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共同体 赋能打造“金基地”


发布时间:2025-07-0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7月2日11版

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引擎,正推动着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牢牢把握“服务区域经济、对接国家战略”的办学定位,以“共生、共建、共享、共赢”为核心理念,牵头组建全国现代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该共同体作为跨区域产教资源汇聚平台,致力于促进产教布局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有力支撑化工行业发展,深度对标国家教育部门“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目标与核心任务,在运行机制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与之同频共振、高度契合。

在共同体强大动能驱动下,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紧扣江苏高端化工产业发展脉搏,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提出并深入实践“四集五化六共”建设方略,打造集教学、培训、研发、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努力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行业转型升级提供“金基地”建设经验。

“四集五化六共”创新方略: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理念引领“四集”筑基:以“功能集成、资源集优、服务集聚、管理集约”为核心理念。在功能集成方面,打破传统教育与产业的边界,构建“教学实训—技能培训—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四位一体的闭环生态。资源集优机制通过“政府部门搭台、学校牵头、企业参与”的协同模式,汇聚了中国石化集团、万华化学等行业领军企业的优质资源。在服务集聚方面,建立“行业需求动态响应机制”,通过季度性行业企业调研、年度人才需求白皮书发布等方式,精准对接长三角地区高端化工产业带的发展,全方位满足区域行业企业需求。管理集约则依托智慧化管理平台,实现实训资源的跨部门协同调度,通过引入企业6S管理标准与数字化运维系统,形成“计划—执行—监控—优化”的闭环管理体系。

目标导向“五化”升级:瞄准“生产工艺绿色化、过程控制智能化、装置设备高端化、资源利用综合化、环境治理无害化”的行业前沿目标设计实训场景与内容,使人才培养紧密匹配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在生产工艺绿色化方面,建成国内首个全流程绿色化工实训生产线,使环保理念深度融入技能培养。过程控制智能化模块集成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学生通过虚拟仿真系统可完成从工艺设计到智能控制的全流程操作。在装置设备高端化方面,引入3D打印催化剂制备设备等高端装备,使实训条件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资源利用综合化模块构建“化工废渣—再生资源—高附加值产品”的循环利用实训链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化工生产废弃物转化为新型建筑材料。环境治理无害化模块建成集废气、废水、固废处理于一体的综合实训中心,学生可掌握当前主流的环保治理技术。

路径贯通“六共”协同:开辟“理念共商、资源共建、过程共管、设施共用、成果共享、效益共赢”的协同路径。共同体成员深度参与基地规划、课程开发、教学实施与质量评价,实现从理念到效益的全链条共生共荣,确保育人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无缝对接。

“一平台两基地四部六中心”协同发力:形成产教融合新格局

通过“四集五化六共”的具体实践,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形成了“一平台、两基地、四部、六中心”的产教融合新格局。

其中,“一平台”即绿色化工产教融合平台,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搭建了桥梁;“两基地”包括责任关怀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四部”涵盖实习实训部、社会培训部、技术服务部、运营管理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产教融合工作;“六中心”包括绿色工艺实训中心、先进装备实训中心、过程控制实训中心、环境保护与安全实训中心、分析检测实训中心、通用技能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实践教学服务。在此基础上,学校构建“三维四层”实践教学体系。“三维”指技能维、技术维、素养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四层”即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与岗位技能,通过分层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一体系协同构筑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绿色化工人才培养实训高地、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社会培训高地、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技术服务高地。

职教“金基地”成效辐射:打造产教融合新品牌

在全国现代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强力驱动下,通过深入实践“四集五化六共”建设方略,学校精心打造的职教“金基地”成效显著,不仅为化工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在服务产业升级、推动行业进步方面展现出较强的影响力。

力争成为行业标杆:作为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严格对接行业标准与企业需求,通过构建涵盖化工生产全流程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不仅为学生提供权威的职业技能认证,也为行业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提供重要参考,进一步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定期举办全国性的职业技能大赛和认证考试,学院不仅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还为提升整个石油化工行业职业评价标准作出了贡献。

强化安全环保教育:通过模拟真实化工生产场景,开展安全应急演练、环保责任教育等实践活动,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责任,学员们不仅学习到化工生产的技术技能,更深刻理解“绿色化工、安全至上”的行业理念,为将来成为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化工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行业师资培训:基地成功入选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省级培训项目承训基地,充分展示其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领域的实力。依托丰富的行业资源和强大的师资团队,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职业院校教师提供涵盖化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系统性培训,有力推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为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化工科普:基地成功入选“科普江苏”体验馆,成为普及化工知识、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化工行业兴趣的重要窗口。通过先进的AI技术和互动体验设备,将枯燥的化工原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科普内容,让参观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化工产业的魅力与未来。这一举措不仅提升公众对化工行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更为化工行业吸引潜在的未来人才,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的职教“金基地”在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四集五化六共”的创新方略指引下,不仅实现了教学、培训、研发、服务的一体化融合,更在树立行业标杆、强化安全环保教育、推动师资培训、普及化工科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张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