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发布时间:2021-03-18 浏览量: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扎实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加强绩效考核与评价,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技术技能创新平台”“遴选 300 所左右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和 600 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1],一方面再次明确高职“双高计划”建设的核心要义,另一方面对省级“双高计划”进行部署,引导各地构建以“双高计划”学校为引领,区域内高职学校协调发展的格局,吹响了职业教育新一轮质量革命的号角。高职院校应全面认识时代背景,系统把握改革任务,精细设计推进策略,科学评价预期成效,将“双高计划”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一、“双高计划”建设的时代背景

“双高计划”统筹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职业教育发展诉求,从持续供给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引领带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打造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品牌等视角回应了时代要求。

(一)产业形态升级呼唤职业教育高质量供给

当前,我国正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成为新时期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2]。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行列的国家和地区经验看[3],除拥有先进制造业、政府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利用外,大幅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也是促进产业形态升级的关键因素。有学者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实施的是以高端制造业为支柱的产业形态,却没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做支撑,那么它的发展就会无法持续[4]。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服务产业发展最直接的高职院校,应发挥人才培养主体作用,紧紧抓住“双高计划”建设契机,一方面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资源,另一方面面向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承担起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新使命和新要求。

(二)发展环境优化推动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在政府决策、社会意识形态、办学实践等多层面形成协同发展态势,并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我国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加速发展,以及传统工艺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受到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发紧迫,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价值认可度显著提升。同时,近年来国家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等系列项目建设实践证明,通过项目引领、扶优扶强、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的发展模式,切实加快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基于以上两点,“双高计划”将建设周期规划为 5年一轮,并设计了有进有出、动态调整的建设机制,其立意不仅在当前,更在长远,就是要通过持续建设,推进一批综合实力强、改革力度大、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学校成为“先锋队”“样板房”,积累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和模式,舞起职业教育的发展“龙头”。

(三)类型发展提速打造职业教育高价值品牌

质量品牌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体现。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领域急需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职业教育质量品牌。首先,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经历了规模扩张、内涵建设、特色渐现、高质量发展等阶段,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模式、体系基本形成,为打造职业教育质量品牌奠定了质量基础。其次,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等国际发展战略推进教育国际化快速向前,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对打造职业教育质量品牌提出了外在要求。与此同时,随着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地位确立、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到来、高职大规模扩招实施,职业教育生态重塑正在加速,高职院校将成为大多数人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首要选择,对打造职业教育质量品牌提出了内在要求。通过“双高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将率先走向国际舞台,输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建设方案,促进高水平职业教育质量品牌成为世界品牌。

二、“双高计划”建设的技术路线

“双高计划”建设的基本路线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开放合作为路径,以完善治理为保障,以提升能力为目标,是“双高计划”的技术路线。

(一)专业群建设是核心

专业群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5],也是“双高计划”的首要任务和关键所在。

一是对接产业发展与主流技术,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跨界教育的新型组织形态,专业群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和主流技术,搭建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沟通的桥梁。首先,精准匹配产业链或职业岗位群,将“教”“产”之间的映射落细落小。集中表现为专业定位及服务面向匹配产业发展需求,专业结构匹配产业结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匹配岗位知识技能点,专业教学内容匹配岗位职业标准,专业教学过程匹配岗位生产过程等,构建教师与企业人员互学、教学与应用技术研发互促、学校资源与区域产业资源互用互补的格局。其次,成为推动形成“产业发展(要求)→院校作为→产业发展升级(新要求)”环形系统的核心动力。作为职业院校高水平办学的载体,专业群将产业发展(主流技术)需求经过“教育化”“课程化”后,转变成管理规程、专业群组、课程体系、技术项目等,融入人才培养、治理体系优化、技术创新服务,通过打好“组合拳”推动产业发展升级,循环进阶。

二是聚焦人才培养与特色凝练,强化内涵建设。从元素聚集上看,专业群囊括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并辐射结构化教师团队、实践教学体系,是职业院校内涵和特色的集合体,直接服务人才培养这一中心职能。首先,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走向结构化和模块化。要求学校动态对接产业链或岗位群,促进重构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和课程安排,通过专业集群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和最优发展组合。其次,促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团队建设。专业群的核心特质是“重组”,为满足构建并实施模块化课程体系需要,需打破传统教研室下教师资源的组织形式,可依据基础或平台类课程、模块或方向类课程发生重组,建设校企联合、专兼结合、协同发展、合理流动、整体提升的教师团队。再次,促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专业群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岗位群的整体认知,由面向单体专业转为服务专业群组,实践教学项目、实训基地都需重新设计、实施,实践教学资源集约、共享的需求更为迫切,从而保障面向产业链或岗位群的实践体系系统化,助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三是着眼资源整合与治理优化,重塑办学形态。办学形态重塑是教育与产业多重变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双高计划”要突破的现实课题。专业群对办学形态的重塑集中体现在资源整合与治理优化。首先,资源配置指向更集中,高效流通增进资源效益。传统实践下,单个专业之间的资源相通性弱、联结性不强,有的重复建设,有的短缺严重。专业群发挥集聚效应,先打散原来分离的课程、教师、实训基地、技术平台等资源结构,再重组整合到专业群的整体目标上,基于“一盘棋”,使资源有序高效流动、相互支撑,实现资源整合效益最大化,形成人才培养合力。其次,治理体系重构更开放,柔性管理保障多重目标实现。专业群通过“重组”“聚集”等形式突破壁垒障碍和刚性约束,可以很好地应对产业调整快速化、生源类型多样化、学习需求个性化、教学边界模糊化等多重挑战[6]。微观层面采取以群建院形式,对接市场更有效;中观层面以项目推进群间协同,释放潜能、高效合作;宏观层面形成政府市场院校协同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提高院校抵抗风险和危机的水平和能力。

四是瞄准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突出集群贡献。院校要保持与产业界的能量信息沟通,除了输入,还需输出,专业群除了具备优质人才供给,还搭建技术创新与服务平台,提供高效的技术研发与转化、提升企业人力资源水平等功能,是推进沟通平衡的有力载体。首先,服务区域产业升级。以专业群为载体,加强同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深度合作,建成区域技术技能积累中心,汇聚师资团队、研发平台、专业优势等资源,广泛参与产业科技平台建设,为区域内中小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服务。其次,服务行业企业技术进步。专业群面向高端专业与产业高端,建设产教融合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致力于科技开发、技术攻关、成果推广,服务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发展。再次,服务职工素质提升。产业生态升级加快了一线工人的岗位轮转速度和频次,对接产业链(职业岗位群)的天然属性使依托专业群开展职业培训比以往针对性更强,能够助力企业职工的转岗、轮岗、晋升,提升企业人力资源效益。

(二)信息化技术是支撑

“双高计划”顺应并体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明确提出要加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治理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互联网+职业教育”支撑体系。

一是引入信息技术强化办学资源建设。在硬件资源上,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集行政、教学、科研、学生、后勤于一体的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强化信息技术基础能力建设,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数字校园;在软件资源上,校企合作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在线教材等资源建设,为信息化教学提供高质量资源保障。

二是促进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加强对传统专业升级改造并适时发展新兴专业;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培训,促进教师信息素养全面提升;同时,还要优化教学过程,开发基于职场环境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项目,推动实施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变革,打造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智能评价系统等。

三是借助信息技术推动内部治理改革。建立校本大数据中心,健全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制,提供决策支持,优化管理流程。推进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治理模式改革,使信息技术全面服务于院校内部的人事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诊断与改进等,塑造新的院校发展生态,促进教学改进、管理优化、绩效提升。

(三)开放合作是路径

“双高计划”通过校企协同、育训并举、国际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对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对接、国内与国外对接,为我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舞台、走向现代化搭桥建路。

一是校企协同,丰富办学形式。基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跨界性特征,高职院校要坚定面向市场、服务发展的办学方向,依靠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实现多主体办学,通过与行业领先企业搭建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共建职业教育集团、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办学载体,促进专业共建、师资共培、人才共育、成果共享,提升办学效益。

二是育训并举,释放办学活力。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是职业院校的法定职责,也必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模式的重要特征[7]。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育训并举,面向在校学生及全体社会人员开展高质量的职业培训,同时,探索建立相配套的制度体系,通过育训结合、书证融通,进一步释放办学活力,促进办学模式、办学形态变革。

三是国际合作,提升办学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双高计划”打造“世界水平”的必选路径。高职院校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标准、数字资源和高水平专家,实现境外优质资源“引进来”;通过“鲁班工坊”建设、海外培训等方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服务优质产能“走出去”;通过院校合作、校企合作、政府援外等方式,加强国际职业教育服务,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探索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模式,与国际社会共享中国职业教育模式、标准和资源,助推国际影响力“再提升”。

(四)完善治理是保障

当前,党中央聚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在此背景下,“双高计划”要求高职院校以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为目标,持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质量治理机制,形成政府、院校、社会、市场协同共治的现代治理体系。

一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章程为统领,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逐渐形成适应办学形态变革需要的内部治理结构。首先,科学统筹学术治理与行政治理,赋予学术组织在决策、指导、审议、评定等方面充分参与院校治理的权利。其次,注重治理模式与办学形态相适应,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用好专业设置机制、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实现由层级化向扁平化转变。最后,建立由办学相关方代表参加的理事会或董事会机构,发挥咨询、协商、议事和监督作用,在院校自治基础上推动政府、院校、社会、市场多元主体共治。

二是健全质量治理机制。办学质量是“双高计划”建设成效的基本标识,需要全校上下在时态、语态、状态、心态上与“双高计划”要求保持一致。首先,要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的理念,在全校范围内树立质量意识、形成质量文化,将质量治理内化为院校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其次,以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为抓手,以校本数据中心为支撑,从学校、专业、教师、课程、学生等多角度、多层面,推动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最后,完善质量多元评价机制,发挥院校质量保证主体作用,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考核评价,健全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学业考核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五)提升能力是目标

“双高计划”立足于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切实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一是打造人才培养高地,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核心功能和特色,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要推进三项工作。首先,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更高质量就业为核心价值取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开齐开足开好思政课,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强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培养,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其次,深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培训评价组织,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健全专业教学标准建设、优化培养过程设计、完善配套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考核评价办法。再者,系统推动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创新。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创建基于模块化课程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着重将行业企业的优质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

二是打造创新服务高地,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应用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巩固人才培养、特色升级的“加速器”。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要抓好三个融入。首先融入产业发展。结合院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依托专业群建设科技攻关协同创新平台、应用技术服务平台、智库平台,服务产业链细分领域的技术攻关、工艺开发与改进等,推动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其次融入行业企业发展。通过政校行企协同创新,以横向技术服务项目、教师企业工作站等为依托,推动创新成果向行业企业集聚,助力区域内重点行业、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最后融入人才培养。将平台建设与专业群建设统筹推进,鼓励教师走进企业生产一线,与企业技术专家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反哺”专业群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

三、“双高计划”建设的进阶策略

由于不同院校建设基础不同,问题点和侧重点不同,突破口和控制点不同,其建设方案也定会各有不同。如何确保方案的方向正确性、内容科学性和成效可衡量性?可从蓝图、标线、维度、关系等关键控制点进行把握。

(一)规划一张蓝图

蓝图是对“双高计划”建设方位、方向、方略的总体勾勒,是对“我是谁?在哪里?要去哪?怎么去?”等问题的集中回答。规划蓝图要基于历史思考未来、面向未来谋划现在、立足现在建设未来,既对办学历史进行系统总结、凝练、提升,又兼顾当前所具备的条件、资源,在此基础上把握好 10~15年后院校的发展态势。

一是核心特色要清晰可鉴。高职院校的核心特色应是令外界知晓、铭记的,来源于长期发展积淀,显著区别于其他院校的独特品格。从表述上看,核心特色既要囊括院校的过去、现在、未来,还要避免空心化、同质化,实现基于实际的一校一特色。核心特色一旦确定,院校的专业设置、办学资源等都应集中围绕核心特色的实现来实施。

二是建设总纲要支撑有力。围绕核心特色设计若干建设项目及发展举措,找准切入点、突出关键点、瞄准发力点、盯准突破点,注重项目之间、举措之间、项目与举措之间的关联,形成建设总纲,搭起建设“骨架”。只有“骨架”稳固,才能有力抵御各种潜在风险。

三是具体任务要可操作可执行可量化。在核心特色与建设总纲下,分解出若干具体建设任务,包括具体目标、内容、路径、策略,明确需解决的具体问题、要达到的预期成效以及时间期限,使任务可操作可执行可量化。如此,分阶段部署梯次递进,依时间表和路线图扎实推进,让蓝图变为现实。

(二)拉起两根标线

高职院校要时刻思考“自己说好”(自证)与“别人说好”(他证)的关系,在确定建设目标时要拉起“相对水平”和“绝对水平”两根标线。

一是用相对水平标线度量自我完成度。相对水平标线主要是和自己比,体现一个建设周期前后成效的相对增量与增值。凸显相对水平的前提是合理确定自我发展目标。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不浮夸、能完成、可考量,基本方法是基于大量校本历史数据进行科学预测,充分考虑和评估现有办学基础、发展愿景、各类资源、资金条件、对应产业发展趋势等因素。

二是用绝对水平标线体现同台竞争差距。绝对水平标线主要是和其他学校比,包括同批次和前后批次建设单位,即一个建设周期后,在共性指标上,相较于其他学校的绝对增量和增值,体现绝对优势;在个性指标上,相较于其他学校的指标差异及增长幅度,体现特色优势。凸显绝对水平需从多方面统筹考虑,首先,分析人才培养的核心指标,国家统一部署、面向高职战线的重大改革任务,以及区域经济、社会、教育等发展的水平和特色;其次,充分了解学校在整个“双高计划”序列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同类院校同类专业的历史、现状、问题、策略、办学特色及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找出差距与竞争优势;最后,基于综合研判,合理修订建设项目或任务的指标类别、预期目标、建设举措等。

(三)把握三个维度

多重背景下的角色位置、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继承与创新、全员竞争下的动力调动,是推进“双高计划”建设需直面的问题,为此,各院校要把握好空间、时间、速度三个维度。

一是空间维度上抓住特色、立稳坐标。国家层面已确定 197 所双高院校建设单位,随着《行动计划》实施,省级双高计划即将全面启动建设,冠以“双高计划”建设的高职院校预计将达 600 所左右。在如此大体量的院校群落中同台竞技,需认清角色、找准位置。从教育空间看,区分区域最好院校与世界最好院校,找准与同类型院校间的本质区别;从产业空间看,考虑院校在行业、服务产业链发展中的位置,重点是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人才供给数量和质量、教师对产业的技术服务贡献度、培训供给等情况;从社会空间看,考虑院校在服务社区、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能做的贡献。

二是时间维度上正本清源、守正创新。首先,把历史成就、当前坐标、未来愿景等放在同一时间轴上统筹考虑,既要研究院校历史沿革,梳理发展源头,也要充分认识现有办学条件、内外部发展环境,还要在占有大量信息基础上充分预测院校服务面向的产业、重大政策等的未来发展趋势。其次,采取甘特图管理方式,找准起点、明确终点,对建设项目及任务加强进度管理,既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也便于督促建设进展,层层传导压力。最后,建立统筹决策、分工落实、定期评估、及时反馈的工作链条,引入监测矫正机制,减少因目标和路径偏差造成的实施偏移及资源浪费。

三是速度维度上合理调节、奋力前进。“双高计划”建设每五年一个周期,每个建设周期都是一个长跑,相同时间长度下,速度是胜出的关键。首先,不能慢,要有紧迫感,进度慢就意味着退步,不能有等一等、歇歇脚的思想意识。其次,不能匀速,要有加速度,在高标准、高要求的建设过程中,因循常规,不创新、不突破、不深入推进改革,没有获胜可能。历史成就大固然有优势,但从长远看,建设韧劲和成果增量才是制胜法宝,因而要有危机感。最后,不能超正常速度,因建设周期长,任务艰巨,低速有可能完不成任务,但超速冒进也会造成基础不稳、打乱正常教育教学节奏,影响建设质量。

(四)理清四组关系

矛盾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动力,辩证看待“双高计划”的各类矛盾关系,将有利于理清建设思路,提高路径策略的科学性。

一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双高计划”每个周期建设侧重点不同,第一个周期主要解决人才培养问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红利,实现当地离不开;第二个周期主要解决技术先进问题,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业内都认同;第三个周期主要解决国际品牌打造问题,实现国际可交流。三个周期建设重点存在逻辑递进,当前核心任务是培养人,只有把人才培养到不可替代,才有机会接触到拥有先进技术的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企业,继而才有可能同跨国大集团、大企业合作,积攒话语权和知名度,逐步打造国际品牌。因此,需要远近兼顾,既抓好每个周期的重点任务,又系统考虑前后周期的衔接。

二是综合与特色的关系。可从三类院校的角度来理解。第一类是全而强型,即专业设置全而广,且每个专业都与行业领先企业共建,每个专业办学特色和办学实力均非常突出。第二类是小而专型,即专业设置聚焦特定行业领域,专业群与产业链高度匹配,专业特色、水平在特定行业领域内无人匹及,有很强辨识度。第三类是全而不强型,即专业设置齐全,服务面向广,但各专业办学实力相对均衡,特色不鲜明。致力于打造综合型还是特色型院校,需各高职院校做出定位选择。不论是综合型还是特色型,抑或两者兼顾,找准特色与优势,增强辨识度都是关键。

三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思指出:历史表明,历史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其现在可能的选择。现在以及未来的抉择取决于我们过去已经做出的抉择,要理解现在,展望未来,就必须重新认识过去,这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8]。一方面,要用好路径依赖,体现继承。创新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中之重,但创新不是无根基的创新,既要和现在的视野、经济、办学需要相结合,也要和过去的历史、经验、积淀相结合。因而,继承过去的办学历史、办学经验、办学积淀,为理解当前位置、谋划发展蓝图提供了很好的“路径”。另一方面,要破除路径依赖,实现创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特征是人和机器同时革命,虽有效继承了前三次工业革命的伟大成就,却发生了质的改变,带来的启示是,在传承与创新中,既要坚守初心,又要跳出历史,迎接挑战,破除思想和工作方式上的路径依赖。

四是规划与落实的关系。“双高计划”启动只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起点,是否水平高最终还要看成效[9],基本要求是要保证方案的规划设计能如期落实。首先,定位要准。学校、专业群、人才培养规格等各类定位都应建立在客观分析、科学研判基础上,要实事求是、摆正位置,避免出现专业群对接产业链过长、求全等问题。其次,关系要清。处理好预算、经费投入和建设项目之间,举措与目标之间,举措与举措之间的关系,衔接好各建设环节的逻辑关系。最后,举措要实。建设举措可操作、可执行、能问责,举措预期效果表述准确、可视度高、评价性高,举措内部协同性强。

四、“双高计划”建设的成效表征

“双高计划”开启了高职教育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在新赛道中再创辉煌,对各高职院校都是巨大考验。与之相伴的另一个考验,是如何准确构建、预判“双高计划”的建设成效。上文已述,三个周期建设侧重点不同,但存在着积累递进关系,且对于不同院校来说,这种积累递进完成的周期长短也会不同,有的可能相对较长,有的则可能较短。每一个周期目标达成、叠加后,才有可能促成最终成效表征的显现,这个过程也正是“双高计划”建设通过淘汰与递进机制螺旋上升的自然生发过程。

(一)短期成效:实现“当地离不开”

当地离不开的核心要求是“人才不可替代”,需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在就业率、就业质量等显性指标和内涵建设隐性指标方面显著提升,学校或专业群成为业内人才培养的旗帜和标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大量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高水平。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实施错位发展,在人才培养高水平基础上彰显差异化发展成效,实现行业细分领域独具特色的高水平,进而助推所有细分领域差异化的高水平发展支撑整个行业的高水平发展。

三是实现“不可替代”的高水平。评判标准有两个:一是在同类专业群里,培养的人才水平最高、最适用,学校成为企业招工的唯一选择或第一选择;二是某个专业群培养的学生不一定非得去某些固定企业,而是因为具备领先同行的综合水平,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就业单位。

(二)中期成效:实现“业内都认同”

业内都认同的核心要求是“技术服务先进”。判断标准包括所有专业设备的自购率、教师从企业获得的研发资金和技术收益额等,最终形成企业为学校提供专业教学设备、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和提供技术支持的良性发展局面。具体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以人才为纽带拉近与高端企业的距离。由于培养的人才不可替代,吸引大型企业、跨国企业、研发能力强的企业将成为常态,在空间上拉近了与全球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企业合作的距离,助推学校、教师、学生与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核心技术挂钩。

二是吸引更多高端企业密切合作。随着对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核心技术掌握愈来愈精深,在提供“不可替代”的人才之外,学校及教师已具备吸引更多企业来合作的技术优势。最明显特征是高端企业会把最新产品、最高端设备无偿放到学校使用,校企合作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三是在同高端企业合作中具备更多话语权。随着业界口碑的良性累积,更多企业会主动登门寻求合作,学校具有充分选择权,可根据需要遴选合适的企业合作。如此,学校与跨国企业(集团)、跨国教育(研究)机构深度合作,从而追踪、甚至引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

(三)远期成效:实现“国际可交流”

国际可交流的核心要求是质量“形成国际品牌”,评判标准是形成市场辨识度高、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模式、方案、标准,并在国际舞台共享中国职教品牌,引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需有三个阶段。

一是打通通往世界舞台的道路。经历前期建设积累,学校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服务水平获得了跨国大型企业的认可,持续强化这种国际合作,需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理念、优质资源,创新、完善自身模式、方案、标准,进而使得通往世界舞台的道路越走越宽。

二是形成世界认可的职业教育模式、方案、标准。通过优秀毕业生的专业影响力、技术研发的行业影响力,部分学校、部分学校的部分专业已在中国做到最好,发展模式、方案、标准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可,逐步引领某一专业领域的全球职业教育发展。

三是向国际社会输出中国职业教育品牌。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院校来中国交流职业教育发展经验,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先进知识与技术。部分院校携中国职业教育品牌走进世界中心,在国际社会中与其他职业教育发达体共舞,对世界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更大话语权和贡献度。

“双高计划”是一项周期长、内容多、任务重的系统工程,各地、各高职院校要强化主体责任,统筹谋划、多方联动、逐步落实落地。当前,正值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以质图强的历史攻坚期,以“双高计划”拉动高职教育优化发展格局,必将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强大的持续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双高计划”的制度设计面向全体高职院校,不论是已入围建设名单的,还是尚未入围的院校,“双高计划”的建设要求与标准都具有同等参照效力,均应提高站位、对标对表、主动作为、办出特色、形成品牌。随着建设过程向纵深推进,“双高计划”的战略效应将陆续显现,也必将掀起新一轮“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发展热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行 动 计 划(2020—2023 年)的 通 知 :教 职 成〔2020〕7号[A].2020-09-16.

[2]王文.中国有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N].人民日报,2018-07-26(7).

[3]马建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职业教育的作为与策略[J].当代职业教育,2020(1):4-11.

[4]徐国庆.我国二元经济政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二元困境——经济社会学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9(1):102-110.

[5][6]任占营.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变革意蕴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4-8.

[7]马树超,郭文富.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 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13-18.

[8]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高志研.“双高计划”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9-04-09(9).


(作者:孙辉(1983— ),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唐振华(1986— ),男,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朱正茹(1988— ),女,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