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外学校以培养国际人才为目标
发布时间:2022-10-27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2年10月27日09版
日本海外学校,是由日本文部科学省和外务省牵头,在日本之外创办的国际学校。根据文部科学省统计数据,1971年至2020年间,日本在海外开设了95所日本人学校、228所海外补习学校和7所私立海外学校,日本人学校和海外补习学校在籍学生人数达到了38250人。
日本海外学校类型与管理
目前日本海外学校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日本人学校。该类学校是实施与日本中小学同等教育制度的全日制学校。日本人学校的招生对象仅限日籍子女,主要为日本外交官、日企员工子女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在学段上,日本人学校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学段。日本人学校一般由海外日本人协会、海外企业代表、学生家长代表等共同构成的学校运营委员会负责日常运营工作。在课程内容方面,日本人学校教授与日本本土学校相同的教学内容,使用原版日语教材。
第二种是海外补习学校。该类学校主要为海外日语学习者和日籍子女提供日式教育,是一种非全日制国际学校。海外补习学校一般利用周六日和放学时间为学生提供日本小学或中学部分课程,并以日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在运营方式上,海外补习学校与日本人学校一样,由学校运营委员会负责日常运营工作。相比日本人学校的“封闭性”,海外补习学校的国际化程度更高,在招生、教师聘用方面包容性更强,但也存在学校经费不足、教师待遇偏低引起教师流动性过大、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等诸多问题。
第三种是私立海外学校。此类学校在招生对象、教学内容、教材使用方面与日本人学校基本相同,但在运营上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教师聘用方面,私立海外学校的教师主要由日本本土学校自行招聘并派遣,不需要经过文部科学省统一安排。
日本海外学校的功能属性
2022年6月17日,日本《海外教育机构教育促进法》颁布并实施,明确了日本海外学校的发展方向。
第一,日本海外学校要巩固已有的办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与日本本土学校同等的教育水平。为此,文部科学省扩大海外教师派遣规模,确保海外学校教职员工充足。文部科学省充分利用各地推荐的优秀教师和大学师范生资源,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和在职研修培训,保证外派教师具有相应资质与能力。同时,外务省加大海外学校的补助力度,提高外派教师待遇,提供远程学习和信息化设备,帮助海外学校优化校园软硬件环境,保障海外学校安全。
第二,日本海外学校要变革原本以“母语学习”为主导的课程内容,拓展日籍子女的全球化视野,确保日籍子女养成尊重理解多元文化的价值观,促进以日本海外学校为中心的国际交流,努力将日本海外学校打造成全球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沿阵地。日本海外学校以培养国际人才为目标,实施课程开发项目,设计覆盖全学段的国际课程,利用海外特色资源开展实践性教学,培养受教育者的全球胜任力。
第三,日本海外学校要利用自身独特优势,增加国际学生比例,形成多元文化氛围,促进其他国家对日本的理解。日本海外学校与当地日本企业等紧密协作,向国际社会传播日本教育理念。同时,日本海外学校与当地学校密切交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师生交往,成为日本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
对海外中国国际学校的启示
充分利用独特优势,拓展对外交流功能。日本海外学校不仅承担满足日籍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需求的基础功能,也是日本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平台,更逐渐成为日本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海外中国国际学校首先应该满足驻外机构、海外中资机构工作人员以及赴海外经商或务工人员随居子女的就学需求,同时为海外华侨华人子女学习中文和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便利,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与水平,实现海外中国国际学校与中国本土学校同等乃至更优的教育质量。其次,海外中国国际学校要充分发挥国际化优势,开发将国际视野与中华文化相融合的国际课程,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最后,海外中国国际学校要加强与当地学校的沟通和联系,传播中国教育经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
优化学校管理,创新办学模式。在日本海外学校的办学体系中,海外学校的日常运营和决策均由日本人协会、家长代表、企业代表等共同组成的学校运营委员会负责,政府机关主要发挥监督协调作用。这样的办学模式既能发挥政府对海外学校办学质量的“兜底”作用,又能充分调动民间团体和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实现政府、家长、企业、协会等多方协同。中国学校走向海外也应将国家力量和社会资源相结合,开辟多元海外办学模式,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团体、中资企业的积极性,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治理,在降低办学成本的同时,更好地提高海外学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海外办学的重要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以及提高学生的身份归属感。日本海外学校通过使用本国寄送的教材,在海外课程中加入日本文化、历史和道德的内容,实施与日本本土中小学同等的教育制度以及聘用日本教师来保障日本教育的“原汁原味”。海外中国国际学校要坚持党的领导,增加中国文化课程比重,提升学生中文水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对中国的认同。
(作者单位系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