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并举汇智聚力 “四力”同向赋能发展
——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统战工作的探索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26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9月26日11版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扎实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以画好同心圆为根本,以赋能新发展为目标,构建“思想引领、组织建设、作用发挥、服务保障”“四维”协同的工作模式,持续提升统战工作效能,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力量。
强化思想引领
凝聚政治共识“向心力”
学院党总支始终将思想引领摆在首位,通过常态化、同步化、长效化的机制,使党外人士增强“四个认同”。
“同心学习”常态化。将党外人士理论学习纳入学院整体计划,依托专题报告、座谈交流等形式,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等主题,及时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战略和校院发展动态,强化理论武装和共识教育。
主题教育同步化。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共筑教育梦”等专题活动,带领党外人士赴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一线参观学习,在实践中感悟发展成就、激发奋斗动力。
沟通机制长效化。建立学院领导班子与党外代表人士“一对一”联谊交友制度,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倾听意见、回应关切、凝聚共识,持续夯实团结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
加强组织建设
提供统战工作“支撑力”
学院党总支着力完善组织机制、建强骨干队伍、支持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系统提升统战工作的赋能合力。
健全工作网络。明确党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构建“党总支抓总—统战委员落实—多部门协同”三级联动机制,形成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步推进“党—工—学—团”四级协同机制,联动党组织、工会、学生组织和共青团,切实帮助师生解决实际困难。
建强骨干队伍。将党外教师培养纳入学院师资建设整体规划,积极推行“六步”进阶培养模式,依托“课程平台基础学、核心课程示范学、产业教授引领学、专项技能考核诊断学、项目现场情境学、脱产研究沉浸学”等方式,为教师搭建多元成长平台。
支持自身建设。协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统战团体加强组织建设。2022年,承办常州民盟第八届高校论坛;2023年,推荐盟员代表参加第十届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并作交流;2024年,举办常州民盟·常州市书画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持续提升民主党派成员的履职能力和组织活力。
聚焦作用发挥
提升服务发展“贡献力”
学院积极为党外人士搭建建言献策、建功立业、服务社会的平台,激励他们在学院改革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搭建智库平台献良策。围绕学院“十四五”及“十五五”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重大议题,定期召开“发展咨议会”“专业群建设年会”,广泛听取党外专家意见,并将其建议纳入决策参考和实际工作。
创设建功舞台促发展。推荐学院党外教师担任学术、教学和科研领导职务,鼓励他们申报科研项目、参与教学竞赛、组建跨学科团队。学院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竞赛获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党外教师作用突出。学院民盟盟员主导完成省级专业群建设并通过验收,参与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研制,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建设省级一流课程和在线精品课程,获得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23年带领团队获得建设工程数字化计量与计价国赛一等奖。
拓展服务平台显担当。鼓励党外教师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民盟盟员承担市级立项课题,参与常州民盟“助力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专家行”活动并获得重要奖项,展现了服务地方的担当。
优化服务保障
增强统战成员“凝聚力”
学院党总支注重精准服务、氛围营造和条件保障,切实增强统战成员的获得感与归属感。
提供精准服务。积极帮助党外教师解决科研、办公等实际困难,消除后顾之忧,营造安心工作、舒心生活的良好环境。
营造尊重氛围。通过学院网站、宣传栏等渠道宣传党外人士的贡献和事迹,增强其荣誉感和归属感,形成团结和谐、共同奋进的良好局面。
打造多功能基地。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统战活动,2024年6月建成“盟员之家”,为民盟盟员提供交流学习、实践研学的多功能基地。
学院统战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民盟支部多次获得常州市“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学院党组织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江苏省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等荣誉。下一步,学院党总支将继续深化“四维”协同,探索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新路径,有效赋能学院及行业高质量发展。
(裴玮艳 蒋丽琼 朱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