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医康养护教”培养康养服务高端人才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实践之路(一)


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5月13日06版

在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的时代背景下,老年人口的健康需求勾勒出一幅庞大而复杂的康养服务图景。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东方学院”)作为浙江省“双高计划”建设学校、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凭借在康养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创新构建“医康养护教”“五位一体”模式,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康养人才培养之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东方方案”。

创新模式:构建“医康养护教”“五位一体”育人体系

东方学院以“医康养护教”“五位一体”模式为突破口,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产教融合实体化:东方学院联合温州现代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绿城康养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医康养护教”康养综合体。综合体集医疗服务、康复训练、养老照护、教学实践、人才孵化功能于一体,使学生在校内即可进入真实场景开展实训。学生可以“晨学理论、午习操作、暮省案例”,实现“服务对象即教学伙伴、生活空间即育人场域”,真正做到“学用零时差”。

教育链与产业链贯通:东方学院创立“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闭环机制。企业深度参与专业课程设计,将适老化改造技术、智慧养老系统操作等前沿内容融入教学;学生毕业前进入合作企业开展岗位实习,优秀毕业生直接留企就业。这种模式使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实现“零时差”对接。

标准引领与资源共享:东方学院牵头制定温州市《老年友好乡镇(街道)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开发涵盖老年康复护理、智慧养老管理等领域的14部专业教材。同时,依托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浙江省民政管理综合技能实训中心等平台,建设9门信息化课程,打造“线上学习+线下实训”的混合式教学资源库,推动康养教育资源普惠共享。

成效显著:培育行业领军人才,形成创新成果

东方学院“医康养护教”“五位一体”模式的实践,不仅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飞跃,更在技能竞赛、人才输出、社会服务等领域结出累累硕果。

技能竞赛屡创佳绩:学生获得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公共管理与服务赛道“健康养老照护”赛项金奖,连续3年获得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赛项一等奖,并获得国家级别一、二等奖。在竞赛中,学生运用智能康复设备为模拟失能老人进行精准护理,展现出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人文关怀素养。

人才输出精准高效:东方学院累计为社会输送近3万名康养人才,其中,8000余人成长为养老机构骨干。2020届毕业生麻巧燕仅用4个月便晋升为温州某养老机构院长,成为年轻的管理者;众多毕业生在绿城康养集团有限公司、泰康之家(北京)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担任核心岗位,印证了学院精准育人的成效。

社会服务辐射广泛:东方学院承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养老护理员等4类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建设,为浙江省提供培训与鉴定师资。组织百名教师、千名学生深入山区、海岛,为万名老年人提供义诊、康复指导等志愿服务。此外,东方学院还设立养老创业孵化器,孵化出温州市汇心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实体企业,开展适老化改造、居家养老运营等业务,直接服务5000余个家庭。

辐射引领:打造康养教育的“东方方案”

东方学院在康养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不仅服务地方,更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影响力。

经验推广与媒体聚焦:“医康养护教:高职院校智慧健康养老专业产教融合新模式”入选教育部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其经验被主流媒体报道100余次。学院通过举办全国康养教育研讨会等方式,向全国职业院校推广“东方方案”,带动12个省份的院校开展专业改革。

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东方学院在两岸大健康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高校代表在相关活动中作主旨演讲,并在2023年获评浙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突出贡献单位。此外,东方学院还与德国、日本等国的高校开展康养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养老理念和标准,推动康养教育发展。

政策影响与行业变革:东方学院的实践成果为国家康养教育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其“医康养护教”“五位一体”模式中的校企合作机制、课程标准体系等内容,被纳入多份省级职业教育改革文件。随着模式的持续推广,一场覆盖全国的康养人才培养变革正在加速推进。

从模式创新到成果辐射,从人才培育到行业引领,东方学院以“医康养护教”“五位一体”模式,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康养服务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未来,东方学院将继续深耕康养教育领域,为构建“老有颐养”的美好社会贡献更多“东方智慧”。

(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