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聚焦航空产业需求 打造产教深度融合链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评估纪略


发布时间:2021-06-1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1年06月18日 11版

1_b (1).jpg

3_b.jpg

江苏航院学生正在进行机电一体化实训

2009年以来,镇江市顺应国家大飞机发展战略,投入百亿元、引入百个涉航项目建设航空航天产业园。2016年,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江制造业走廊”镇江乘势而建。建校以来,学院秉承“打造特色鲜明、行业领先、省内一流的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瞄准先进制造业技术变革和航空产业优化升级,聚焦江苏航空产业急需,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走“专、精、高”发展道路,统筹推进“一校一区一园一镇”深度融合,即聚焦镇江经济开发区产业特色,将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嵌入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园区,形成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发挥镇江市航空教育小镇资源集聚优势,统筹协调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协同共生;充分利用镇江市大路通用机场等区域产业高端项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园中校、校中企”全要素集成的特色产教融合模式,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技能型社会中发挥着职业教育的综合功能。

瞄准区域航空产业,打造对接全产业链的专业群

作为江苏省仅有的航空类高职院校,学院以新时代建设航空强国为契机,坚持“零基础建大厦、白纸上绘蓝图”的思路,紧密围绕航空产业发展,精准对接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从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出发,科学合理设置、调整专业。开设的17个专业与航空产业链上中下游高度吻合,其中5个专业成为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与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等专业与中职学校开展“3+3”中高职贯通培养,无人机应用技术等15个专业与普通本科院校开展专本衔接培养,逐步形成了具有航空特色的现代专业体系。

“一校一区一园一镇”深度融合,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自2016年建校以来,学院充分研究国内和全省内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模式、方法和经验,创新提出基于三成准则、四位一体的“四有”人才培养模式,与航空产业园97家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建设了60个校外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开发课程100余门和教材20余本,共建无人机协同创新实训中心、147航空维修培训中心,与中国商飞领衔的多家知名涉航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大飞机综合实训平台的实训项目15个。通过持续优化与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航空教育小镇和区域企业的合作机制,创新治理体系,构建了无人机、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材料、航空服务等覆盖全航空产业链的六大专业群15个涉航专业,成立了32个冠名班(定向班),拓展60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8家企业设立400多万元奖学金、奖教金,为江苏打造国际性、现代化、生态化、智慧型临空经济示范区,形成系统的供应链。

院士领衔,校企协同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学院全面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专业负责人培养工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教师全员培训工程”等五大教师培养工程,从购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安家费等方面分别给予20万元到200万元不等的补贴和奖励,购置100余套商品房作为引进人才周转房,真正实现了“事业引人”“情感留人”和“待遇留人”。学院柔性引进王礼恒、刘大响等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专业导师,引进航空产业园区11名知名企业家担任就业创业导师,校企联手共育人才,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三成”育人体系助力学生多元出彩

学院遵循“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形成“一年级适应、规范,二年级提升、拓展,三年级融入、感恩”的年级层级目标,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营造良好的校风与学风。以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紧密联动为抓手,强化育人实践,实现学生管理由一级管理向二级管理的平稳过渡,创新使用“年级辅导员主导+班主任负责”的管理制度,确定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宿舍、教室、课堂、学生活动“四深入”制度。教职工全员坐班,以细致贴心的人文关怀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成人、陪伴学生成长、服务学生成才。通过系列育人举措,学院办学水平和办学声誉持续提升,办学规模从建校初的378人增至目前的4682人,生源质量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列,部分省份学生录取分数全部超当地本科线。毕业生供不应求,广受企业欢迎,每年就业率98%以上,对口率85%以上,专起本通过率远超全省平均水平,5年立项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191个、申请专利111件、发表论文403篇,教师在省级以上各类教学大赛中获奖27项,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百余项,学院成为新建职业院校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十四五”期间,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举办航空类专业不动摇,赓续航空强国精神,办人民满意教育,开高质量办学新局,不断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培养和输送更多德能兼备、才绩俱佳的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王卉 夏炜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