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示范 树立新标杆 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

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明


发布时间:2023-03-13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3期

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党和国家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又一重大举措,是职教领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部署,进一步完善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必将汇聚央地、行企、院校等各类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的新合力,构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新格局,形成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新生态。

《意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具有五个突出特征。一是时代特征。坚持和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放大格局,优化定位,提升功能,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基础。二是战略思维。重新审视职业教育功能定位,整体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在全局谋划、总体设计的基础上,聚焦阶段任务,确定发展目标,找准突破口,排出优先序,有序有效推进职教体系建设改革。三是系统观念。树立大职教观,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融合融汇,使职业教育成为驱动教育体系变革的活力因素,成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动力因子。四是创新理念。破除“矮化”“窄化”职业教育的思维定式,针对长期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板弱项,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稳步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五是务实举措。坚持务实管用,重在落地见效,设计了省域职教体系新模式、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国际交流合作机制等一系列新招,提出了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等一系列实招,有针对性地解决最迫切的关键问题。

山东是首个部省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职业教育学制构建、“职教高考”制度、教师招聘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混合所有制办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技能大赛新赛制等做法在全国推广,两次被国务院确定为职教改革成效明显省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近20处重要突破均借鉴了山东的首创做法,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和中组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育部联合举办的“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介绍了经验做法。当前,山东发展进入全面求强、大踏步向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山东省委省政府做出打造职业教育高地“升级版”、树立示范和标杆的决策部署,强调抓好抓牢人才引育创新的职教阵地。今后一个时期,山东职业教育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落实《意见》精神,以部省共建、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为主线,推动职业教育面向产业、面向人人,着力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认可度、贡献力,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待转化为“大有作为”的山东实践。

一、树立全面发展理念,培养“红”“黄”“绿”“数”高技能人才

“红”就是传承红色基因,“黄”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绿”就是培养绿色技能,“数”就是培养数字技能。我们将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夯实学生的信仰基石和文化基础,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发挥山东红色资源丰富、传统文化资源深厚的优势,适应职业教育特点,开发一批教学资源,建设一批研学基地,打造一批实践项目,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职业学校紧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开设相关专业,推动传统专业升级变革,普遍实施适应新业态、新领域、新材料的绿色技能教育。开展专业数字化改造,覆盖全部职业教育专业,明确职业岗位数字技能要求,强化学生通用和专门数字技能培养。

二、分产业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十强”优势产业发展壮大

山东正加速向新旧动能转换“十年塑成优势”迈进,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迫切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我们将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优势产业集群,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等10个覆盖全省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共同体内,由职业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行业企业共同组建现场工程师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共建开放性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技术转化与创新平台、岗位技能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员工生涯发展与职业体验中心,实现行业内人才培养培训、技术创新、科技研发、成果转移、社会服务等全要素融合。

三、分区域组建产教联合体,服务区域协调发展、融合发展

山东经济发展规模大,工业门类覆盖广,区域产业结构各具特色。立足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我们将对接山东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建设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三个产教联合体,绘制产教对接图谱,引导产教资源紧密对接,增强产业资源和教育资源配置的精准性和系统性,提升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同时,各设区市,各经开区、高新区及功能区,“一地一案”、分类施策,依据区域特色产业组建产教联合体,上下支撑、左右协调,形成多中心、多维度、多层面的全省产教对接新格局。

四、组团式建设海外职业技术学院,伴随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

山东是海陆丝绸之路重要交汇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正在加速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增长极。“产业发展到哪里,教育就跟到哪里。”我们将聚焦“走出去”企业海外业务发展,整合全省职业学校资源,采取“政府统筹、行业牵线、校企携手”方式,在“一带一路”沿线组建一批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和办学点,建设“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标准和模式“走出去”,培养培训满足当地发展和中资企业需求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

五、嵌入式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县城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带动农业农村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山东县域经济总体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梯队,面对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的发展要求,我们将推进高职教育资源向县域下沉,支持有需求、有条件的人口大县和经济大县、强县及特色县的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为高职院校,遴选一批高水平中职学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为县域发展留住人、培养人。同时,大力发展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开展分专业、分类型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推进实施高素质农民技能提升、乡土人才培育计划,服务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六、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更好满足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教育需求

山东是人口大省,是全国唯一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双过亿”的省份,这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我们将加快职普融通,促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优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学校和特色化专业,做大做强职业技能培训,让学生不论读职业教育还是选择普通教育,都有成长成才的平等机会和希望,让不同禀赋学生可以多样化选择、多次选择,让社会成员随时随地获得个性化、多样化、终身化的学习与培训需求,不断提高新增和现有劳动力综合素质、职业技能水平,成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坚力量。

引用本文请标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笔谈之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