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产业“场景”破局 以技能培训“组合”强基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商+农文旅融合”赋能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5-11-17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立足创业教育与电商专业优势,精准对接乡村发展需求,探索出一条以“场景化”培训破解产业困境、以“组合式”服务夯实人才根基的特色路径。学校通过构建“电商+农文旅融合”的分层赋能体系,推动专业资源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让技能培训成为推动产业兴旺的“直接生产力”,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建设技能型社会和助力共同富裕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义乌样板”。
一、基本情况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深耕创业教育十余年,作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已形成鲜明的电商专业优势,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面对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融合不深、技能培训与真实需求脱节等问题,学校聚焦“产品出村”与“引人下乡”两类核心群体,前者包括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等,侧重“新业态”技能培训;后者涵盖驻村干部、青年委员等,侧重“用人流”运营能力提升,系统构建起以“电商+农文旅融合”为抓手的赋能新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夯实课程师资基石,打造高技能人才育训基地
学校以“电商+农文旅融合”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完善课程资源与打造师资团队来为共同富裕培养高技能人才。一是三链融合,构建“培训-孵化-赋能”的全周期服务模式。围绕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构建“培训—孵化—赋能”一体化路径,为学员提供“电商+农文旅融合”系统解决方案。二是挖掘需求,建立“项目制”课程资源。围绕产业实际需求真实运营的项目,开发并动态更新“项目制”课程资源库,建设农业与数字经济等8个相关微专业,确保培训内容与乡村痛点无缝衔接。三是四力齐发,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团队。整合“三农”学者、专业教师、创业校友与企业家、乡村基层干部四类师资,通过同堂授课与协同指导,实现理论高度、技术深度、实战广度和落地精度的统一。
(二)深化政校行企协同机制,建设高能级赋能平台
学校构建“政府引导、学校主体、行业纽带、企业驱动”的运行机制,通过跨区域共享平台、国家众创空间、乡村振兴中心为共同富裕提供平台支撑。一是建实跨区域共享平台。实体化运行国家级义乌自贸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直播电商职业教育集团,组建乡村振兴服务生态联盟,整合课程、师资与市场资源,为学员提供流量扶持与供应链服务。二是建强国家众创空间。基于12800平方米国家级众创空间,构建创业班、精英班、青创空间等五大育人载体,打造“教学—培训—孵化”一站式服务体系。三是建好乡村振兴中心。成立东西协作培训中心和义乌市乡村振兴培训中心,面向省内外经济欠发达地区需求,围绕“扶智、扶志、扶贫”三大主题,打造红色之旅、“互联网+”电商等创业培训品牌。
(三)构建实战化培训体系,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根基
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新农村的发展要求,学校探索多元化、实用化的技能培训模式,着力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商人、新农人、新业人。一是技术赋能,开展“新业态”技能培训。聚焦直播、短视频等电商新业态培训,通过系统化、生态化的数字新农人培育,将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数据变成新农资。在甘肃广河设双语导师,指导回族农户直播卖牛羊肉,学员月销售额超3万元;在浙江磐安采用“7天集中+1月实训”,白天教话术,晚上开直播,实训优化直播时间与产品组合,香榧线上销量增60%。二是内涵拓展,开展“用人流”技能培训。引导学员从电商技能向农文旅融合运营延伸,通过挖掘乡土特色、把握乡土商机来提升乡村整体运营、策划与营销能力,充分挖掘本地文旅资源,打造消费场景,引入人流裂变策略,着力提升电商的复购技能。组织陕西略阳电商职业经理人培训、浙江省人社厅品牌化乡村运营助力乡村振兴高级研修班等,挖掘乡土特色、把握乡土商机。三是扎根乡土,开展“行走中”技能培训。将课堂设在田间地头,提供送教上门与后续资源链接、项目孵化等陪伴式服务,多维度助力学员技能变现与持续增收。学校巾帼共富班多次深入浙江文成、四川巴州、山西天镇等地,进驻山区农村入户开展手把手教学助农,协助政府培育共富带头人1000多人,指导农户开展数智转型近5000人次,人均月增收2000元。
三、实施成效
“十四五”以来,学校共富培训项目成效显著,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培训15.2万人?天,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16.4万人?天,承办国家部委“筑梦”系列等高级别共富培训项目7项。
学校助力浙江山区海岛县发展,先后开展磐安香榧的销售、文成“直播+”新农人的共富帮扶、莲都“产业促共富”联合体的建设等工作,学校《激发人才要素活力,助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成功入选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的高校干部人才助力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
此外,学校还对口帮扶青海海西州、联合义乌市政府帮扶共建汶川电商学院、助力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组建创业训练营,广受社会赞誉。学校还先后入围教育部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任务、教育部“乡村振兴你我同行”典型案例短视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服务基层示范团等,相关举措受到新华社等权威媒体的持续关注和报道,典型经验在《中国教育报》、教育部《教育要情》上刊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