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以“四位一体”党建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29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8月29日12版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始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党委—二级党组织—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组织工作体系,通过聚焦“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目标、强化“政治、组织”两大核心功能、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四化”管理举措、实施“领航、铸魂、强基、脊梁、头雁、保障”六大重点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把稳“方向盘”
筑牢党委领航掌舵的“四梁八柱”
党委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学校党委以“责任+学习+融合”三维发力,牢牢把准办学治校政治方向,构建起坚强有力的领导体系。
压实责任链条,完善治理体系。学校党委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构建党委书记负总责、班子成员牵头抓、处室负责人具体抓的责任体系,将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细化为35项具体任务,从制度层面理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机制,确保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思政教育等重要事项上把好政治方向。
深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能力。创新构建“5+6”全员学习体系,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学习小组—党外人士学习小组—团支部学习小组”五级组织为骨架,以经典研读、红色研学等六种渠道为脉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近3年,学校各级党组织平均每年组织集中学习254次、专题研讨24场,实地研学12次,形成以学铸魂、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
推进“党建+”融合,赋能事业发展。打造“党建+思政”“党建+育人”“党建+专业建设”“党建+社会服务”等矩阵式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马克思主义教学部直属党支部与制药工程等专业系教师党支部联建,开发课程思政案例库;制药工程系教师党支部创新实践协同育人机制,与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石家庄市两个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多家生物医药骨干企业开展校企支部共建,打造智造实训平台,对接生物医药产业需求,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和专业素养……这种融合式发展模式,带动学校获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实现党建与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的深度融合。
建好“加油站”
激活基层党建的“一池春水”
基层党组织是党建工作的“神经末梢”。学校以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设为抓手,让基层党建有“形”更有“神”。
标准化建设立规范。印制《基层党建工作规范手册》,对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流程等6类15项内容作出明确规定,让基层党组织“工作有标准、落实有参考”,有效推进标准化建设。结合学校实际细化“党员发展流程图”的5个阶段、25个步骤,编印党员培养发展指导手册,确保程序合规,修订党支部建设标准,使基层党组织“做有标准”。
规范化管理提质效。推行党总支书记例会、组织生活月报等制度,实施“党委学期督导、党总支季度检查、党支部月自查”三级联查制度,建立督查和通报机制,使基层党组织“评有依据”。与民办高校开展“1+5”党建帮扶,将党建规范化管理经验与民办高校共享,帮助其提升党建质量。
品牌化创建树标杆。深化“一系一品”建设,各系部结合专业特色打造党建品牌。经济管理系“‘五融合’特色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品牌经验总结获评省级高校党建典型案例一等奖;药学与健康管理系党总支创新“君臣佐使、望闻问切”工作法,将中医理念融入学生管理;制药工程系党总支的“CHO全基育人”和装备制造系党总支“1+3+1”育人工程,通过党员教师联系班级、企业、社区,形成“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支部建在专业群上”的特色模式。已建成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1个,2025年立项建设河北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
特色化联动拓效能。推动支部“走出去”联建共建,与河北旭阳焦化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支部手拉手”活动,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党员导师制”,覆盖学生9300余人。已建成“全省党建工作‘双带头人’工作室”2个,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个,入选省级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2个。形成“点上突破、面上开花”的良好局面。
激发“原动力”
锻造干事创业的“先锋队伍”
党员是党建工作的“细胞”。学校通过思想引领、实践锤炼,让党员成为推动发展的“排头兵”。
干部队伍作表率。实施“领航工程”,每年暑期开展干部培训,采用“理论授课+实地研学+线上研修”模式,年均培训干部500人次。建立校系两级领导“对接联系”制度,校领导联系2个系部、1个班级,系领导联系1个班级、2名教师,定期深入一线,切实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3名援疆干部扎根南疆,除承担专业课教学工作,还为当地企业培训技术人才260名,获评“第二师铁门关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等称号。
教师党员显担当。依托“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推动教师党员在教学科研中当先锋。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教师独立完成的“五方协同、三元融合、五级递进——化工医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财会金融教师党支部组建“乡村振兴服务队”,指导晋州市周家庄开展特色农产品推广、文旅项目营销、财务现代化升级。学校现有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1个团队获评国家教育部门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
学生党员亮身份。实施“头雁工程”,构建“入党启蒙—积极分子培养—党员教育—毕业生党员党课”全链条培育体系。在宿舍设立“党员示范岗”,在实训车间建立“党员责任区”,组织学生党员参与“助农直播”“乡村支教”等志愿服务,年均服务时长超1万小时。经管系“筑梦太行”志愿服务队连续两年获评团中央“七彩假期”示范团队,并获评全国“七彩假期”优秀团队、李保国志愿服务省级先锋队。
凝聚“向心力”
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同心圆”
党建工作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办学育人的成果上。学校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学校领导班子连续5年获评河北省考核“优秀”等次,学校获评省级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党建工作经验在河北省高校交流推广,为高校党建与事业深度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经验。
下一步,学校党委将持续深化“四位一体”组织体系建设,聚焦“新双高”建设目标和“十五五”规划,完善党建与事业融合机制,让每个党支部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每名党员都成为干事创业先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丽芳 国宏 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