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的理想信念教育


发布时间:2024-05-2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4年5月22日07版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理想信念内容贯穿于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课程、教材和教学之中,构建层次分明、互相衔接,循序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教育体系,既保持教育目标的一致和连贯,又体现教育目标的不同与差异,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遵循理想信念形成的规律,直面大中小学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各自为战、相互脱节的问题,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研究,真正实现小学启蒙道德情感、初中打牢思想基础、高中提升政治素养、大学增强使命担当的具体要求。

以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教育目标为依据,整体性创新教学方法

理想信念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决定了理想信念教育要在小学、中学、大学一体化视域下进行系统的设计,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思维特征设计教学内容,因材施教。

小学阶段,要注重强化教育形式的活泼生动和目标导向,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有理想追求。中学阶段,要注重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引导学生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阶段,要重视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要放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理论成果,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上,用精、用实、用细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将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大我”。

由此,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方面做好“请进来”的工作,上好“大思政课”。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用生动的案例、翔实的数据,向学生科学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让学生在辩证认识个人与国家关系问题上具有更深刻的思考,正面主动回应学生的远大理想和志向,帮助学生更多维地解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时代新气象。另一方面,学院积极做好“走出去”的工作。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访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和革命纪念馆,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和感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品格和崇高的理想信念;走访娃哈哈、海康威视、大华等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去安吉余村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去奉化滕头村感受“生态农业”。在理想信念实践教育中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学生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善用课程思政,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协同性 

在理想信念教育体系中,必须将课程思政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理想信念教育体系与课堂教学,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配合,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共同构筑理想信念教育的协同育人体系。

小学阶段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各门课程,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落地生根。中学阶段立足不同课程的课程性质和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把理想信念的教育元素融入语文、英语、历史等课程的教学。大学阶段要将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的专业课程和社会人文类通识基础课内容相结合,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多学科视野。凝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工作者等力量,通过强化实践教学育人、企业合作育人、社会实践育人,同心同向同行,形成理想信念教育的协同效应。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方面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整合各门思政课程中的教育资源,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安排一定的学分和课时,精心设计实践教学活动主题,认真组织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学院注重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通过举办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开展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鼓励专业课教师深入挖掘拓展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报效祖国的职业理想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此外,学院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志愿服务,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厚植家国情怀。

教材内容编写注重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连贯性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一体化科学设计教材内容,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逐层递进,把各学段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铺陈好,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的理想信念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树立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信念。中学阶段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有理想并有坚定信念去实现理想的人。大学阶段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院引导学生探索关于自己未来的学业目标和职业理想,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结合,制定近期、中期和长远的计划,努力学习,不断提升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同时把个人学习进步与国家繁荣昌盛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让理想信念之花早日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此外,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学院打破考核主体的单一化设置,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共同体。同时,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课程评价中来,开展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建立“教育监管部门+学校+社会+家庭”的合作评价机制,将评价视域从课堂延展到学校、社会与家庭。学院立足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节点,锚定“教学要素”“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三个维度,基于“要素规范”“过程生成”“效果增值”三个视角,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学生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系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立项课题“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研究”[项目编号:M23JC057]和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2022年课题“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2A13]的研究成果)

(钮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