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融·六维·二保障”提升育人质量
重庆健康职业学院、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共建“阅读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发布时间:2025-05-13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5月13日07版
面对全球数字素养战略升级与我国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双重背景,重庆健康职业学院与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共同打造“阅读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以“三融·六维·二保障”育人模式,着力提升育人质量。
探索“三融”教育改革
2021年,重庆健康职业学院与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共同启动“校长工程”,将课程改革提升至战略高度,打造“阅读素养、信息素养、数智素养”“三融”教育。一是实现顶层设计突破。将“阅读与信息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必修模块,建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直接督导。二是重构知识体系。打破传统文献检索框架,构建覆盖创新思维训练、信息检索与应用、数智赋能与创作“三融”内容矩阵。三是教学场景革新。将图书馆转型为“知识学习共同体”,打造集经典研读区、AI创作工坊、经典演绎空间于一体的智慧育人场域。四是经典阅读筑基。编撰《论语今缀》等思政读本,开展“1次即兴演说·写10篇诗文·背100首诗篇”诵读计划,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育人资源。五是数智赋能研学。开发AI文献分析、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学生运用AI工具完成文献检索、辅助作品生成。六是培养知识链生成。开展古典文献、名著文化、历史知识、诗词寓意、作者背景等的知识链接,以数据挖掘检索开展学、研、问、查、创,创新知识育人范式。“三融”改革使课程从“冷门选修”跃升为校级特色通识课,形成“晨读经典、日习检索、夜研数智”的特色学习生态。
从“三融”教育出发,以素养提升为目标,以成果打造为机制,形成素养和阅读教育育人体系,编撰出版数字教材《阅读与信息素养教育》。通过素养课程开展、文化校园建设、阅读育人推广,形成了校园独特的书香育人文化。阅读育人辐射学生达5万人次,得到社会各界及同行的高度重视及充分认可。
“六维”改革打通育人路径
“六维”改革即“课程、思政、教材、场馆、素养、数智”六个维度的教育教学改革。一是课程体系革新。完善制度推动学校将课程纳入通识课程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一门综合的素养和阅读教育育人技能课。二是思政元素浸润。开展经典阅读、名著阅读、诗词阅读、历史阅读、人物阅读等,出版经典阅读范本,挖掘思政元素,并融于信息检索和创作应用中。三是教材出版。出版纸质教材《阅读与信息检索技术》和数字教材《阅读与信息素养教育》,打通知识壁垒。四是场馆生态重构。“大楼+空间+设备”体现环境育人,“馆员+学者+名师”体现思想育人,“信息+数字+AI”体现学研育人。五是素养评价改革。在推进素养评价改革中,以量化和质化阅读作为学习的起点,以知识的丰富积累作为学习生涯的重要支撑,以成果的形成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作为教育的目标。六是智能赋能教育。搭建AI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高阶思维、创新研究设计等功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重庆市图书馆学会、重庆市高校图工委、川渝地区高校图书馆曾多次邀请专业代表在大会上交流发言、推广经验,其教材在全国高校推广应用,发行量达8万余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全民阅读及数字教育背景下的‘文献检索’课教育改革研究实践”,获批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
“二保障”体系筑牢改革根基
“二保障”体系即“师资团队和制度规范”双保障体系。一是师资跨界融合。构建图书馆、通识教育、思政教育三级专兼职教师团队,构建“图书馆专家+思政(通识)教师+数智工程师”三级技能指导团队,成立专业教研室。二是制度规范保障。从人才培养方案到通识教育安排,从师资团队建设到人才引进和研修,从教学大纲、标准到行课规范,各式制度和规范构建,形成系列保障举措,确保改革持续深化。2024年下半年,由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承办,重庆市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馆际交流会在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举行。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和重庆健康职业学院教育为例开展研讨和示范交流,研讨AI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和阅读育人教育成果分析。重庆市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将《阅读与信息素养教育》教材列为重庆市高校特色育人成果。
(谭工 殷朝华 秦继强 邵魁德 邹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