧职院这个招收少数民族学生过半的学校,又何不是昔日献身于民族团结和睦之宝鉴的一片留存?

  到达后,参观校园时,记者看到了一块碑,听到了一个与碑有关的故事。碑称之为“湟源牧校精神碑”,上刻“创业、求实、奉献”6个大字,为前时任省委书记尹克升同志手题。说到此碑的来历还有个故事。那是198510月,一场特大暴雪不期而至,短短的几天里,从长江源头的唐古拉到黄河源头的玛多、玛沁,东西横亘1 000多公里、南北纵横200多公里的辽阔草原.很快就被齐腰深的积雪压得严严实实,青海牧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雪灾顷刻形成,交通、通讯中断,全省16个县、37个乡的近300万头只牲畜和近百万牧民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然而,由于道路不通,信息不畅,国家政府的救灾物资往哪里送、送多少,怎样才能送到受灾最重的牧民手中,成为关乎广大受灾牧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首要问题。就在此时此刻,一批牧区当地基层干部挺身而出,他们爬冰卧雪冒死外出送信,准确地告诉救灾的人们,哪里有多少人、多少牛羊被困,需要多少粮食和衣物,同时他们又亲自带路车推肩扛,把救灾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当时在各县各灾区都有一批亲临救灾前线现场指挥的省委省政府领导,他们都为这些称职干练、勇于担当的基层干部的事迹所感动、所折服。感动之余,问起这些基层干部的来历,其大多毕业于湟源牧校。这些身居要位、经验丰富的省领导当然知道,这样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基层中坚出白一个并不显眼牧校,此事绝非偶然,于是,灾后完后有十多位时任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同志相继到湟源牧校视察、调研,一探究竟,然后系统地总结了牧校的办学经验,并从中提炼出“创业、求实、奉献”的湟源牧校精神,号召全省掀起了一场学习、提倡、发扬湟源牧校精神的活动。湟源牧校精神迅速传遍青海大地,使其成为20世纪90年代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

  记者对青牧职院院长杨予海博士的参访,也是从上述故事开始的。

  记者:杨院长您好!一到学院后听说了关于“湟源牧校精神”的故事,很受感动。从省的层面为一个职业学校总结经验并向全省推广并不多见,或者说本人前所未见。请您首先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杨予海:湟源牧校精神是当年省里提出来的,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尽管湟源牧校如今已经升格为职业学院,但湟源牧校精神一直作为学院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湟源牧校精神总体概括为6个字,即“创业、求实、奉献”,具体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三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四是重视培养少数民族技术人才;五是艰苦奋斗,勤俭办学。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办学也需要一点精神。建院73年来,学院地处青藏高原艰苦地区,坚持“德育奠基,质量立校”的办学方针,坚持长期为地方“艰苦行业、艰苦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坚持把民族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学院工作重点。

  学校自从成立以后,办学就没有间断过,一直围绕着农牧这个产业,作为主线来发展。学校打造了几个比较强势的专业,这几个专业在咱们国家来说,都是叫得响的。老中专时期,一说湟源牧校,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草原饲料专业,还有为牧区经营管理培养人才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都是我们的强势专业,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办,没有间断过。

  在中专时期学校曾取得过辉煌的成绩,同行也是比较认可的,那个时期我们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员,也有许多走上了行政领导的岗位,包括省一级的领导,对此我们是非常自豪的。

  记者: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包括成为国家高职示范校,、请您谈谈示范校建设和后示范建设的相关情况。

  杨予海:学院是2007年被批准纳入全国100个高职示范校建设项目计划。经过3年的建设已务信息管理、文秘、景区开发与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草药栽培技术、物流管理、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和水产养殖等24个专业,其中,有4个国家级示范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7个院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养羊与羊病防治”课程已经建成为我省高等院校唯一的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课程为教育部动物生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和48种特色教材,教师承担各类各级研究课题43项,主参编70多门高职高专类规划教材,在公开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

  学院现有教职员T 278人,专任教师195人。其中,教授16人、副高以上67人,博士生6人、硕士研究生36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名,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1名,“双师”素质的教师117人,校外兼职教师118人。在校学生3 310人,其中,普通高职在校生2 773人,五年制中职阶段在校生537人.

  学院占地面积20.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9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3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 867.05万元,建有校园网,设有电子阅览室,电子图书6 189GB,图书馆纸质藏书17.88万册。设有动物营养与饲科分析中心、动物疫病检测中心等45个实训室,有养殖实训基地、家畜繁育改良中心、动物医院、种植实训基地等4个校内实习基地。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建立了85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省级实训基地3个。还与甘肃农业大学等联办动物医学专业和动物科学等专业的本科函授。

  在后示范时期学院的定位就是紧贴青海农牧业的实际,稳定规模、打造精品,重点是解决内涵问题,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的问题,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校企合作的力度问题。但是外延上,我们要多争取项目,改变学校发展的面貌和基础。

  示范校建设后我们的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我们的教师变了。从建示范校开始,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要出去,每年轮流参加学术会议、交流、考察、学习、培训。去得多了,看得多了,我们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理念认识也比较清楚了,再加上他自己参加示范校的建设,每个人都在其中有一块任务。这样一来,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我举个例子,以前我们这些落后的地区的代表出去开会,一般都是坐在后三排,现在出去的多了,我们的教师也自信了,回来对我说“院长,我开会敢坐前三排了”。我也经常给老师们打气,我说虽然我们是处于经济落后的地区,教育落后的地区,但是我们学院的人才培养的观念,并不落后于内地。

  记者:前面您说过“办民族农业的职业教育,难上加难”,但学校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校曾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杨予海:我们学校的学生民族比例的问题,是非常特殊的一个问题。我校学生中少数民族历史上最高的比例曾经达到过74%,而今年是76.98%,其中藏族的比例为67%。就是说,将近7成的学生是藏族。当其他学校逐渐减少招收藏族学生比例的时候,我们在增加,因为我们做的农牧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也是广大少数民族人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产业,我说,农牧民的孩子,我们不教谁来教,哪怕招进来什么都不会,话也说不好,我们也得把他教会教好。我们有句话,就是生源质量再差,也要把他教成一个优秀学生,出去至少他是一个自信的人,顶天立地的人!当然,学业、理论知识不够可以回来再学嘛。

  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有特殊的要求,要考虑到他们的民族生活习惯,切忌简单,要从养成教育人手。例如,他们在草原上都是睡地铺的,现在要让他们习惯睡床上,等等。我举一个例子,开始有的孩子,进门不敲门,“啪”地推开就进来,还不叫老师,就说“唉,我找谁谁谁”,我们有些老师说“你这个学生连这点礼貌也没有,连门都不敲进来了”,杷孩子又给轰出去了。我对老师们讲“你们听一听我说的有没有道理,藏族的帐房是没有门的,他从小掀下帘子就可以进去的”。你要耐心地告诉藏族学生,进门要敲门是待人的基本礼貌,他以后就不会闯进来了。

  我们在学生管理上,确实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坚持的是班主任制度和辅导员制度两条腿走路,辅导员的工作是宏观管理,指导性的,班主任具体跟班具体管理,也是非常辛苦的,当然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机制,没有这样的措施,那么指不定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这样一来,学生思想比较稳定,进步是非常快的。经过我们耐心细致的工作,我们民族团结的工作是做得好的,维稳也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是受到国务院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单位。

  我们在民族地区办学的口碑是比较好的。招生和就业都不成问题。我们下去搞社会调研的时候,遇到一些农牧民家长说“我的孩子在湟源牧校上学”,那都是拍着胸膛说的;我们也见过“爷爷辈的校友送孙子辈的孩子来上学”的事例;也听到过方言对话,“娃娃上学啦!”“上的啥?”“湟源牧校!”孩子们从小就听了老人们这样说,所以在他们心目中,他们就要上这个学校,这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一件事情。

  记者:青牧职院的事例很让我感动。在青藏高原的藏文化中,有喜爱、珍惜、崇拜天馈珍宝——天珠的习俗,、如果可以比喻的话,青牧职院就是青藏高原人民心中光芒四射的人间天珠。

  (本刊记者 韦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