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梦麟高教管理思想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8-2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江苏高教2018年第8期

 陈聪诚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100)

摘 要:蒋梦麟高教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执掌北京大学的前后20年,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集中表现为注重物质建设、精神引导、制度创新、行为养成四个方面。针对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物质的功利倾向、精神的浮躁情绪、制度的文件思维、行为的娱乐意识四大问题,蒋梦麟高教管理思想给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启示,即校园文化必须是有精神的物质文化、有物质的精神文化、有行为的制度文化、有制度的行为文化。中国高校必须努力构建和形成具有丰满血肉、高尚灵魂、强健骨骼、无限活力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关键词:蒋梦麟;高教管理思想;高等学校;校园文化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重要聚集地的高等学校,其校园文化建设足以引领区域乃至国家文化繁荣发展的走向,也是我国进一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保障。我国民国时期教育家蒋梦麟主持北京大学时,以其丰富而又生动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引领着北京大学沿着蔡元培先生的道路继续发展,并执全国高等学校之牛耳。他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对我国现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依旧有着深刻的历史启示。

一、蒋梦麟高教管理思想以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一)蒋梦麟高教管理思想的内涵

蒋梦麟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他执掌北京大学的前后20年,特别是在1930年11月27日辞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职务并于12月4日正式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到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前的7年。在这7年的北京大学校长任上,蒋梦麟抓住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北大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从而实现了“中兴北大”的历史抱负,集中聚焦形成了“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对现实的社会文化,既有趋同性(即文化传承),又有超越性(即文化创新)。[ ]高等学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延续并形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基本功能,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日益成为区域乃至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具有广泛而又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堪称区域乃至国家发展的风向标。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第四大功能日益凸显,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也显得日益重要,并大有引领区域乃至国家文化走向之可能。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是高校校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包括了高校校园里的物质实体,高校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和养成的行为方式,又反映了高校师生员工的社会存在样式。[ ]根据已有研究,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从形态结构上来说,可以分为四种形态,即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地理位置与周边生态环境,校园整体规划与建筑风格,校园基础设施设备等;校园精神文化是以高校师生员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系列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深层次,体现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核与灵魂;校园制度文化包括一系列校园文字化规章制度以及约定俗成的校园行为规范体现;校园行为文化是高校师生员工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处事风格等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表层性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最外显、最多变的文化形态。

二、蒋梦麟高教管理思想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

1919年我国“五四”爱国运动之后,迫于北洋军阀政府压力下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辞职南下杭州。蒋梦麟受其师蔡元培所托,被聘为北京大学教育学教授兼总务长,在蔡元培不在校期间代理北大校长职务,从而开始了他与北大前后20年的不解之缘。这期间既有作为助手协助蔡元培治校的实践经历,更有1930年至1937年抓住7年关键期进行“中兴北大”的伟大耕耘之辛劳,蒋梦麟也因此而积累了丰富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从高校校园文化形态结构方面来说,蒋梦麟高教管理思想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可以分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注重物质建设以夯实立校基础

民国初年的北京大学,因为北洋政府政权更迭频繁的缘故,也由于北京高等教育界不屈从北洋政府反动统治的缘故,在蔡元培长校和蒋梦麟代理校长期间,物质资源支撑显得尤为贫乏,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蒋梦麟深知高校立足和延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就在于物质基础,所以他竭尽全力去寻求物质基础来保障北大之立足,并求后续发展之长久。尤其是1930年被正式任命为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之后,蒋梦麟从三个方面来寻求和巩固北大立足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是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达成一项200万元的援助北大五年期计划,专门作为北京大学设立研究讲座与专任教授以及购置图书仪器之用;[ ]二是切实提高北京大学教授的薪资待遇,在稳定北大教职员工安心工作的基础上,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北大;三是以筹款、捐款等形式进行了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北京大学的物质基础。

(二)注重精神引导以奠定学术根基

蔡元培在执掌北京大学时,其自身所具备的学术自由、宽宏大度、安贫乐道、科学求真之精神,开创并奠定了北大精神之根基。[ ]蒋梦麟承继其师余绪,继续注重和发扬北大之精神,不仅注重北京大学人文社科精神之传递,更注重自然科学研究之态度养成,从而成就了北大精神之进一步巩固深化、发扬光大。具体而言,蒋梦麟在营造北京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主要注重于从两大方面来进行引导。一是在大力提升北大教授薪资待遇的基础上,严格规范限制教师的兼课情况,从而引导北大教授专注学生教学与科学研究之精神品格,提升教学质量,北大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二是自介入北京大学事务开始,就一直在劝勉全体北大学生以学习为要务,以研究高深学问、成就专门人才、铸就健全品格为目标,并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图书馆建设、宿舍条件改善等方面,来为北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成就北大学生热爱学习、以学报国之精神。

(三)注重制度创新以保障校务运作

蒋梦麟先生认为,大学之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所以大学改革是一种常态。在他所秉承“亦中亦西”的文化观下,在协助蔡元培先生和自己执掌北京大学时期,对北京大学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这也为“中兴北大”奠定了制度基础。蒋梦麟在北京大学所推行的制度文化建设,可以归结为六点:一是于1932年6月公布了《国立北京大学组织大纲》,作为北京大学制度建设之宗,使北京大学的制度改革与创新有了总的方向;二是构建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学校教务会议、秘书处等组织,使得学校有了合理有效运转的常规机制;三是在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合作的基础上,设立研究教授职位,并实行严格的教授专任制度;四是公布了《国立北京大学学则》,实行学分制和选修课制度,严肃整顿北京大学学校纪律;五是注重加强理科建设,实施一系列实验室、图书馆、地质学馆建设计划,尤其是北大图书馆的建成使用以及运作管理;[ ]六是推行北京大学学术研究制度,支持和推进北京大学师生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的涌现,推动北大悠久出版传统的延续和升华。

(四)注重行为养成以激发求学活力

大学之成就,既在教师,更在学生。高校校园文化最外在的表现,就在于高校中的师生全体。蒋梦麟深谙此道,在执掌北京大学期间,针对北京大学师生的行为文化建设,形成了一个具体的引导和养成过程。蒋梦麟将蔡元培时代所推行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进一步发展完善成“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十六字办学方针。[ ]在这个办学方针指引下,北京大学师生全体的行为文化有了一个很好的规程:教师注重做好教学、学生好好求学习、行政职员履行好各项行政事务、校长完成好统管学校发展。在蒋梦麟的带领下,全体师生以自己的行为做好自己的本分,体现了北京大学的风范,实现了北京大学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7年里“北大中兴”之举,也成就了一代学人们“为民族复兴保存读书的种子”这一信念和实践。

三、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文化建设、践行文化自信的征程中,在我国高等教育由数量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变的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而言,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从结构形态方面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四点问题。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功利倾向盛行
当前,各类高校对物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普遍予以重视,各级政府财政的支持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是普通本科院校还是高等职业院校,无论是地处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地处经济落后地区,每年都有非常多的高校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上马,每年都有非常的老校区改扩建、新校区建设。在肯定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正视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物质建设方面的功利倾向。几乎每一所高校都在想着和做着扩地、建楼的计划,而较少有高校能够理性地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和生源实际,来合理规划现有物质建设布局,从而做到适度适量、优质高效的物质文化建设。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浮躁情绪突出

精神文化一直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核和灵魂,也是一所高校的魅力所在,正如在蒋梦麟等校长的努力下,北大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取得了成效,从而成就了为世人所称道的“北大精神”,这也是百余年来每一个北大学子所引以为自豪之所在。当前,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造就了某种程度的大学精神,但是依旧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从整体上而言,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存在浮躁情绪突出的问题。具体来说,一是高校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片面追求新意、片面追求短期造势,而缺少真正沉下心来的内涵式精神造就;二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少有长期规划,普遍想要在短期内取得高校精神文化之大发展、大繁荣。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文件思维深重

我国现代高等学校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但自创建以来,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制度构建,都有了巨大的飞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初步探索并构建了中国特色高等学校制度体系,形成了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两大类别,涵盖了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三大教育层次。可以说,我国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制度文化建设助力着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但是,当前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文件思维深重:一是在高校制度文化建设中,有过度重视字面而忽视实际的倾向,但凡构建一项制度,总会以层层下发文件、层层回收文件为是;二是制度文化建设重指示、轻执行,重表面、轻内涵,重短效、轻长久。

(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娱乐意识浓厚

一所高校的师生行为代表着这所高校的形象和声誉,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人对这所高校的看法。当前,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师生行为文化的娱乐意识浓厚体现在:一是高校师生的整体行为文化方面存在与当前社会所期望的不相匹配的情况;二是高校师生行为文化方面的短期性较为突出,尤其是大学生心理问题、辍学、暴力事件、违法违纪等短期行为层出不穷;三是高校行为文化组织上的娱乐意识较为浓厚,偏娱乐化、短期化、肤浅化,很难体现高等学校的文化深度。

四、蒋梦麟高教管理思想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蒋梦麟高教管理思想在北大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对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依旧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校园文化必须是有精神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基础,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血肉。蒋梦麟在执掌北京大学期间,深知一所大学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是难以生存下去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发展就无以为继。所以,蒋梦麟千方百计先解决好物质基础问题,为北京大学的发展先准备好“粮食”,让北京大学的物质文化有了一个较为丰富的积累。对于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来说,首要的仍是继续丰富和发展校园物质文化,为高校的发展、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但是这里所说的物质文化建设,绝不是千校一面的建高楼大厦、跑马圈地,而是在现有校园物质基础上,进行合理整合,并结合学校和专业发展历史,切合区域行业发展实际,赋予物质文化以精神内涵,打造形成有精神的高校校园物质文化。

(二)校园文化必须是有物质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核心,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蒋梦麟所执掌的北京大学,之所以能奠定百年中国最高学府之声誉,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因为百年来所积聚的“北大精神”。所以,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十分注重精神文化的塑造,要让校园精神文化能够深入体现学校和专业历史沿革、地域和行业的时代发展变迁,能够有鲜明的高校特色和服务地方特色。但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又不能浮在表面,要有充分的物质载体,即构建有物质依托的精神文化,如高校校史馆建设、校友捐赠建筑物、历史文化路段等。高校只有建设好有物质依托的校园精神文化,才能够充分运用强大的校园精神文化魅力,实现高校精神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态势。

(三)校园文化必须是有行为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保障,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骨骼。蒋梦麟在执掌北京大学期间,非常注重制度文化建设,以《国立北京大学组织大纲》为北大制度文化建设之宗,形成了针对教师和学生的制度文化体系。教师方面,蒋梦麟以制度为抓手,以选聘适合北大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教师为革新之要点,组建起了北京大学教师队伍新阵容。学生方面,蒋梦麟以制度为准绳,实行学分制,严肃学习纪律,引导北大学生研究之兴趣,倡导和形成北大学生优良之学风。[ ]与此同时,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能只是构建制度框架,制度最终是为了规范行为的,所以制度文化也必须要有行为依托,也就是要建设有行为的制度文化。在这一点上,蒋梦麟有魄力有担当,在教师选聘上坚持“辞退旧人校长负责,选聘新人院长去做”,在学生纪律方面严格按制度开除违纪学生。

(四)校园文化必须是有制度的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动力,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力。蒋梦麟执掌北京大学时期,对师生的行为文化进行了很好的重塑,也正是因为师生行为文化得到重塑,从而建构并深化了北京大学的精神,既实现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中兴北大”的创举,也奠定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的西南联大时期,在艰苦的条件下,实现战争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伟大成就。[ ]所以,高校在进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师生行为的活力,更要注重这种活力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制度的行为文化。
文化既有时代性也有历史性,文化既有魅力更有魔力。蒋梦麟先生的时代虽然早已远去,但他所执掌的北京大学和他的高教管理思想在北京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没有远去,并伴随着传承百余年的“北大精神”继续启示着世人,并影响着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呼唤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呼唤文化传承与创新,践行文化自信需要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因此,研究和探析蒋梦麟高教管理思想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构建和形成具有丰满血肉、高尚灵魂、强健骨骼、无限活力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新格局,是每一所高等学校的使命与担当。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刘丽建,魏晓艳选编.潘懋元高等教育论述精要[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5月,190-200.
[2]林正范主编.大学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262-284.
[3]马勇著.蒋梦麟传[M].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224-245.
[4]蒋梦麟著.西潮与新潮[M].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323-324.
[5]黄令坦.蒋梦麟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发展[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6,36(02):91-93.
[6]朱宗顺.蔡元培与蒋梦麟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6(04):96-104.
[7]吴立爽,陈聪诚.蒋梦麟学生自治教育思想对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04):121-124.
[8]张翼星.蒋梦麟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作用与贡献[J].现代大学教育,2011(06):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