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构建“五育”融合一站式学生社区“1+8+N”模式
发布时间:2025-09-15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时代“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学生成长为核心,以美育为抓手,以第二课堂为载体,积极探索富有专业特色、体现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新模式。
“红烛苗圃”一站式学生社区坚持党建底色,充分挖掘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相融合,以“1个党建空间、8个服务驿站”为主线,按照“思想引领、学业拓展、身心健康、文化浸润、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建设思路,探索“全时空、全内容、全过程、全支撑”工作体系,构建学校 “三全育人”新格局。
一、构建“三维”常态化工作机制
推动学生社区教育培养模式、管理服务体制、协同育人体系、支撑保障机制改革。依托学生公寓综合办公室,定期开展院系领导接待日活动,准确了解学生的心声和诉求。充分利用好“校内阳光服务站”、学生发展中心“我的诉求”平台,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践行“一线规则”,把领导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下沉到学生中,打造贴近学生实际、富有学校特色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学校“三全育人”新格局。
二、营造“1+8+N”互动式发展场域
(一)1个支点,持续发力。“1”指1个党建空间。探索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党建+”社区育人模式,发挥“党建+”聚能效应,推动党建与学生活动、与支部共建融合,开展生涯教育、谈心谈话、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使党建空间成为“我为师生办实事”的“最活跃地带”和“最坚强阵地”。
(二)8个星点,辐射四周。“8”指8个星点驿站。把美育纳入各个驿站活动全过程,让“小空间”释放师生间“大温暖”,用“小驿站”架起美育“连心桥”。
先锋驿站,弘扬“勤劳美”。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党团组织有机联动,开展青年团员学习实践,走在前做表率,贡献青春力量。
匠心驿站,践行“语言美”。开展“笔砚生香丹青诵”“信仰的回声”等活动,为师范生“三字一画一话”技能训练提供场所,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以铸匠心、守初心。
和乐驿站,崇尚“礼乐美”。依托红帆艺术团、韵之佾艺术团开展“铿锵之音,魅力舞蹈”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道德情操。
无忧驿站,共育“心灵美”。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文化活动”“心理成长论坛”“朋辈谈心谈话”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导(益)学驿站,践行“秩序美”,强化社区学生自学自律意识,全链条无缝式开展学业指导,提升学业知识掌握和运用水平,激扬自信自立力量。
逐梦驿站,践行“科学美”。打造学生社区创新创业基地,举办讲座沙龙、校园招聘、路演展示等活动,将创新创业氛围“燃起来”。
梦想剧场,践行“艺术美”。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途径,组织常态化艺术展演,将教育资源的丰富内涵融入其中,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梦舞拾光,践行“健康美”。舞蹈表演等美育活动,充分拓展和放大文艺作品催人向上向善的美育功效,强化对师生审美素养和价值观念的引导。
(三)N个个体,形成燎原之势。“N”是指被辐射的个体,即场域内的师生,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运转过程中,以学带学、以学领学,个体所表达的观点、形成的合力,也沿着“个体——星点——支点”的路径传播,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来,逐渐形成发展共同体的燎原之势,带动更多人参与,入耳入脑入心。
三、践行“六大解放”科学化项目实践
解放大脑,引导学生探索与尝试。通过“问题导向、以学引思”的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组织,学生掌握活动开展形式、调控自主学习进度,提升参与质量和效率。解放双手,鼓励学生动手和操作。依托哈范儿手工坊学生社团,开展布艺堆画、剪纸等非遗传承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解放眼睛,开阔学生视野和思路。邀请“五老”志愿者、骨干教师、能工巧匠,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开展讲座与辅导。解放嘴巴,营造畅所欲言新环境。畅通反映渠道,设置“红色信箱”,搭建“微心愿”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真心真情回应学生矛盾诉求。解放空间,拓展学生活动场所和阵地。以学生诉求为中心搭建驿站,让每一个“驿站”都散发着教育的气息,弥漫着教育的味道,涌动着教育的力量。解放时间,加大学生锻炼的投入和监督。“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对体育、劳动教育更加重视,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提升学生锻炼的质量,实现“一生一技”“一生多艺”的目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持续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功能,推进学生社区服务育人体系建设,发挥专业优势,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将学生社区建设成为学生党建的前沿阵地、“三全育人”的实践园地、平安校园的样板高地,为学校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助力护航。(淄博职业技术大学:朱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