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旅催生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发布时间:2021-06-2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1年6月22日07版

当今,全球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的重要阶段。新技术促进了跨界融合持续深化,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向文化旅游产业领域的渗透步伐加快,文化和旅游业的跨界融合催生众多新业态,带来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新冠疫情更加快了产业数字化转型,智慧旅游、数字旅游新产品层出不穷,旅游者对智慧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力。这些变革对于我国现有80多万名导游来说是一场严峻考验,对于我国旅游院校而言则提出了导游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技术发展新要求、产业转型新需求和消费变化新追求的命题。

反思我国导游人才的培养,从历年的全国导游资格证书考试来看,基本囿于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规范、旅游政策法规等内容范畴,由此不难窥见,这一导向使导游职业内涵基本定位在为游客提供导游讲解、旅行生活服务等传统的服务范畴,与当今旅游者需求变化和产业转型所需的知识结构多元融合、能力结构跨界复合、综合素养系统全面的新导游人才供给不相对称。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导游专业在校生达1600多人,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导游专业,多年来致力于探索“技能迭代、跨界融通”的培养模式,旨在解决“互联网+旅游”时代导游人才规格问题,解决课程内容与文旅融合型、智慧型新导游技术脱节问题,以不断增强导游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教育。

产教融合,确立人才培养新规格

对接产业发展和旅游消费需求变化,重新确立知识、能力复合跨界的文旅融合型、“互联网+”智慧型导游人才培养规格。一是要求知识结构迭代升级。从传统向导游技能迭代升级要求转变,知识结构由一元向多元转变。二是要求能力结构迭代升级。从传统的讲解和旅行服务单一技能向数字技术应用、旅游产品定制、新媒体营销、智慧服务、AI导游等复合能力转变,通过导游专业群平台建构复合知识体系,丰富专业基础知识,贯通移动互联网、智能化、新媒体等知识,提升学生知识素养。三是要求增强科创素养。通过多元合作方式构建教学新工厂,强化训练学生基础服务技能和跨界思维能力、智慧化服务能力、产品策划与营销能力和定制服务能力等复合、跨界能力,提升学生科技素养和创新素养。

跨界融通,寻求人才培养新路径

学院通过联盟驱动、专业融通、产教融合路径培养跨界、复合型新导游人才。一是以无边界视角开展导游人才跨产业、跨专业培养,融通相关专业形成专业群,使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融合贯通。二是通过联盟驱动深化行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牵头成立全国首个由23所国内院校、36家头部企业及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等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7家单位组成的全国性“开放式职教联盟”,共建人才孵化基地、产业学院、就业工作站,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双提升。三是以旅游与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理念创建校内实践教学新工厂,形成新旅游人才孵化基地,比如阿里巴巴在线旅游、麦扑智能化旅游等,并以此为载体,通过“赛教练一体化”、阶段性“项目派遣”、项目化课程、生产性实训,使学生学习从静态向动态转变、单一技能向复合跨界技能转变,促进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要素间有机耦合。

课岗融贯,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

为实现传统知识进阶型向文旅融合型、智慧型导游能力提升型转变的教学目标,打破固有的课程架构,构建与技术迭代相对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一是用专业群的思维重塑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转变为“通识课+基础课+平台课+模块课”,从文旅融合、教科融合思路设计课程,以课程为中心,使专业融通、文旅融合、技能交互,实现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同升级。二是用跨界融合的思维重塑知识结构。专业群平台课程突出通识化教学,专业群内各专业模块课程突出融合、跨界,专业核心课突出传统知识进阶型向文旅融合型、智慧型导游能力提升型转变。三是按书证融通的要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专业课程中引入“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旅行策划”“旅游定制师”等证书标准,充分激发教与学的活力,为学生掌握多种技能提供有效选择。四是用产教科融合思维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按导游讲解、旅行定制和旅行策划、研学指导、智能导览等技能进行递进训练,学生选择获取上述相关证书及阿里巴巴等企业技能认证系列的相关证书,使学生专业能力从传统技能向新技术应用能力转型升级,实现“互联网+旅游”数字化技能的互补式提升。

通过改革实践,教与学的活力大大增强,学生岗位适应度、能力跨界通用度更加突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根据麦可思对我校2019届导游专业毕业生调查数据,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7%、学生双证率为94.8%,毕业生岗位适应性上升到95%、通用能力达成度上升到94%。同时,更加深化了基于数字化的学生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不同阶段的纵向全过程与德智体美劳等要素横向的全领域纵横融汇,形成立体化、多元化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使专业改革、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的治理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周国忠,系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