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凯:产业升级的本质是人的升级


发布时间:2016-02-16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6年2月16日04版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战略为代表的“智”造引领、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产能转移、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为代表的创新驱动,作为各产业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三个突破口,为我国产业升级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在此关键时刻,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产业升级本质上是人的升级为核心理念,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

   支撑中国制造2025   实现“智”造引领

   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希望建立一个既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又体现世界发展潮流的中国工业体系,既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解决就业问题,进而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高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关键点是系统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只有瞄准制造业人才发展的需求,补齐自身短板,加强统筹规划,增强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等,才能逐步建立起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行动计划中将服务“中国制造2025”单独列为一条,提出针对性措施“优化院校布局、调整专业结构”,明确了高职教育与产业同步发展的机制“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设置与改革、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特别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的八项挑战,提出“主动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需要,围绕强化工业基础、提升产品质量、发展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调整专业、培养人才”。此外,针对“中国制造2025”,在行动计划中还分别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培养中国制造2025需要的不同层次人才”“支持地方和行业引导、扶持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推动工业文化进校园”。这些措施必将有效提升高职教育支撑我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能力。

   配合“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产能转移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战略。行动计划高度重视高职教育对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撑作用,提出高职教育要借此机遇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既“请进来”,继续学习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也要注重“走出去”,特别是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动建立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行动计划从三个方面强化高职教育改革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一是在政策层面,要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政策对话,探索对发展中国家开展职业教育援助的渠道和政策”。二是在教学和人才标准方面,支持高职院校将国际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方法等引入教学内容;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与规则的研究制订,开发相应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三是校企联动,支持职业教育与企业积极走出去,与积极拓展国际业务的大型企业联合办学,共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发挥高职院校专业优势,配合“走出去”企业面向当地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鼓励示范性和沿边地区高职院校利用学校品牌和专业优势,积极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四是适应需要,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主动发掘和服务“走出去”企业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这些措施,以教育为引导促进官民合作,使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往来越来越频繁,基础越来越坚实,务实合作必然越来越红火。

   加强技术技能积累  实现创新驱动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

   行动计划对高职教育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首先,提出创新创业的基础是,“按照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调配师资、改革教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其次,提出营造创新创业的环境,“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再其次,提出将积极探索面向学生创新创业的各项机制,如“探索将学生完成的创新实验、论文发表、专利获取、自主创业等成果折算为学分;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此外,行动计划还提出与企业共同建设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机制,行业企业拥有先进的应用技术且更新较快,高职院校的技术研发能力较强,从技术技能积累的角度出发,行业企业要与高职院校深度合作才能形成创新合力,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加强行业指导评价  促进协同育人

   行业是产业的代表,发展行业职业教育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也是保障产业转型升级人才供给的有效途径。

   行动计划把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通过调动行业组织的参与来丰富高职教育的改革路径,行动计划总计65个任务、22个项目,其中有31个任务和项目,行业是负责单位之一,成为落实行动计划的主力军。二是以转移政府职能为契机,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指导高职教育改革,“鼓励和支持行业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高职院校的规划与指导”“推动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就业形势分析、专业预警定期发布制度”。三是改革创新高职质量保障机制,提出“对用人单位影响力大的行业组织开展专业层面的教学诊改试点,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通过结果评价、结论排名、建议反馈的形式,倒逼职业院校的专业改革与建设,职业院校自愿参加。专业诊改方案由相关行业制订、教育部认可后实施”。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首次提出用人单位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必将对高职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宋凯: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