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推进产教融合 创新思政课程教学


发布时间:2024-01-16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16日10版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把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科学打造“一体多元三融合”办学模式,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打通产教融合育人路径,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思路

学校正确认识产教融合背景下思政课程的教育目标,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探索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断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思路,确保以正确的方向指引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

学校组织召开2023年度重庆市级职业教育教改项目开题暨结题评议会,稳步推进各个教改项目的研究与改革工作,培育一批高质量、标志性的教学成果,从专业、课程等层面切实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召开2023年秋季职业院校文化艺术大类“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主题教研活动,与重庆市26所院校60余名教师共同探讨职业院校文化艺术大类“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新模式、“数字艺术行业发展及岗位需求”等问题。

学校先后当选国家数智财经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智能网联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行业代表围绕精准定位、产教融合等内容,共同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模式,合力打造政行企校研协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为书写产教融合育人新篇章不懈努力。

产教融合带动教学创新

学校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全力推进政、行、企、校深度融合,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职业教育阶段打造产教融合新载体、新范式,夯实产教融合背景下思政课程教学创新的基础。

学校走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深入了解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并就推进市域产教融合体创建工作,加强校、地、企深度合作与北碚经信委和相关企业展开座谈,与园区和入驻龙头企业加强沟通、找准项目,积极推动联合体申报和落地。学校和多所在渝高校一道,与科大讯飞携手共建“AI+”汽车人才培养基地,在智能网联汽车人才联合培养、智能网联汽车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服务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以及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

学校持续深化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等知名场馆合作共建,通过课程开发、社会服务、项目研究、技能培训等方式,校馆协作共育文化传播人,推动学校智慧文旅专业群高质量发展。对标数字创意产业技术前沿,持续打造“1+2+N”职业技能竞赛基地群,坚持世赛标准、坚持公平公正、坚持精准服务,积极打造一流世赛集训基地。连续多次被确立为世界技能大赛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为世赛选手提供集训服务和帮助。

优化思政课程教学举措

学校以“双高”建设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使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习得技能技术的同时,把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学校不断深化“11234”就业育人体系建设,实现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发展,引导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以思政课为主体,以“特色思政任选课+课程思政专业课”为两翼,开展“在线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方联动,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学校着力推进大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落实落地,带领学生深入乡村、社区、企业一线,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智监慧农”科技助农乡村振兴实践团在重庆市“青春助农‘乡’约乡‘践’”“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交流会暨“金色之秋”总结会上作典型报告分享。

学校正式上线根据荣昌铜鼓山剿匪英雄故事原型塑造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课程项目,师生通过参与沉浸式红色剧本游戏,从第一视角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文化、汲取奋进力量。以红岩文化室为载体,以校内、校馆、校地“三联动”为保障,学校构建起将红岩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日常管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理论研究“五融入”红岩精神育人体系,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色、地域特色、学校特色的“红岩文化”品牌,逐步形成“一基地三联动五融入”红岩精神育人特色。基地已接待校内外各类团体参观360余场,接待人数超1.2万人,育人实效显著。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活动,分析专业学习、实训操作、社会实践等经历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职业发展目标,增强职业发展意识,提升职业发展能力。

学校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的理念,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创青春 智赢未来”2023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机器人大赛、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创新创效竞赛等各类比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

学校通过激发动能、激活潜能、激励创造,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以青春、时尚、走心的方式,在润物细无声中向师生传递正能量,努力让“正能量、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成为具有工商职院标识的校园文化作品标签,切实推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学校举办“思政讲堂——寝室‘聚’会 走近学生身边”系列活动,以思想碰撞、经验分享、榜样示范、典型带动等方式,结合“雷锋精神我传承”“一份选择一份担当”“技能成才强国有我”等议题,帮助学生明确个人人生目标和成长方向,让“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在学生心中扎根生长。扎实开展“一校一社一品”优秀学生社团及项目品牌培育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社团及项目品牌培育建设工作,扩大学生社团及品牌项目影响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繁荣校园文化。传媒与设计学院创作社获评重庆市高校“一校一社一品”优秀学生社团。

学校在每年夏、冬季分别举办乾坤湖捕鱼节与柑橘林采摘节,让学生在培植与丰收间,体验稼穑农桑之事,见证生命孕育生长的神奇过程,感悟生命绽放的光彩与律动,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实现生命价值。

建强打造思政课程教学队伍

学校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扎实、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学校定期举办优秀教师示范教学周活动,组织重庆市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团队、立项的虚拟仿真实训团队开展示范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示范作用,为专任教师在教学领域提供良好的学习范例,促进共同成长进步。创新推出“红烛课堂”“青年教师学习沙龙”“黄桷树下党史故事会”及系列微宣讲活动,以多样化形式营造沉浸式学习氛围,推动教师树立更科学的课程思政理念,把理论知识与社会热点结合,让课程思政内容更加丰富。通过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等项目,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交流、共同发展”原则,形成骨干教师帮扶年轻教师的特色。骨干教师从一对一指导、教学交流、职业规划指导、优秀教师经验分享等方面全方位地“传帮带”,进而增强其综合素养,提升职业竞争力。

学校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加大教师典型选树和表彰力度,通过举办新教师入职、优秀教师评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励教师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

(作者:刘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