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梦麟教师观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27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4期

陈聪诚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010)

摘  要:蒋梦麟先生作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在其执掌北京大学期间所进行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对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直面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现状,高等职业院校需要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分层分类管理,大力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教师,为师资队伍建设寻求充分的物质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和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将高等职业教育引向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关键词:蒋梦麟;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力量,大学教师的发展与变化,与高等教育的改革相伴相随,有时甚至引领与驱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这是世界高教史业已显证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中国当下,亦呼唤着从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体这一视角来研究高职教师的独特本质、成长规律和发展逻辑。蒋梦麟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不可多得的兼具职教理论研究与大学校长实践经历的知名教育家,他就高校师资专业化建设有着自己丰富的思想理念与践行成果。就目前教育学界的研究现状探析,更多的偏重于教育价值观的探讨、治校思想与实践研究、个性教育思想与学生自我发展,而对于其教师观的理论与实践探析并不多见,尤其是从其高等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视角来剖析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故笔者拟探析蒋梦麟教师教育思想的内容,挖掘其教育思想与实践对高职教师发展的启示,以引起高职教育学界的重视,并呼应大力倡导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当下高职背景,讨论蒋梦麟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价值。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职业教育单独列为一章,并将高等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规划之中,提出要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就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出相关举措,从而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与此同时,就教师队伍建设而言,《纲要》强调要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并且强调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这为引领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创新创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需要雄厚的师资力量作为基石。作为民国时期教育大家的蒋梦麟,基于其丰富的高教改革与实践以及高教改革与实践经历所形成的教师观,会对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带来诸多启示,从而帮助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蒋梦麟的教师观

蒋梦麟,浙江余姚人,生于1886年,卒于1964年,是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大家蔡元培先生的弟子,并且留学美国期间师从著名教育大家杜威教授。自1917年学成归国担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开始,毕生投身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之中,先后从事过职业教育(如中华职业教育社总书记等),高等教育(如北京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校长、西南联合大学常委等)、行政教育(如教育厅长、教育部长等)、农民教育(如“中国农村复兴联合会”主任委员等)。这其中,尤其是主政北大前后接近20年的时间里(蔡元培长校期间兼任总务长代为主持校务的五年,1930年—1945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以及西南联合大学常委的十五年),在继承其师蔡元培先生治校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从而将北大建成当时中国大学之典范,其人也被胡适誉为北大“功狗”。他治理北京大学所形成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集中体现在“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这十六字方针,并且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有着自己丰富的思想理念与管理实践。

(一)教师分类分层,使得师有所属

1917年蔡元培先生正式执掌北京大学之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依据教师学问之好坏为标准来不拘一格延揽人才,并大力实行教授治校,民主办学,对北大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功。蒋梦麟执掌北京大学之后,继续坚持蔡元培先生的改革创举,进一步深化并贴近当时高等院校教育实际,将蔡元培先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发展成为“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办学方针。

在这十六字办学方针中,除去“学生求学”体现蒋梦麟的学生管理思想外,其余“教授治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都深刻体现了其所秉承的教师观。这里可以看出,蒋梦麟将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划分为两大类,即以教授为代表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队伍和以职员为代表的从事学校行政管理事务的教师队伍,校长成为这两大类教师队伍的领袖。另外,通过将原来的学系制改为学院制,并且增强学院院长对于教师的选聘权力,从而将高等院校划分为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并且将教师队伍也纳入到这一分层管理之中,教师不仅是学校的教师,更是学院的教师。基于对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的分类分层,使得教师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能够找到自身的位置所在,从而明晰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及追寻的事业目标,做到师有所属。

(二)既给教师脸面,又给教师体面

教育事业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从事此事业的教师群体既需要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也就是需要“脸面”,与此同时还需要社会给予其一定的经济物质条件,需要生活得“体面”。正如蒋梦麟所言:“师资不尊,不足以言重学术;待遇不丰,不足以言志;故崇教授之座位,而厚其俸给”。[ ]因此,蒋梦麟振兴北京大学的最大举措就是广招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推行“教授治学”的办学方针。

蒋梦麟首先物色好文、法、理三个学院院长,之后对三位院长说:“辞退旧人,我去做;选聘新人,你们去做。”[ ]蒋梦麟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设立了“研究教授”与“专任教授”。“研究教授”制度规定其人选以“所治学术有所贡献,见于著述”为标准,并设立“合作特款”来保障其薪资待遇,因而使得研究教授的待遇让国内其他高校望尘莫及。建立专任教授制度,通过提高专任教授的待遇来保证教授专心教学。通过这些较为优厚的薪资待遇,让北京大学的教师不至于为衣食住行发愁,从而得以体面地从容地从事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

在给予教师脸面方面,蒋梦麟长校期间,北京大学的教授受到了校方的礼遇。正如当时在北京大学任教的钱穆回忆说:“在北大任教,有与燕京一特异之点。各学系有一休息室,系主任即在此办公。一助教常驻室中。系中各教师,上堂前后,得在此休息。初到,即有一校役捧上热毛巾擦脸,又泡热茶一杯。上堂时,有人持粉笔盒送上讲堂。退课后,热毛巾热茶依旧,使人有中国传统导师之感。”[ ]在动荡不安的20世纪30年代,北京大学的教授们依旧有着比较安定的生活和相当宽裕的日子,这不仅仅事关面子,高扬的是对师者精神的尊重。

(三)重视专业能力,兼顾职业道德

教师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职业,因此,要想当好一名教师,没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是无法想象其能有所成就的。与此同时,一所高等院校要想取得大的发展,就必须要拥有大批具备强的专业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蒋梦麟治校期间,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破格录用新人。例如胡适发现吴晗史学研究有根底,蒋梦麟便予以重用;在燕京大学担任讲师的钱穆国学很有水平却不被燕京大学续聘时,蒋梦麟便请他来北京大学当教授;千家驹学有专长、见解独特,以研究《资本论》著称,所以尽管他曾是北京大学学生运动中的活跃分子,蒋梦麟仍聘他为北京大学兼任讲师。正如张忠绂所言:“蒋梦麟以教育部长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旧地重游,对学校力图整顿。他延聘了许多与他个人或北大毫无关系的知名学人,分担教授或系主任。”[ ]

诚然,拥有具备强的专业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对于高等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这只能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只能说具备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才有可能促进高等院校的发展,但是不是一定的。也就是说专业能力是应然而非实然。就像某人天生具备演讲的能力,但是他就是不愿意在公众场合去说。放在师资队伍建设层面,有些专业能力很强的教师,虽然高等院校聘其来校任教,但是这些教师只顾个人私利,为了能得到个人私利而私下兼课众多,忙于为校外营生所奔走,而忽视学生成长,罔顾学校发展。因此,针对事实上存在的这些问题,蒋梦麟在寻求外援来提高教授待遇的基础上,绝对禁止北京大学教师兼课兼事。与此同时,蒋梦麟在课程方面做出规定:减少学生课堂听讲时数,使教授指导学生多做自由研究工作。此外,蒋梦麟在探讨教师的责任问题时,强调“教学生,亦要先考察社会的需要,知道了这个需要,然后教他们,至于什么教法是最经济最有功效,要学校里的人自己设法研究。” [ ]由此可见,蒋梦麟在重视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兼顾教师职业道德,让教师的专业能力真正为北京大学的发展服务。

三、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占据全国2852所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275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的半壁江山,根据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本科院校1219所;高职(专科)院校1341所。[ ]从院校数量上来说,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超过普通本科院校,并且在学生总体人数上也已经接近本科院校的规模。在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根据《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高等职业院校生师比继续下降,达到15.6:1,同时双师素质教师比例由上年度的57.2%提高到59.2%,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天数由上年度的25.9天增加到27.8天。[ ]由此可见,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但是依旧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急需改观的现状。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管理相对薄弱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整体数量和规模上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就单一学校而言,一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和一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相比,在在校生平均人数上还有较大差距,根据2015年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当年本科学校14444人,高职(专科)学校6336人。[ ]基于此,无论是整体规模、二级学院设置、还是管理制度完善程度等方面,高等职业院校相对而言还较为简单存在欠缺。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就学校层面而言,治校与治学边界模糊,“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机构大多平常很少开展活动,相关议题以咨询服务类为主,高职院校特有的人事制度,即通常所说的“双肩挑”是关键因素。一方面,学术机构的负责人往往由书记或校长兼任,具有教授职称的中层干部基本上是各类学术决策机构的成员。另一方面,这种学术组织行政化的倾向也对本应潜心科学研究的学术人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许多学术造诣深厚或技能精湛的教师为追求眼前利益而弃教从政” [ ],于是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并未真正承接治学主体责任,教师的主体力量作用不显现;二级学院自主权利不大,人事权和财务权统归学校层面管理,在机构设置和师资人员配置方面自主性、积极性不够。

从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基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办学特性等方面,高等职业院校机构设置简单化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就长远发展而言,这样简单化的机构设置背后,是对师资队伍管理的不清晰。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应该分成党政教师队伍(即学校行政人员、专职辅导员)和专任教师队伍两大类,与此同时应该分学校和二级学院两个层次来进行管理。也就是说要让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明确其归属,找到其组织。而在当前简单化的机构设置下,行政系统与学术系统交叉重叠较多,教师角色转变过于频繁,管理层面多头,很难让教师明确自己岗位职责,安心做好份内之事。

(二)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总量存在不足

进行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重要前提是必须要拥有数量众多的教师,也就是说师资队伍总量要足。根据教育部历年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由121.44万人增加到236.93万人;专任教师由53.19万人增加到157.26万人。也就是新世纪以来的十五年里,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增加了将近2倍,专任教师增加了将近3倍,其增长速度以及整体规模不可谓不大。但是,以2015年的数据来说,普通高等学校中本科学校的生师比为17.69:1,高职(专科)学校的生师比为17.77:1,也就是说高等职业学校在平均在校生规模与本科院校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生师比依旧高于本科院校,从而教师人数也与本科院校有较大差距。基于这样的分析,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有了较大的发展,整体教师规模扩大了很多,但是依旧存在着总量上的不足,并且平均到单一的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数量根本无法与高等本科院校相提并论。

(三)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质量有待提升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只有师资队伍的高水平、高质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高技能型人才。但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除了在总量上是不足的,在质量上也有待提升,主要体现在三点:

第一,高学历教师不够。尽管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进行大规模扩招之后,我国每年培养的本专科、研究生学历人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到2015年,我国研究生招生已达64.51万人(博士生7.44万人、硕士生57.06万人),在学研究生191.14万人(博士生32.67万人、硕士生158.47万人),毕业研究生55.15万人(博士生5.38万人、硕士生49.77万人)。[ ]但是,高等职业院校中拥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依旧不够,特别是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人数明显偏低。

第二,高职称教师较少。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尚未形成以正、副高职称的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而教师队伍中的主体力量更多地是由中级职称的讲师以及初级职称的助教所组成。放眼高等职业院校之中,尤其是二级学院里,教师队伍中拥有副高职称即副教授的只占少数几个,拥有正高职称即教授的更是屈指可数。拥有数量充足的高职称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高等职业院校在这个专业以及这个领域内的影响力大小,代表了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水平以及其高等教育属性的发展方向。所以,缺乏高职称的教师群体,就无法带动和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实现职教性和高教性双重属性的进一步深化,从而实现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发展。

第三,专业型教师不足。我国当前有专门针对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高教育、高等教育的师资培养,但是唯独缺乏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尽管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其毕竟在高教性之外,还有职教性。所以,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师资来源渠道尽管比较广泛,但是不外乎录用高校毕业生、调入引进普通本科院校教师、聘用与引进企业技术人员等渠道。其一,来自于非师范类高校的毕业生,大多未修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等相关课程,以致于大量才入职的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双缺乏;其二,来自普通高校的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高等教育教学能力,但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不熟悉,也导致实践能力的缺乏;其三,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虽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由于长期不从事教学工作,其教育教学能力存在很多不足。

四、蒋梦麟教师观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

蒋梦麟先生虽然从事的是高等教育,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涉及较少,但是其执掌北京大学时所秉承的教师观,所进行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对于当下的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通过认识和理解蒋梦麟先生的教师观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对于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应有以下启示:

(一)高等职业院校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分层分类管理

尽管高等职业院校与高等本科院校相比,在师生人数方面有较大差距,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对师资队伍的分层分类管理。依据蒋梦麟执掌北京大学期间所推行的“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办学方针,并基于我国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管理实际,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校长的作用,让校长成为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系统与学术系统的纽带。其次,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高等职业院校的二级学院管理机构,赋予二级学院更多地自主权,增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学院归属感。最后,要进一步明晰专任教师与教学行政人员的职责与界限,制定不同的标准来选聘专任教师以及教学行政人员,并促进这两类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二)高等职业院校要大力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教师

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依旧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要打造这样的教师队伍无非两种途径,即外部的引进和内部的培养,由于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学历层次属于专科,所以这里的内部培养指的是对新入职的高校毕业研究生所进行的。蒋梦麟先生曾说过:“教授须延聘大师、学者充之”。[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首先需要引进大量的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高校教师,充实学校的教授、副教授队伍,以便形成以教授为主导的教学团队,从整体上提升其在本专业领域内的影响力。其次,基于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还需与企业进行深入地人才交流,进一步深化人才合作共享机制,大力引进企业高技术人才来为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最后,高等职业院校要对本校新入职的高校毕业研究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特别是要帮助这些年轻教师尽快认识和理解职业技术教育,从而及时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岗位工作,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三)高等职业院校要为师资队伍建设寻求物质保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没有物质保障是万万不成的,因为巧妇是难为无米之炊的。蒋梦麟先生执掌北京大学期间,之所以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得比较顺利,就得益于比较充分的物质保障,与当时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签订合作协议,每年获取对方20万元的资助,用以改善教师待遇。教师也是普通的人,也有物质需求,良好的薪资待遇是稳定和吸引教师的重要条件之一,只有在比较优厚的薪资待遇基础上,教师才能既有“体面”又有“脸面”。高等职业院校要为师资队伍建设寻求物质保障,首先需要积极争取国家拨款,争取地方财政投入,特别是生均1.2万元/年拨款的落实;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争取企业方面的资金支持;再次,积极争取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捐资助学;最后,要积极服务地方经济,通过各类服务来为学校创造收入。只有强大的物质保障,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蒋梦麟先生的时代虽然早已远去,但他执掌北京大学期间所进行的一系列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依旧启示着当下的高等职业院校,只有在加强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将高等职业教育推向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0-03-01005.
[2]交大名人堂-蒋梦麟(2011-3-11)[DB/OL].http://www.chinaxq.com/html/20113/n113262944_2.shtml.
[3 ]孙善根.走出象牙塔-蒋梦麟[M].杭州出版社,2005(157).
[4]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M].台北,东大图书,1986(145).
[5]张忠绂.迷茫集[M].香港田风印刷厂,1968(97).
[6]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90).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607/t20160706_270976.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s7600/201507/t20150730_196863.html.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607/t20160706_270976.html.
[10]沈萍、陈聪诚等.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6:126).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607/t20160706_270976.html.
[12]孙善根.走出象牙塔-蒋梦麟[M].杭州出版社,2005(153).

 

 

Mr. Jiang Menglin 's View of Teachers Brings Inspir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ngcheng Chen
 (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Ningbo Zhejiang 315010)

Abstract: Mr. Jiang Menglin i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moder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Mr. Jiang Menglin’s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staff during the period of Peking University brings inspiration to all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take measures: focus on the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of teachers, stress the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high level teachers, provide sufficient material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this way, we will stabilize and enrich the teaching staff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lea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higher level.
Key Words: Mr. Jiang Mengl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Fund Project: Key Research Project of 2013 Education science program in zhejiang province "Mr. Jiang Menglin’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Theory and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ject No .: YGH018) Research Achievements.
Author: Congcheng Chen (1975-), male, Cixi Zhejiang, master, deputy party secretary and deputy researcher of 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 master tutor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n Ningbo University, engaged in higher education, history of higher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