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邓志良:因时而变 蹈而不失


发布时间:2014-05-20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

      邓志良,现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历任江苏省科技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校党委委员,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电子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及电气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软件行业协会理事、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理事、江苏省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州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武进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主要研究方向为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教育管理,高等职业教育。近几年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多项,市级产学研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合同项目3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第一家信息类高职院校,是国家师范性高职院校。近年来,通过国家示范院校建设,探索“一校两园”办学模式,开展“三依托、三合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办学实力空前提升。如今,该学院已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行业办学之路,毕业生就业率常年稳定在98%以上。

  “一校两院”、“三依托、三合一”,它们的魅力体现在哪里?在人才培养、师资能力、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常信院还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本期杂志,就请通过与该学院党委书记邓志良的对话,一同踏上常信院在成功创建国师范背后的创新探索之路。

  集全院之力  创模式之新

  ——国示范创建背景下的“常信探索”

   记者:邓书记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2006年国家启动了“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该工程在推进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和质量提高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众多职业院校希望能够借鉴学习学院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可否请您先就这个问题,详细阐述一下。

  邓志良:从2007年10月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到2010年初全面验收达标,在长达两年半的示范院校建设中,学院按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通过秉承和发展“立足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和创新“面向国际、依托行业、紧扣应用、合作共享”的办学特色,在如何办高职、如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具有学院特色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总结了8个层面,分别是“一校两园”办学模式,“三依托、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扬优、扶新、集群”的专业建设理念,“职业、系统、开放”的课程体系以及相应的“五化”课程改革,“导教相融,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四轴联动,校企共赢”的实训条件建设模式,以及“五大工程、六字方针”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这里面的内容很多,我着重谈其中的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一校两园” 办学模式。一校指学院,两园是指“创新创业园”、“信息产业园”。它是以高职院校为运作主体,依托创新创业园和信息产园而形成的一种办学结构形态与机制。“创新创业园”是以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为目标,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信息产业园”是以体现高职教育社会服务功能为目的,与企业形成的新型合作载体,为教师提供科研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演练环境的一种崭新模式。 

  信息产业园模式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互利共赢。它的主要特点:一是在运行机制上实现了“市场化机制、企业化运作”。学院与两家企业共同组建江苏津通弘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信息产业园”经营管理的主体,负责整个园区运营。二是政府参与。信息产业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已经被常州市授予“常州信息科技产业园”、被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授予“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服务 产业园”,并列入省市产业园区建设规划。武进区人民政府出台扶持常州信息产业园发展的政策,每年给予2 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连续支持三年。三是解决了工学结合的难点,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在政策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的支撑下,信息产业园赢得了众多优秀企业的青睐。学院对人驻企业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必须服从学校的人才培养安排,实现了校企合作由过去单方面动员企业参与,到现在遴选企业参与的转变。四是实现了政校企三方共赢。对于政府,信息产业园促进了本地区产业优化升级、两化融合的实旋。对于学校,校企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找到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抓手.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对于企业,则可利用园区优惠政策,借助学校和常州科教城的技术、人才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二个方面是“三依托、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何贴近企业.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我们通过探索“三依托、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给了白己的答案。“三依托、三合一”的核心.一是尽可能将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融人到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尽可能将国际知名企业的资格认证纳入到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依托工业中心实训基地,实现学做合一:依托校内信息产业园,实现工学合一:依托五大“校企联盟”,实现顶岗与就业合一。从而实现了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情境化、教学环境职场化、教学练做考一体化、工作过程流程化、组织管理企业化。

  第三个方面是“扬优、扶新、集群”的专业建设理念。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针对常州市“现代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基本建成现代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从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出发,学院形成了“扬优、扶新、集群”的专业建设思路。“扬优”即顺应区域优势产业需求,建好品牌特色专业;“扶新”即紧跟区域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扶持新兴专业;“集群”即以重点专业为龙头,建设面向信息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的专业群。目前学院已经构建了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专业群为支撑、新专业为亮点的专业建设框架,建成江苏省品牌专业1个,江苏省特色专业5个。项目建设期内.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建长效机制  营激励氛围

  ——六字方针五大工程锻造常信教师之魂

  记者:学院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理念令人耳目一新.人们常说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许多职业院校困扰于师资力量不足.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邓志良: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是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它的建设成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要想取得成果。一是要有好的机制,二是要有好的措施.三是在校园内形成良好激励氛围。

   学院按照师资队伍建设“培、引、聘、访、考、研”的六字方针,全面实施“名师”工程、“金讲台”工程、“双师”工程、“师德”工程、“人事制度改革”工程等五大工程,构建普通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名师”的培养体系。相继制订和修订了《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关于“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办法》、《骨干教师选拔和管理办法》、《学院专业带头人选拔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文件。通过“名师”工程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聘请外籍专家;通过“金讲台”工程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专业骨十教师;通过“双师”工程使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化、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同时制定了《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通过“师德”公程树立教书育人标兵、评选师德模范,激励教师敬业爱岗,形成优良教风: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工程.形成教师培训、评价和激励的机制。

  通过以上措施.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示范建设期内,学院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28人,培养骨干教师79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1% ,遴选出“金讲台”教师11人,省333工程、青蓝丁程、市831工程培养对象9人。如软件技术专业带头人眭碧霞老师被评为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Java课程群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同时,学院还建立了510人的企业兼职教师库.充实了学院专业教师力量。

  彰显高职特色  深挖竞争潜力

  ——找准职教体系“办学核心”

  记者:通过您的介绍,我们对学院办学有了总体的了解从您的角度来看,您认为职业院校办学的核心是什么?

  邓志良:我认为,要明确职业院校办学的核心,必须首先科学认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性、实用性与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院校办学的核心就是要使职业院校的本质属性充分彰显出来,使职业院校明显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同时又使职业院校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或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我认为职业院校的办学核心应有以下几点:

  一是专业设置要符合社会需求.这是职业教育“服务性”宗旨的集中体现。专业设置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满足学生就业需求。课程内容要体现“实用性”,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就业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多地强调实用性和技术性。

  二是要提升教师教学、实践和科研三项能力.这是职业院校提升“产学研”水平的关键。一所院校水平高不高,能不能培养出服务于现代社会的高水平人才,关键在于师资力量的建设。为此要加强“双师”团队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培养的力度,通过国内外培训,使教师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与国际职业教育水准接轨。我们学校启动了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研发能力“教师三大能力”建设,要求教师人人过关,切实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培养符合现代职业体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职业院校的办学根本。职业教育的根基在企业,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职业院校必由之路.实现校企深层次的融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要通过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等多种形式,创新合作的体制机制,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洽。我们学校的信息产业园就是一个校企合作融合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四是职业教育要走向国际化.这是职业院校应紧抓不放的办学方向。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一方面可以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和交流又可以提高教师的国际视野,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

  抓机遇提升内涵  明定位聚力育人

  —跨越式发展背后的“校长经验”

  记者:从您的简历来看,您在担任常州信息职业学院院长前,主要在普通高等教育领域工作,是一名专家学者型的领导,、担任院长之初适逢职业教育大发展,而您也不负众望.带领学院快速成为职业院校中佼佼者,您认为,您能够带领学院取得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邓志良:如果一定要说的话,我觉得大概有四条。一是坚持科学发展,抢抓机遇,帮助学院具备了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面对创建省级、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机遇,我院敢为人先,举全院之力,克服困难,抓住了机遇.赢得了发展先机。2006年学院成为首批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07年成为第二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网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2010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建设验收。2010年,又抓住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机遇,作为江苏省高职院校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首家单位,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评估。实践证明,如果当初不把握机遇,安于现状不思发展.就不舍有创建省示范院校、国家示范院校的成功,就不会有今天跻身国家高职院校第一方阵的机会。因此,把握发展机遇是学院实现新跨越的重要前提.是学院发展的宝贵经验。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提升内涵,帮助学院增强了综合实力。面对内涵提升的艰难.面对在同类高职院校中竞争优势不明显的现状.学院班子和全院教职丁紧紧围绕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坚持教学、科研、党建管理各项工作同步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在办学模式、内部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务实创新,走m了一条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行业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的发展道路.这是学院内涵提升的关键所在.

  三是坚持规范管理.凝聚人心,保证了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凝心聚力求发展,紧紧依靠全院师生员工.有利地促进和保证了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始终坚持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坚持了科学定位,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坚持了政府主导,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三个坚持不动摇,使学院坚定了发展方向。

  突破师资瓶颈.明晰四大思路

  ——后示范之路的三步战略

  记者:以上您谈到了学院办学的成功经验,那么,在下一步后示范期间,学校有怎样的发展愿景,以及瓶颈?

  邓志良:随着高职院校建设“后示范”时期的到来,职业教育的各项改革已经进入到了破冰的攻坚期。促进高职院校科学发展,应该抢抓机遇,明晰思路,突破瓶颈。

  首先,要抓住机遇。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教育部的带领下,从中等职业教育到职业教育本科乃至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职业教育体系将逐步确立。通过几年的示范建设,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因此,我认为,在这个体系建设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夯实基础,提高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明晰思路。后示范建设时期.学院要继续深化示范建设项目成果。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成长:要继续坚持内涵建设,打造特色品牌:要继续坚持校企合作,提高服务能力;要继续坚持多样化、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方针,拓宽发展空间.

  第三,突破瓶颈。学院面临的瓶颈其实还很多,如,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师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走向国际化等。但是,就目前而言,我认为最迫切的是加快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步伐,解决高职师资“瓶颈”。

  师资力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但很显然,目前师资队伍中存在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整体水平偏低,学科教师分布不平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偏少。教师来源单一、缺乏实践经验,科研能为不足.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高职院校人事管理职能僵化这8个问题严重制约了师资建设水平的提高,进而成为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突破瓶颈,从学院内部,应该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专业发展提供充足条件。建立有效的教师职业成长通道.进一步落实“五大工程”,使每一名教师都能找到成长的途径。从外部来看,则需要教育部门、人事部门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建立更灵活的人事评聘机制.提高院校用人自主权,使高职院校能够源源不断的引入“活水”,使更多的优秀人才、适宜人才投入到职业教育中。

  记者:好的,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本刊记者 车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