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科技赋能谱卫教新篇 智创未来育医护英才


发布时间:2025-10-2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 2025年10月22日 03版)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全面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锚定医学教育发展新方向,精心构建出“顶层设计、教学革新、师资赋能”三位一体融合育人体系,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书写了新时代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顶层设计谋全局 政策平台筑根基

  政策领航,擘画发展蓝图。学校党委高位统筹,将教育数字化纳入学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创新建立“三横三纵”推进机制,横向覆盖教学、管理、服务三大领域,确保数字化改革无死角;纵向贯穿基础建设、应用深化、辐射推广3个阶段,推动数字化建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平台筑基,构建智慧生态。学校依托T-Mind医学院校专用AI工具平台,打造“数据本地化、模型垂直进化、跨域安全共享”生态闭环,实现教学资源的智能生成与共享。在教学资源端,应用“畅课”“学习通”等App实现课堂教学虚实联动;在教学实施端,建成“人体数字三维云体验馆”“云上运动防护实训室”,推动人体解剖学、肌肉骨骼康复等核心课程启用“虚实双轨诊断”教学模式;在管理服务端,整合教学、人事、科研、财务等系统,通过统一身份认证与数据中心建设,实现数据共享与资源融通,为学校管理精准化、服务智能化提供有力支撑。

教学革新破难题 五维融合育英才

  医学教育:打造五维融合模型。面对传统医学教育设备成本高、病例资源固化、临床实践碎片化的痛点,学校以教学革新为突破口,创新构建“五维融合”教学模型,将AISP动态病例库、标准化病人、医学教学设备、真实临床场景与动态评估系统等有机融合。推动虚拟病例动态化,开发覆盖高血压、休克等8类常见病种的AI病例库,支持病情进展模拟与并发症演变,实现学生临床思维训练全覆盖;坚持技能训练虚实化,通过AI病史采集系统、临床思维训练系统,助力学生在仿真环境中与虚拟病人自然交互,大幅提升病史采集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实现考核评估智能化,建立操作规范度、理论诊断准确率、虚拟任务完成质量三维评估体系,推动技能考核从人工主观评分向数据客观量化转变。

  特殊教育:开发个性化学习系统。学校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主动提升科技服务地方水平,与漳州市阳光学校联合研发“AI驱动型特殊教育个性化学习系统”,构建“内容智能拆分、进度动态追踪、反馈实时调整”闭环机制,助力听障、视障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系统成功入选2025年福建省“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为全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漳卫方案”。

师资赋能激活力 双线培训提素养

  分层培训强技能。学校实施AI赋能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构建“基础普及、专项提升、创新应用”三级培训体系。基础普及阶段,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学习通平台应用”“资源库建设”等基础培训;专项提升阶段,开展“超星AI工作台”“智慧职教平台”等专项实训;创新应用阶段,进阶开发AI融合教学资源,助力教师牢固掌握数字化教学的各项技能。

  以赛促教育名师。学校创新举办“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教学能力比赛,评选优秀数字化教学案例49项,促进教育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累计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2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果丰硕,37人获评省市级各类高层次人才,3人获评省级教学名师、2人获评省级金牌工匠,4个教学团队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

  展望新时代,逐梦新征程。站在新的起点上,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将始终以政治引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深化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创新,聚焦服务个性化、管理精准化、应用场景化,推动“AI+教育”向纵深发展,着力培养具备扎实医学素养、创新思维与数字技能的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更多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作者:陈雅静 方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