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职业学院:立足“四个着力点” 构建语言文字工作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3-03-02 浏览量:

潍坊职业学院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将语言文字工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社区教育培训、职业农民培训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结合,构建“推普+”工作体系,开创语言文字工作新格局。

语言文字工作精品化 “推普+社团”实现传承与育人并举

学院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院年度重点工作,在将语言文字工作与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推普周宣传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工作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语言文字工作内涵,把语言文字工作与立德树人相结合,与教育教学工作的结合,通过打造推普实践主题活动,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目的。学院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基础,成立了“潍职文创爱心服务志愿团队”,深入潍坊东庄社区、安丘市张家屯村等乡村区域,成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家对家”推普帮扶活动,帮助儿童、妇女、农村干部提升普通话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自2020年以来,团队开展“家对家”推普帮扶活动,针对区域性、习惯性不标准发音开展了898次入户帮扶活动,志愿服务团队还多次对接幼儿园、小学、少年宫及社区讲堂,开展推广普通话公益课堂,进一步促进农村普通话推广工作成效。在 2022 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活动中,学院3 个团队获评“优秀文字团队”。

语言文字工作主题化 “推普+社区”实现传承与创新并举

潍坊职业学院社区教育学院与潍坊市教育局关工委密切配合,成立专门教师团队,开发汉字文化系列课程,开展汉字文化宣讲培训。该课程通过汉字把传统文化分门别类串联起来,同时又做到通过传统文化把看似不相关的汉字归纳到反映核心主题中。重点针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群体,旨在培养孩子们对汉字的兴趣和情感,通过让孩子们了解每个汉字的本义、引申义和今义,解决孩子们写字难、慢、错、别,古诗文理解困难等问题,训练汉字记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为满足不同受众群体需求,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通过微信直播、腾讯直播等方式让汉字文化的传播不曾中断。学院配备专门的书法教室,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网络平台报名的方式,每周举行一次汉字文化公益课。同时,利用潍坊教体局搭建的“三所一站”平台,有计划地按照街办社区网格状划分区域,进行轮流宣讲,通过隐含在字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北海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表示:“潍坊职业学院的“推普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必将帮助北海路街道的社区群众形成浓厚的普通话氛围,助力街道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语言文字工作专业化“推普+技能”实现传承与服务并举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提出,聚焦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聚焦重点人群,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大幅提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农村普通话水平,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潍坊职业学院主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潍坊“三个模式”创新提升,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牵头成立了潍坊职业农民学院,形成了覆盖全市、资源统筹、上下联动的“推普+技能”工作格局。为保证授课效果提升培训质量,学院针对学员方言多且方言差异大的特点,在培训教师选拔上下足功夫。培训班教师不仅要求专业知识渊博、实践动手能力强,而且要求普通话水平高,具备二级甲等以上的普通话等级证书,确保培训发音标准、语音语调流畅,实现全程无障碍交流。培训过程中,授课教师用标准的普通话向广大受训学院讲授先进的理论知识、传授新技术、新理念;要求师生双方不仅在理论学习中,而且在参观学习、交流心得等实践性学习环节全程使用普通话交流,切实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促进农民职业技能提升、增强就业能力。自潍坊职业农民学院成立以来,面向种养大户、农业工人、农业生产服务人员开展大规模短期培训,累计培训25000余人,真正培养综合素质高的现代化职业农民。

语言文字工作国际化 “中文+国际交流”实现传承与推广并举

学院积极参与“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发展,先后立项承办教育部语合中心“中文+无人机操控与维护”教学资源建设、汉语桥“感受中国饮食文化,学习当代中餐礼仪”等项目,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和水平。来自各个国家的学员通过本项目能够学习汉语、提升技能、加强沟通和交流,未来为增进国家间友好交流做出贡献;乌干达布卡拉萨农学院校长表示:“汉语桥项目受到了众多学生的欢迎,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可以领略中国深厚的语言文化,获得专业技能,真正满足学生“中文+技能”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