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的青春摆渡人”
记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师德楷模张怡
发布时间:2021-12-14
梳着丸子头,一身休闲装,说话时常常带着笑容,这样的张怡,仿佛仍是一个大学生。
2018年,张怡来到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了一名专职辅导员。在学生们眼里,她是喜欢在班会上“整绝活”的“怡姐”,和他们一起网上“侃大山”的“怡导”,对他们的安全总是”唠里唠叨“的“怡妈”,也是总有办法“治”他们的张老师。学生工作无小事,学生工作无缓事,面对工作,她总是能恰如其分地处理好。
“辅导员的工作是良心活,细致活,”张怡说,“只有研究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才能带好学生。”
“我的学生是传说中的‘00后’”
张怡面对的学生,大多是“00后”。
有活力,个性张扬,重视自我。是她给学生们的评价。
开学季,是张怡和她新一届的学生们的首场“交锋”。刚入校的大一新生,很快就被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吸引了。有学生爱好广泛,“什么都想加入”,一下子加了八九个社团,“每天活动特别多,甚至会影响到早晚自习课,”最严重的一次,晚自习班里只来了一半人,坐得稀稀拉拉,场面很难看。
“有爱好是好事,但是要学会加以选择,也不能影响学习的任务和集体的荣誉,”这是张怡的原则,同时她也在观察中发现,“学生们自我意识很强,认为集体往往是包容他们的。但其实,集体首先是需要每个人维护的,每个人都要承担责任。”
为了治标治本,张怡除了制定严格的班规,控制请假人数,还将缺勤的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深刻认识放纵自己的错误,“如果我告诉你们,我今天想去逛街,我想去睡觉,不想来给你们上课,你们会是什么心情?如果你们都不来上课,咱们班还能要吗?”
将心比心,学生们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后来,这个班里缺勤的情况大大减少,再也没出现过因课余活动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
这是张怡与她的“00后”学生日常相处的一部分。以学生能接受、能理解、能认可的方式教育学生,是张怡成功开展辅导员工作的秘诀之一。“我比他们大十来岁,很多观念都不一样,也常常会有思维上的碰撞,很新鲜。”为了了解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动态,张怡加上了每一位学生的微信、QQ,有些学生的抖音账号她甚至也关注了,诸如“打call”“尬聊”“破防了”一类网络新词她也使用得熟练。在一个学生拍摄学校风景的短视频下,她留下了“YYDS”(“永远的神”)的评论,“学生们还是很有才的。”张怡骄傲地说。
“他们的爱好十分多元化,也有勇气追梦,这是非常好的。”对于这群“新新人类”,张怡期待着他们今后的发展,也审视着他们的表现,“但其中也有一些负面的东西,我需要加强引导。”
比如许多“00后”学生自幼生活条件好,养成了怕吃苦的性格,“总希望闭着眼挣大钱。”尤其是面对当下“网红经济”的潮流,许多学生也动了当“网红”的心思——“别人看我吃个饭就能挣钱”“直播玩游戏就能挣钱,”对于这种浮躁的心态,张怡认为“堵不如疏”,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
而不做任何准备就去尝试的结果,自然是失败:直播一小时,观看人数个位,涨粉量为零。后来学生找到张怡,感慨说,“当‘网红’原来也很难。”
“哪里有容易的工作?”张怡趁机跟学生强调,“天上不可能掉馅饼,想要得到一份好工作,还是要脚踏实地锻炼自己,掌握实际技能。”
加强正确职业观的培养,帮助学生清醒认识社会现实,这是张怡一直在做的工作。到了大三下学期,有些学生听说工作很辛苦,找各种借口,迟迟不肯去工作单位实习。张怡在做思想工作之余,还发动已经去到单位工作的学生及时反馈。得知单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和待遇都挺好,学生终于克服了畏难情绪,勇敢踏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在张怡的不懈努力下,她所带的班级,实现了就业率100%,连年学生工作满意度达100%。
“认真只能及格,用心才能优秀”
张怡给每届大一新生上的第一堂班会课,就是戳破学生一直以来对大学的幻想——“上了大学就自由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张怡不止一次告诉学生,“大学时光很短暂,一下子就过去了,容不得荒废。”
为了督促学生多学一点,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张怡特意在班级中建立了“学习部落”。利用一些读书、听书平台,建立群组,与同学们一同打卡学习。在“学习部落”中,一周推荐一本好书,让同学们通过向学校图书馆借阅、电子阅览等方式完成阅读,每天完成打卡。累计打卡次数多的同学,在期末会获得奖励,以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满足今后工作与生活的需求。
教导学生终身学习,张怡更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她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比赛、交流会,向更有经验的辅导员老师学习,整理出了厚厚的资料册:谈心谈话、心理疏导、思想教育……知识点满满当当,不放过每一个学生工作中的小要点,小问题,她还关注了许多高校辅导员工作相关的公众号,每天工作之余,一有时间就翻阅学习。
“做辅导员工作,认真只能及格,用心才能优秀。”2019年,张怡获得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职教分会思政工作委员会学术论文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2021年,她获得了辅导员技能大赛的团队特等奖。取得奖项并不单单是一份荣誉,而是将工作如何做得更加扎实有效的指导。张怡结合学生实情,探索创新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感十足。运营21-1班的学生还记得,在清正学风的主题班会上,张怡并没有采取常规形式,而是展示学生们都很有兴趣的网络热点关键词,“如果学生熟悉这个词,就大声鼓掌。”
对待一些娱乐新闻相关的词语,学生们很是熟悉,拍桌子的声音很响亮,但随着张怡播放到“南仁东星”“CNKI”等词语时,鼓掌的声音小了很多。张怡明白学生的关注点都在哪里,于是趁机提醒,“同样是在上网,还是要多学一点,不要被‘信息茧房’封闭住。”
“怡姐的班会课真的可以用惊喜来形容,她总是能想到好玩的点子。”运营21-1班王宇芳同学说。张怡的“点子”还有很多,比如翻转课堂,让学生自己来讲,因为“现在的学生很主动,很喜欢展示自我,同时自己讲出来,也可以加深思考。”在大一入学时的班会上,张怡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给毕业时的自己写信,“帮助学生确立目标,通过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思考大学期间的应该怎么过。”为了帮助省外生源地的学生适应校园,融入集体,同时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祖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张怡特意留出一节课,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跟大家介绍当地的美食,风土人情,得到了全体学生的热烈反响……
“辅导员的工作是良心活”
成为一名辅导员之后,张怡也经历了很多生命中的“第一次”。
第一次与学生讨论着制定班规、第一次通宵打电话安慰失恋的学生、第一次在深夜里开导突发情绪崩溃的学生、第一次翻山越岭的家访……
张怡忘不了她的第一次家访。那是她一直关注着的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背景问题,学生消极情绪严重,“浑身仿佛长着刺儿,要把自己保护起来 ”,对老师的话置若罔闻,与同班同学多次发生冲突,成绩也直线下降。
“虽然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但他本质上还是个好孩子。”张怡多次找到学生谈心谈话,并进行实地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父母离异,家境贫穷,自幼和奶奶相依为命。这令张怡心疼不已,她向学生的奶奶详细地介绍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坚持给学生的父母打电话,希望家长配合学校一起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开导学生,拉着学生了解他的在校情况和心理想法,帮助他规划自己的未来,鼓励学生调整好心态,好好学习,“只要你不放弃自己,老师绝不会放弃你。”
那次家访,张怡花了近一整天的时间。临走时,学生的奶奶拉着她的手哭着了很久很久。后来,学生的状态发生了很大改变: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了,也开始主动修复与身边人的关系,在学校里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还竞选担任了学生干部,成绩也从原来班级里的百分之七十,提升到了班级的百分之三十以内。在毕业时,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辅导员的工作是良心活,”张怡说,“一切都是绕着学生转,为了学生好。”而张怡带出来的学生,也成为了她的骄傲。在她所带的207名2018级学生中,毕业前荣获省级优秀毕业生5人,院级优秀毕业生12人,预备党员14人。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五四优秀团支部。班内多名学生在院系学生会担任学生会主席及学生会副主席、部长等职务。不少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成为了光荣的社区志愿者,在“美好70年?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愿者服务”活动中,都有他们的影子。
每当有学生告诉她得了奖、考上本科、找到满意的工作,有学生为她的工作点赞,道一声“老师辛苦了”,张怡总觉得“值了”。“我常常感觉,我们辅导员就像是学生的青春摆渡人,”她说,“从高中校园把他们接过来,引导他们过好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再把他们好好地送到社会上去,这是一件很神圣的事,值得我一辈子做下去。”
(作者:秦建 李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