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职业学院:“党建+数字” 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发布时间:2023-03-0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3年3月2日08版

淄博职业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实施“党建+数字”模式,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党建引领+大数据应用 

激发全员协同育人新动力

抓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学校党组织的主责主业。将数智思维、数智理念应用到育人工作中,是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组织协同,数据治理成效突出。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三个带头”,党委成员、党支部书记带头研究思政教育,带头上党课、思政课,带头联系班级、学生,形成以上率下、层层示范的格局。把基层党组织建在专业群和重大项目上,强化“双带头人”培育,实行党务工作者职称、职级“双线晋升”,实现党建考核与绩效考核充分融合。做实做优党建带团建,育人上协同合作、优势互补。搭建全方位数据治理平台,量化人才培养和学校运行状态。实施骨干提升、熔炉淬炼等党建专项计划,通过数据治理平台加强过程监督和目标完成度评测,及时反馈和改进绩效考核办法,压实党支部、党员育人责任。

队伍协同,分类聚向职责清晰。细化职责任务,聚向思政育人打造“六支队伍”。党员领导干部深入班级、宿舍,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排忧解难;思政教师、辅导员以信息化方式“24小时全覆盖”跟进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服务;专业教师主动深挖思政元素,系统融入课堂教学;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组织心理健康普查和跟踪复查;企业家、工匠大师等兼职教师现身说法,将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根植于学生心田;以朋辈教育为“活水”,构建学生干部示范性群体培育模式和长效机制,设立“班干部训练营”,培养悟性强、素质高、能力卓越的学生干部,带动学生共同进步。

贯通培养+数字化转型

开创全过程育人新局面

从招生到就业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德技并修人才的必然要求,数字化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闭环培养的成熟和定型。

系统规划,全周期思想引领。落实招生育人工作理念,打造“我的眼里只有你”“教授专家讲专业”等宣传品牌,引导学生树立技能强国责任感。抓好新生入学教育,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军事训练、校史校情主题讲座等九大内容体系,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淄职精神。分级明确思想培养目标,一年级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二年级以职业精神培养为主,三年级以学生成才和终身学习理念培养为主。在此过程中,把握节点,以重大节日、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为契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在党日团日、“我们的节日”开展主题活动,打造淄职特色思政课。对临近毕业的学生开展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一对一”咨询、就业实践等活动,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和校友意识教育,助力学生建立职业预期。

评价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建立集支持、评价、保障于一体的大学生发展中心,呈现学生学习情况、心理健康、资助服务、素质测评等24项指标数据,定期生成学生个人发展报告。建立多维度对比分析机制,对照不同学期、专业排名和发展要素数值与标准值、目标值的差距,实现纵向、横向和差异对比。构建学生发展质量模块化预警机制,学生本人自警,辅导员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通过数字化、可视化的评价,引导学生自我诊断、自我改进、循环提升。学生自主发展研究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要素融通+信息化赋能

构筑全方位育人新范式

围绕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把握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特点,赋能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融通思政要素,构建“一主线四融合五协同”育人体系。

“一条主线”,把牢思想总开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积极发挥党组织育人功能。党委带头践行“双周双学”制度,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各党支部、各部门坚持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融合、“双提升”;学生积极参加“青年大学习”。加强对体制机制、项目布局、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的系统设计,定期分析学校思想政治领域情况,协调推进重点任务落实。

“四个融合”,守牢育人主阵地。集聚家庭、学校、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源,将课程、科研、文化和实践育人深度融合。“双融合双对接”“双推双创”,即思政课程融合课程思政、专业教学融合思政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接专业院系、思政教师对接专业教师;推进思政课程创新,推进课程思政创优。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先后建成省、市级科研平台34个,突出应用研究,解决中小微企业技术难题。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齐文化精髓有机融入思政教育,搭建“一课两库三平台”,铸就“齐地匠心”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入选全国职业院校中华传统美德品牌项目,获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建立技能强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组成的实践育人格局。引入企业生产规范,在专业实践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实施以赛促学,鼓励学生在大赛中精进专业技能、锤炼劳模精神;组建“淄小青”志愿服务总队,引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铭记责任,年均开展实践活动400余场,累计服务56万小时。

“五方协同”,筑牢联动责任体。畅通育人时段和虚实空间,加强管理、服务、心理、资助和网络协同育人。增强“质控+信息”治理能力。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新格局。增强“5G+智慧校园”应用能力。构建专业(群)智慧教学深度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专业与课程升级。打造“幸福心理”育人品牌。投入1000万元建成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示范中心,形成了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六结合”长效工作模式,获评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发展型资助引导学生成长。开展“展翼工程”“十佳励志学子”评选等励志感恩教育,提升受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获省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建成学校“两微一抖一号”网络思政媒介矩阵。开设“思政微课堂”“淄职新青年”等网络专栏,加强学生舆论引导、文化引领。

“党建+数字”“三全育人”模式的形成与实践,使学校的“大思政”格局更加完善,育人成效凸显。近三年,学生获国赛一等奖9项,2401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81人获国家奖学金,660人获评省级优秀毕业生,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8万余名,用人单位好评率达97%以上。

(张成山 杜玉英 郭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