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网站】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论坛暨示范院校建设周年成果展示会召开


发布时间:2008-12-27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教育部网站,2007-12-28

2007年12月26日-2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主办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论坛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一周年成果展示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于2006年启动的旨在引导一批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高职高专院校进一步办出水平、创出特色的院校建设计划。为此,中央财政将拿出不少于20亿元资金,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选择办学定位准确、产学结合紧密、改革成绩突出、制度环境良好、辐射能力较强的高等职业院校,以专业建设为核心,进行重点支持,并以此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

该项目启动一年来,成效显著。在2006年度中央财政累计投入4亿元的引导下,地方财政已到位资金8.17亿元,企业行业支持投入已到位1.63亿元。2007年度,中央财政继续投入5.8亿元,还将带动更多的地方资金、企业行业资金对该项目的投入。

首批立项建设的28所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扎实推进示范院校建设工作。他们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其中包括5334个校外实习基地,并聘请了5394位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有5009 家企业与这些建设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共计接收实习学生 23.7万人月、就业毕业生 3.5万 人。同时,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典型案例。

在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院校生均预算内经费标准逐步升高,平均升幅为20%,最大达到 370%;各院校跨省招生平均比例从16%提高到22%,最高达到 51%;中、东部院校对西部招生平均比例从4.4%提高到8.6%,最高达到20%。对口支援培训教师与学生近万人,对口支援188所院校,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21万人次。另有8.8万名贫困学生获得奖助学金。

一年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运行机制尤其是运行质量监控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的成果。示范性高职院校在项目的绩效评价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尝试:由建设院校自己定目标,自己定考查检测指标,自己检查是否达到目标,然后由项目建设办公室组织力量进行全程监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这次论坛和会议为了展示建设成效、加强合作交流、宣传成功案例、树立整体形象,即高职教育战线携手行业企业、为社会服务的新形象,采用了开放式的组织形式,体现了高职教育体系开放的特征和多方“合作”“共赢”的基本思想。例如在26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案例展示中,由各建设院校分别进行解读,使与会者更好地理解示范校是如何与企业对接、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的。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对一年来示范院校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这不仅是高职教育,也是整个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她向校企合作双方表示新年问候,并希望广大高职院校特别是示范院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定位,加强内涵建设,强化特色,提高质量,以高职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27日举行的论坛上,部分示范建设院校和香港职业训练局负责人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做了发言,国防科工委、民政部、机械工业协会进行了行业相关信息发布,新闻媒体、院校、企业、政府部门代表就新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实施进行了论坛讨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周远清会长在会上讲话指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我国教育加强与经济社会的紧密联系积累的有益的经验,不仅对高职教育,而且对整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最后,70所立项建设院校还提出了题为《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服务》的“北京论坛倡议”。

教育部、财政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教育、财政部门的有关领导,以及包括示范建设院校在内的180所高职院校和100多家企业、新闻媒体的代表共900人参加了会议。据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国近1200所独立设置高职院校中遴选100所左右予以重点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两批共70所立项建设院校的遴选,这些院校正在按照教育部、财政部批复的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加紧建设。明年还将启动30所左右立项建设院校的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