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搭建校所合作平台 共育高质量审计人才


发布时间:2022-11-1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审计专业群坚守为党育人初心,勇担强国育才使命,遵循国家“双高计划”职业战略,抓住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建设的重大契机,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为引擎,经过近10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走出一条适合审计人才培养的校所共育之路。在审计人才校所合作共育的实践中,每年有近百名学生进入立信、大华、和兴等全国百强会计师事务所专业见习、就业。自2017年开始与北京东审鼎立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开展订单班5届、现代学徒制班2届,创建了“校所共育,工学交替,四阶递进,五元融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合格审计人才。

搭平台,建机制,结成产教融合育人共同体

面对社会与市场,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身为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智慧财经专委会轮值主席单位、河北省财经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中联智慧财经产业学院发起单位的优势,搭建了国家、省域与校群多层面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平台,建立机制,联袂合作,共育审计人才。各个平台定期举办专业论坛、组织专家研讨会、开展区域内行企调研等活动,进行全国、省域财会大类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汇总或发布专业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实习就业等相关信息数据,形成财会大类专业建设质量报告。并依托群院共建思路的平台,将智慧财经产业学院可持续发展与审计专业群建设相融合,形成协作效应,实现校企资源互通互融共享。共建“1+1+N”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将审计专业群教师发展、人才培养、社会与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等功能有机结合,实现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人才链与产业链“双链驱动”,形成共建校企与群院的命运共同体,服务国家人才培养战略需求。

探路径,创模式,实现共育审计专业人才大突破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审计专业以社会审计工作性质及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需求为导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寻审计人才培养新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东审会计所商讨,校所双方共同制定“东审班”等特色班级人才培养方案,借鉴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模式,共建“学校+事务所”学徒培养“双基地”,开设“智能审计”事务所特色课程,实行“教师+师傅”“双导师”教学法,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劳动教育以及岗课赛证标准”等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在三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创建了“校所共育,学工交替,四阶递进,五元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特色班级人才培养分成“校内学习+所内实践+校内实践+所内提升”四个阶段,环环相扣、阶阶递升,从夯实学徒基本功到提升核心岗位的专业水平,最终实现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跨越式进步。

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学校发挥培养主体作用,在事务所学习阶段,事务所发挥培养主体作用,充分实现校所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学校和事务所“双向基地”、企业师傅和专任教师“双重导师”,充分保障特色班级各项人才培养工作的落地见效。

学生经过“四阶递进”模式的培养,对实习就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在后期的专业学习和顶岗实习中体现出明显优于其他普通班级的学习效果,部分学生在实习期内就表现出了优于其他院校毕业生的良好发展潜力。如今,学生每年在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后就业的人数达百人以上,校所共育工作行稳致远。

班为所,班企化,实现育人高质量发展呈新局

培养人才在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与民生,因而要着眼于为行业岗位设计。学校受到会计师事务所日常审计工作项目化团队的启发,“东审班”等校所共育班级的日常班级管理亦采用项目化班级管理模式,入班即入所,企化管理教学。根据不同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在班级内组建项目团队。在此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以项目组为组织成员,参与课程设计、技能竞赛、职业规划、团队协作、文体活动等各项专业及其他活动,以适应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项目化团队工作需求,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协同合作,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提高全班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特色班级人才培养目标。并采用会计师事务所企业文化中的积分制原则,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亦实行积分制。经过三年的项目化教学与管理,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测评。测评结果显示,学生完成了与校企合作会计师事务所的实习与岗位对接,达到了学以致用、毕业即就业的效果,促使职业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呈现新格局。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审计专业群在校所共育过程中经过不断摸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教学施教与管理模式。面临职业教育的诸多挑战,学校将不断求索创新,笃定前行,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续写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