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焦”打好铸魂育人“组合拳”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工匠文化引领思政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11-17 浏览量: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之以恒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工匠文化引领思政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三支队伍 ”,建强育人队伍“主力军 ”

教师队伍德技双馨。学校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每年制定专项建设方案,构建“教育—考核—监督—激励 ”全链条长效机制。 坚持工学一体,锻造工匠之师,依托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教师培训基地和四川省工学一体化师资研修中心,形成“教学—实践—认定”闭环培养体系。目前,学校培育“工学一体化”教师79名 、“工匠型 ‘双师’”280余名 ,培养全国模范教师、四川省“四有”好老师、四川省 “德技双馨”教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40余名,建成国家级别、省级、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

学工团队敬业爱生。学校多措并举,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敬业爱生的学工队伍。创新落实辅导员“双线晋升”机制,通过职称评审宣讲答疑、名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等举措,形成职业发展全链条支持体系。 学工团队下沉“一站式”学生社区,围绕学生压力调适、价值观引领等开展“周三有约”活动20期,累计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200余项。

干部队伍奋发有为。学校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位置,多措并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近5年,校院两级累计开展党性教育、纪律教育等思想政治培训60余次,覆盖党员干部1000余人次。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大胆使用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科级以上干部60余名。

聚焦“课堂革命”,坚守课程建设“主渠道”

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在价值引领上下功夫。深耕人才培养,打造“有职教味” 的思政课堂。形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的特色思政课 程群,构建“思想引领 工匠特色 三课联动”的“大思政课”体系。协同建设“行走  的课堂”,建好“有产业味”的思政基地。学校聚合“校—园—企”资源,开展“融思政、融创新创业、融产业”教学实践,打造“国旗下的思政公开课”等思政品牌,创立  “马小匠思政实践工作坊”。获评省级骨干马克思主义学院、省级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成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市级培训课程2门,孵化“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特等奖等30余项。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同向同行上下功夫。学校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意见》,全方位行动、持续性推进、有步骤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实施“课程思政100工程”,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思政与专业知识、专业内容、专业技术融合的浸润式教学模式。获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创新示范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4门。

推动工学一体改革,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学校实施“工学一体课堂革命行动”,着力实现从知识灌输到能力培养再到价值引领的转变。获批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专业9个,18本教材入选国家级别、省级规划教材。

聚焦“关键阵地”,打好品牌建设“主动仗”

文化润心有特色。学校创新打造“悦读工贸”“工贸课堂”“匠星闪耀”等一系列文化宣传品牌。建成超2万平方米的“工匠文化教育博览园”,匠心广场、鲁班广场、工匠天梯三大文化地标与七大工匠文化场景共同构成沉浸式育人场域。通过持续开展工匠文化研学活动,年均接待大中小学生万余人次,获批川渝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四川省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并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全国优秀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示范案例”。学生先进事迹多次被权威媒体报道。

劳动修身树榜样。成立劳动教育教研室,实现“劳动教育”必修课全覆盖。开展各类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活动,包括劳动教育技能成果、“阳光劳动月”等,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常态化开展劳动志愿服务,学生全部参与日常劳动。建立“劳动先锋班级”评选等激励机制,营造热爱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超90%学生认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阳光心理走在前。开设32学时的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年均开展心理咨询与评估千余人次。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寝室” 四级预警机制,制定“一生一策”干预方案,深化校家医社共育机制,实现心理健康精细化管理。近5年,学生心理求助主动性提升33%。学校代表多次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分享“五心”体系建设经验和成果。

创新创业为导航。构建赛创融合“三阶递进”课程体系(一阶创新创业通识模块,二阶专创融合模块,三阶项目实践模块),建成“一课三融”(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产业需求的教育模式)校级示范课程11门,获评国家级别“金课”15门。依托国家级别众创空间,打造两级(创业苗圃+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培育基地)孵化阵地。创新创业项目获国家级别奖项15项、省级奖项128项,连续3年荣获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学校“可装配式便携柔性真空吸盘”项目团队荣获全国总冠军。

实践强能创一流。邀请“全国技术能手”“成都工匠 ”组建工匠讲师团,开展“匠志课堂”120余场,覆盖学生2万人次。引入240余名企业工匠承担30%的实践课程教学,企业满意度达92%。驱动学生获专利35项,600余名学生成长为各级工匠人才。学校获评四川省“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团队入选2024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四川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名单。

温暖助困开新局。构建“奖、助、贷、勤”立体资助网络,全年发放奖助资金2000余万元。设立勤工助学岗位200余个,资助工作学生满意度超97%,受助学生在省级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受助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优秀代表频获报道。

网络增智走新路。做强“微阵地”,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和智慧教学平台,将思政内容精准送达学生。做实“微活动”,开展 “青年党员说”“思政微电影”等云端活动。做好“微服务”,开发“成都工贸技师”APP,提升服务效能。师生创作的《学技为民》《赤子之心》等短视频和微电影荣获全国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大奖。

未来,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注重成果运用,不断开创新时代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新局面,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产业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