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技立心育匠人 国际化办学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发布时间:2025-09-17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7日04版
近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派出代表团,受邀前往柬埔寨、泰国,出席由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技术教育发展区域中心(SEAMEO TED)主办的2025中国-东南亚国际技术教育合作峰会。学校代表团教师在会上发表题为《人工智能赋能广西水电职教高质量发展》的演讲,还前往中国华电额勒赛下游水电项目(柬埔寨)有限公司就深化校企合作事宜进行了交流,探望在中国-东盟技术教育合作中心挂职的学校教师,拜访泰国CS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泰国孔敬大学等企业高校。密集的合作交流标志着学校国际化办学迈向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以技立人,理念引领。学校在国际化办学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以技立心育匠人”的育人理念,将“以技立身、以技立心、以技立人”的逻辑递进定位,贯穿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中。“以技”即以精湛的技术技能为立身之本,“立心”以锚定工匠精神、跨文化沟通能力、有创新素养为精神内核,“以技+立心”最终达成追求卓越、德技并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者的目标。
以技立身,标准互认。学校精准对接华电柬埔寨等岗位需求,采用“西标—中联—东嵌”的技术路径。“西标”,即引入法国施耐德国际认证通用技能模块;“中联”,即与柬埔寨波雷烈国立农业学院合作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植入中国特高压智能运维等课程的优势技术;“东嵌”,即融入柬埔寨雨季对光伏板的影响等环境和国情模块,输出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实训体系,实现学校、东盟、企业的三方标准互认,形成三方国际化技能人才认证体系。同时把“立心”融入课程体系中,构建了“专业技术课+中文/跨文化沟通课+创新创业课”课程体系,组建“中方专业教师+企业导师+语言文化教师”的混编团队,采用真实海外项目开展“项目制学习”,以此达成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以技立盟,机制共建。学校构建了“一体两翼三通”协同机制,牵头组建的中国-东盟能源职教联盟为“一体”,汇聚56所国内外院校、企业,搭建了“政—校(国内)—企—校(海外)”四方协同的国际产教融合共同体,建立了中国-东盟能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等高端对话机制。组建辐射东盟的两翼平台:东盟六国参与的“桂水工坊”、深耕中国-柬埔寨绿色能源工匠学院;在柬埔寨波雷烈国立农业学院等建成占地300平方米的节水灌溉、智能电力现代化实训基地,配备数字化光伏和电力实训平台,建立了跨境协同育人机制。
“校—企—校”三方共建能源专家库,实施海外技能竞赛、学历教育与技术培训,构建中柬双学籍、学生学徒双身份、校企校三地培养方式,建立了“标准互通、人才互通、技术互通”的三通机制,以“我之所能”解决“他之所需”。中柬水电“教—研—培”基地入选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项目,并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活力50强。
以技立心,价值共创。学校构建“一支点三联通”实践路径,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以“价值共创”为战略支点,构建“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三大实施路径。通过“硬联通”传技,聚焦绿色能源等领域,与中国华电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依托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共建实训基地,通过订单培养、技术培训和技能竞赛等形式,推动技术标准落地,以扎实的技术传授帮助学员立身立业;以“软联通”育匠,与柬埔寨等海外合作院校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学古诗游中国”数字化课程,共享“大禹书院”、VR仿真实训资源等,构建文化融合育人之路;以“心联通”交心,通过举办“中柬工匠论坛”等高端对话,联合开展“三月三”民俗体验系列品牌文化活动,促进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实现价值共创与民心相通,达成育人目标与价值共创的有机统一和深度融合。
学校获评2024年“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卓越合作伙伴”,荣膺西部地区产教融合、服务贡献、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卓越高等职业学校。
(韦 弘 刘存香 李思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